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27,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河清
西清
时清
清欢
清心
清晖
清言
清河
清都
上清
清赏
清尘
清议
华清
清平
《國語辭典》:河清  拼音:hé qīng
1.语本《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比喻时间漫长,难遇时机。唐。张说〈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难得,人代几何?」
2.黄河挟带大量泥沙,因而水色混浊,古人遂以河清为太平或圣君出世的祥兆。《文选。张衡。归田赋》:「徒临川而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3.黄河水由黄浊变为清澈。《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近因野水冲荡沿汴堤岸,及河道淤浅,若止役河清,功力不胜,望俟农隙顾夫开修。」
《國語辭典》:河清难俟(河清難俟)  拼音:hé qīng nán sì
难以等待黄河的河水变为清澈。语本《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后比喻时间漫长,难以等候。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铨选一官,河清难俟,遂玖授教职归矣。」
分類:时久
《漢語大詞典》:西清
(1).西厢清净之处。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於东葙,象舆婉僤於西清。”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西清者,葙中清浄处也。”后指帝王宫内游宴之处。 宋 徐铉 《茱萸》诗:“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2). 清 代宫廷内南书房。 清 赵翼 《辰州吊诸桐屿》诗:“我来东道谁为主,君在西清最有声。”
《骈字类编》:时清(时清)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唐 朱庆馀 上宣州沈大夫 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
《韵府拾遗 庚韵》:陆游诗时清吏更休
分类:时清
《漢語大詞典》:清欢(清歡)
清雅恬适之乐。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 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 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纔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復接清欢。”
分類:清雅恬适
《國語辭典》:清心  拼音:qīng xīn
1.去除杂念,使心情恬静安宁。《资治通鉴。卷八十。晋纪二。武帝咸宁五年》:「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2.澄静没有杂念的心境。《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漢語大詞典》:清晖(清暉)
(1).明净的光辉、光泽。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双鸞游兰渚,二离扬清暉。”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 明 陶宗仪 《南浦》词:“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暉别有 越 中真趣。” 清 方文 《秋夜饮顾与治斋中》诗:“清暉在山川,流光及城闕。”
(2).比喻容光,面容。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兰桂有芬,清暉自远。” 唐 李商隐 《梦令狐学士》诗:“山驛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暉。” 明 夏完淳 《六君咏·徐詹事》:“灵旗动虚无,清暉宛如昨。”
(3).山水的代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驛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暉。”
《國語辭典》:清言  拼音:qīng yán
1.魏晋时代对玄理的研讨与谈论。《晋书。卷五十。郭象传》:「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句下刘孝标注引《文章叙录》:「晏能清言,而当时权势,天下谈士,多宗尚之。」
2.清雅高妙的言论。晋。陶渊明〈咏二疏〉诗:「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漢語大詞典》:清河
指陆云,他曾做过清河内史。例如: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清河曰。
《國語辭典》:清都  拼音:qīng dū
天帝所住的宫阙。《楚辞。屈原。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國語辭典》:上清  拼音:shàng qīng
1.道家的三清境之一。即天界。亦泛指仙境。唐。白居易〈梦仙〉诗:「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兰公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发白反黑,少者辟谷无饥,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升上清也。」
2.唐朝宰相窦参自知将为政敌所害,嘱其婢上清,将来入宫后,为其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申冤。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上清》。后泛指婢女。明。方以智《通雅》卷一九:「婢亦谓之上清。柳珵上清传,温公考异引之……事虽不可信,然当时称婢为上清,亦常语也。」
《漢語大詞典》:清赏(清賞)
(1).谓清标可赏。晋书·王戎传:“ 濬冲 清赏,非卿伦也。” 唐 王维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 惠连 素清赏,夙语尘外事。”
(2).指幽雅的景致或清雅的玩物(金石、书画等)。 南朝 齐 谢朓 《和何议曹郊游》之一:“江陲得清赏,山际果幽寻。”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馆阁观画:“通閲一百六十餘卷,絶品不满十焉,暇日想像书之,以为平生清赏之冠。” 明 唐顺之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之一:“山居足清赏,独恨不能琴。”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此图内幅一小跋云:‘ 荆浩 临泉清赏卷,是其得意之作。’”
《國語辭典》:清尘(清塵)  拼音:qīng chén
1.尘,行路扬起的尘土。「清尘」为对尊贵者的敬称。《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晋。卢谌〈与司空刘琨书〉:「自奉清尘,于今五稔。」
2.高洁的遗风。《楚辞。屈原。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梁书。卷一四。列传。任昉》:「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
《國語辭典》:清议(清議)  拼音:qīng yì
对时政或政治人物的批评议论。《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张温传》:「艳性狷厉,好为清议。」
《漢語大詞典》:华清(華清)
(1).指 华清池 。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自 华清 赐浴,初承恩泽; 长生 乞巧,永订盟香。” 郭沫若 《念奴娇·小汤山》词:“ 华清 何似?令人高下难説。”参见“ 华清池 ”。
(2).指 华清宫 。 唐 薛能 《折杨柳》词之一:“ 华清 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宋 苏轼 《骊山绝句》之一:“辛苦 驪山 山下土, 阿房 纔废又 华清 。” 明 敖英 《辋川谒王右丞祠》诗:“ 华清 风雨萧萧夜,愁絶 江 南 庾子山 。”参见“ 华清宫 ”。
(3).犹太清。指太空。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驀地云开,皎然月出,恍疑骑鹤上华清。”
《漢語大詞典》:华清池(華清池)
唐 华清宫 的温泉浴池。在 陕西省 临潼县 城南 骊山 麓。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春寒赐浴 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國語辭典》:华清宫(華清宮)  拼音:huá qīng gōng
唐朝时的宫殿。旧址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南骊山上,有华清池温泉。
《國語辭典》:清平  拼音:qīng píng
1.太平。《三国演义》第五六回:「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不知这些无主意的愚人,住此清平世界,还要从著白莲教到处哨聚倡乱,死而无怨,却是为何?」
2.纯洁而和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闾丘冲。」刘孝标注引荀绰〈兖州记〉:「冲清平有鉴识,博学有文义。」
3.清廉公正。如:「清平政治」、「清平官吏」。《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鲁恭》:「迁光禄勋,选举清平,京师贵戚莫能枉其正。」
4.平静。《西游记》第四○回:「似这般清平之所,却又恐吓我,不时的嚷道有甚么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