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澄正
犹清正。晋书·荀顗传:“综核名实,风俗澄正。”
分類:清正
《漢語大詞典》:风尘(風塵)
(1).被风扬起的尘土。 汉 焦赣 《易林·坎之咸》:“风尘暝迷,不见南北,行人失路,復反其室。”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远望 终南山 ,黑黝黝的。近看 渭河平原 ,苍苍茫茫,风尘弥漫。”
(2).比喻战乱;戎事。后汉书·班固传下:“设后北虏稍彊,能为风尘,方復求为交通,将何所及?” 唐 李端 《代村中老人答》诗:“ 京洛 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王闿运 《陈夷务疏》:“臣窃观古今史籍所纪,及近岁自庚子至於庚申二十年中,每有边竟风尘之忧。”参见“ 风尘之警 ”。
(3).尘世,纷扰的现实生活境界。 晋 郭璞 《游仙诗》:“高蹈风尘外,长揖谢 夷 齐 。” 唐 皇甫冉 《送朱逸人》诗:“虽在风尘里, 陶潜 身自閒。” 清 王源 《刘处士墓表》:“落落摄敝衣冠,躑躅风尘中。”
(4).宦途,官场。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懋建德业,务本求己。” 宋 沈遘 《五言送刘泌归建州》:“东都宦游客,风尘厌已久。” 明 唐顺之 《题东石草堂图赠黄松江》诗:“ 松江 太守好静者,迹在风尘心在野。”
(5).尘事,平庸的世俗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而为执政所患,随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治,微染风尘,便乖肃正。” 唐 戴叔伦 《赠殷亮》诗:“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红楼梦第一回:“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6).谓行旅辛苦劳顿。艺文类聚卷三二引 汉 秦嘉 《与妻书》:“当涉远路,趋走风尘。” 唐 方干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诗:“风尘辞帝里,舟檝到家林。” 何其芳 《树阴下的默想》:“他更加瘦弱而我则带着风尘之色。”
(7).高风清尘。比喻品格清正崇高。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天秩有礼,神监孔明。彷彿风尘,用垂颂声。” 刘良 注:“言髣髴闻其高风清尘,故此用垂颂声也。” 唐 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郎》诗:“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
(8).流言蜚语。宋书·范晔传:“以臣昔蒙 义康 接盼,又去岁羣小为臣妄生风尘,谓必嫌惧,深见劝诱。”宋书·刘景素传:“故从昏者忌明,同枉者毁正,搦弦为鉤,张一作百,行坐欬嚏,皆生风尘。”南齐书·谢朓传:“遂復矫构风尘,妄惑朱紫,詆贬朝政,疑閒亲贤。”参见“ 风尘之言 ”。
(9).指妓女。 唐 李商隐 《杂纂》:“难容:僧道对风尘笑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 娟娘 纵体入怀,哽咽而言曰:‘仙人已作良媒,君勿以风尘可弃,遂捨念此苦海人!’”
(10).风月场。指以色相谋生的场所。 前蜀 王衍 《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遇一妓,本良家子,失身于风尘,才色俱妙。”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招亮 有一亲妹 阎越英 ,见为娼妓。但求 越英 脱离风尘,早得从良。”《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见一妓女某人,本係良家,甚为可悯,弟拟拔出风尘,纳为簉室。”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警
谓兵乱之警报和惊忧。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鋭,当矢石,启前行。”新唐书·马周传:“若人既劳,而用之不息,万一中国水旱,而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窃发,非徒旰食晏寝而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徐州:“仅一宪臣居城中,称兵使者,而一参戎同事,所部兵止数百人,脱有风尘之警,立见瓦裂。”亦作“ 风尘之惊 ”。 王闿运 《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諠嚣,仓黄促战。”
分類:兵乱警报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言(風塵之言)
指流言蜚语。晋书·刘聪载记:“闻风尘之言,谓大将军、卫将军及左右辅皆谋奉太弟,剋季春构变,殿下宜为之备。”魏书·王慧龙传:“ 义隆 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亦作“ 风尘之声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 梁州 刺史 甄法护 诬臣遣 司马飞龙 扰乱 西蜀 ,诸所譖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分類:流言蜚语
《漢語大詞典》:冰雪
(1).冰和雪。后汉书·西羌传论:“﹝ 段熲 ﹞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 唐 杜甫 《人日》诗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鶯难至,春寒花较迟。”云笈七籤卷三:“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 陈毅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冰雪何时融,征程从此错。”
(2).指冻雪。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餘寒歷冰雪,石门斜日到邱林。” 仇兆鳌 注:“冰雪犹言冻雪。”
(3).形容心地纯净洁白或操守清正贞洁。 隋 江总 《入摄山栖霞寺》诗:“浄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唐 高适 《酬马八效古见赠》诗:“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羣。”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或为 辽东 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明 吴肃公 《江氏双节妇》诗:“海水亦何深,明月亦何皎,两两冰雪心,天地无终老。”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 顾文康 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艷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操。”
(4).形容文章辞意高雅清新。 唐 孟郊 《送窦庐策归别墅》诗:“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唐 贾岛 《酬栖上人》诗:“静览冰雪词,厚为酬赠颜。” 唐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诗:“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分明古雅声,讽諭成凄切。”
形容肌肤洁白滑润。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穀,吸风饮露。” 郭庆藩 集释:“冰,古凝字,肌肤若冰雪,即所谓肤如凝脂。”云笈七籤卷六四:“﹝ 王屋真人 ﹞夫妇之颜俱若冰雪,探幽索隐,每亦相随。” 元 萨都剌 《鬻女谣》:“闭门爱惜冰雪肤,春风绣出花六株。人夸颜色重金璧,今日飢饿嗁长途。”
《漢語大詞典》:清心
(1).心地恬静,无思无虑。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清净真人》:“无事则清心静坐,念念对越上天。”
(2).纯正之心。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 顾 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峻节清心,高迈流俗。”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资政新篇》:“﹝新闻官﹞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鑑,则奸者股慄存诚,忠者清心可表。”
(3).指居心清正。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二子三监簿四太祝》:“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漢語大詞典》:清严(清嚴)
(1).清廉严正;清正严肃。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为政清严有威惠。”北齐书·崔昂传:“ 昂 本性清严,凡见黷货辈,疾之若讐。”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韩欧范苏嗜诗:“ 范文正公 清严而喜论兵。”《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 汉 士在朝,习其淫慝,人为雄狐,家有麀鹿,使中夏清严之俗,扫地无餘。”
(2).清新浓烈。 清 龚自珍 《寒月吟》之五:“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漢語大詞典》:清忠
清正忠诚。后汉书·陈球传:“﹝ 李咸 ﹞累经州郡,以廉干知名,在朝清忠,权倖惮之。” 宋 秦观 《中书侍郎挽词》之一:“崛起 商 巖 后,清忠士论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上帝怜我两人清忠,勅封某为天下都城隍; 李公 为天曹府判官之职。”
分類:清正忠诚
《漢語大詞典》:清素
(1).清正廉洁。孔丛子·记义:“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南史·徐孝克传:“ 孝克 性清素,好施惠,故不免飢寒。”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臣又覩工部侍郎致仕郎 简 ,执节清素,处心雅尚。”
(2).犹清贫。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家本清素,日用尤乏。”
(3).犹言清高闲雅。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某今职在校讐,务甚清素。”
(4).清淡素净。 姚雪垠 《燕辽纪事》第二章:“过一会儿, 如玉 将晚饭端来,是用 朝鲜 上等大米煮的稀饭,另有两样清素小菜。”
《漢語大詞典》:清肃(清肅)
(1).清正严明。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 东平王 ﹞ 略 为政清肃,甚有治声。”旧唐书·良吏传上·韦仁寿:“ 仁寿 将兵五百人至 西洱河 ,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法令清肃,人怀欢悦。” 明 张居正 《答赵汝泉书》:“近来吏治,颇为清肃。”红楼梦第三七回:“皇上见他人品端方,风声清肃,虽非科第出身,却是书香世代,因特将他点了学差。”
(2).清平宁静。 汉 蔡邕 《太尉杨公碑》:“善否有章,京夏清肃。”后汉书·崔寔传:“故严刑峻法,破姦轨之胆;海内清肃,天下密如。”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县多寇盗,吏卒单弱,公奬训率厉,擒馘七十餘人,闔境清肃。”
(3).清净严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僧徒清肃,诚为勤励。”明史·朱与言传:“家居门庭清肃,乡人有不善,惟恐 与言 知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由此闺阁清肃,无敢譁者。”
《漢語大詞典》:清刚(清剛)
(1).清正刚直。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 刘越石 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贞修》:“美哉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杖清刚而励俗。”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 顾公 在都察院,清刚有重望,为先朝名臣。”
(2).清健有力。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鲍照 诗文,义尚光大,工於骋势,然语乏清刚,哀而不壮。”
(3).匕首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魏 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
《漢語大詞典》:清简(清簡)
(1).清廉俭约。后汉书·赵咨传:“ 咨 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唐 白居易 《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貽燕之训。” 清 王龙文 《冷闷》诗:“纷华从老去,清简自贫来。”
(2).清正不苛细。陈书·王励传:“ 励 为政清简,吏民便安之。” 宋 范仲淹 《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札子》:“清简和恕,吏民乐康。”明史·邝埜传:“﹝ 鄺埜 ﹞在 陕 久,刑政清简。”
(3).简约。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板隶》:“由是案牘清简,囹圄空虚。”
(4).清新简练。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气韵闲旷,言词清简。” 明 袁宏道 《哭刘尚书晋川》诗:“百八串珠不离手,言谈清简风颼颼。”
《漢語大詞典》:清英
(1).清洁明净。 汉 班固 《西都赋》:“軼埃竭之混浊,鲜顥气之清英。”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韦妃:“得元和之正气,韞霄汉之清英。”
(2).清正英特。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广陵 太守 琊邪 赵昱 , 徐方 名士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高洁清廉,抱礼而立;清英儼恪,莫干其志。”世说新语·假谲“ 诸葛令 女, 庾 氏妇”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葛令 之清英, 江君 之茂识,必不背圣人之正典,习蛮夷之秽行。”
(3).指精英。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 蔡邕 ﹞乃荐於 何进 曰:‘伏惟幕府初开,博选清英,华髮旧德,并为元龟。’” 南朝 宋 谢灵运 《无量寿佛颂》:“浄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
(4).指文字清新挺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然 晋 虽不文,人才实盛……并结藻清英,流韵綺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5).精华。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大半,难矣。”
(6).清酒。太平御览卷八二三引《淮南子》:“清英之美,始於耒耜。”
(7).古琴的别名。文献通考·乐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响泉、韵磬、清英、怡神之类,名号之别也。”
《漢語大詞典》:清介
清正耿直。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扃。” 唐 元结 《自箴》:“处世清介,人不汝害。”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 王琦 ﹞清介絶俗,竟以饥寒死。”
分類:清正耿直
《漢語大詞典》:清劲(清勁)
(1).清正刚直。三国志·魏志·韩暨王观等传评:“ 王观 清劲贞白。”旧唐书·儒林传上·李善:“﹝ 李善 ﹞方雅清劲,有士君子之风。”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二:“芬敷谢桃杏,清劲比松竹。”明史·刘体乾传:“ 体乾 清劲有执,每疏争,积忤帝意,竟夺官。”
(2).清秀有力。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辞章清劲过 世南 ,而赡博不及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笔画无復昔之清劲。”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其( 刘基 )行廉,故其辞蠲洁而清劲。”如:人们看见 容志行 的脚法富丽而不浮艳,峭拔而不奇诡,颇具清劲秀逸的风韵。
《漢語大詞典》:清能
清正而能干。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时 南阳 太守 灌恂 ,本名清能。”晋书·武帝纪:“今内外羣官举清能,拔寒素。” 明 李贽 《豫约·感慨平生》:“盖清谨勇往,只可责己,不可责人;若尽责人,则我之清能亦不足为美矣,况天下事亦只宜如此耶!”
分類:清正能干
《漢語大詞典》:清贤(清賢)
清正贤良。后汉书·陈蕃传:“更选清贤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羣贼弭息矣。”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大鸿臚 鉅鹿 张泰 、 河南 尹 扶风 庞迪 ,以清贤称。”亦指清贤之人。 宋 邵雍 《谢富丞相招出仕》诗之一:“满眼清贤在朝列,病夫无以繫安危。”
分類:清正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