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女校  拼音:nǚ xiào
专收女性学生的学校。
《漢語大詞典》: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1994年6月成立于北京。主要任务接受政府委托,对重大工程技术规划、计划和方案等提供咨询,研究、讨论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建议。实行院士制度。
《國語辭典》:未来学(未來學)  拼音:wèi lái xué
一门为描述或预测未来世界而发展成的新兴学问。主要的工作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从事理论与实證的研究,并求其系统化和总合化,但也可包括对未来问题解决之道的探讨。
《漢語大詞典》:性三品说(性三品説)
汉 董仲舒 和 唐 韩愈 的人性学说。 董仲舒 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主张“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因“中民之性”可上可下,可善可恶,“性待渐於教训,而后能为善” 韩愈 进一步提出“性之品有上中下三”并把“性”和“情”对立起来,“性”的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生”的;“情”的内容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接于物而生”的。参阅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实性、 唐 韩愈 《原性》
《国语辞典》:潘乃德  拼音:pān nǎi dé
Ruth Benedict
人名。(西元1887~1948)美国人类学家。二十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她的理论对于文化人类学,特别是指文化与个性的问题,产生深刻的影响,最著名的作品为《文化模式》,并成为人类学的经典大作。另于西元一九四六年完成以研究日本文化为主的《菊花与剑》一书。
《国语辞典》:性恶说(性恶说)  拼音:xìng è shuō
荀子的人性学说主张。认为人性本恶,唯有经过后天的师法教化,礼仪引导,才能化性起伪,改恶向善。《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清。王先谦。集解:「伪,为也,矫也,矫其本性也。」
《国语辞典》:性善说(性善说)  拼音:xìng shàn shuō
孟子的人性学说主张。认为人初生之始,本性即为善。
《国语辞典》:热工学(热工学)  拼音:rè gōng xué
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及如何将热能有效的运用到生产与生活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漢語大詞典》:妇女学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他一些妇女理论和妇女问题的综合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