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1,分4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父母
王母
慈母
阿母
云母
老母
母子
祖母
母仪
子母
寿母
母氏
母慈
金母
圣母
《國語辭典》:父母  拼音:fù mǔ
1.父亲和母亲。《文选。潘岳。寡妇赋》:「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殒。」《红楼梦》第六七回:「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
2.父母官的简称。参见「父母官」条。
《國語辭典》:父母官  拼音:fù mǔ guān
古代称州县等地方官为「父母官」。《水浒传》第一四回:「恐日后父母官问时,保正也好答应。」
《國語辭典》:王母  拼音:wáng mǔ
1.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汉。张衡〈思玄赋〉:「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觐王母于昆墟,要帝台于宣岳。」参见「西王母」条。
2.祖母。《尔雅。释亲》:「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3.官妓。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我当了三年王母,如今纳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
《國語辭典》:慈母  拼音:cí mǔ
1.慈爱的母亲。《孟子注疏》汉。赵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王经正在廷尉厅下,忽见缚其母至。经叩头大哭曰:『不孝子累及慈母矣!』」
2.称谓。称父亲的妾。因奉父命而养育自己成人,故称为「慈母」。《仪礼。丧礼》:「传曰:『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
《國語辭典》:阿母  拼音:ā mǔ
称谓:(1)称母亲。《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2)称乳母。见通俗编。称谓。
《國語辭典》:云母(雲母)  拼音:yún mǔ
是一种造岩矿物的统称。成分为含钠、钾、镁、铁与铝等的片状矽酸盐。有良好解理,可剥裂如纸,能耐高温,绝缘性佳,是重要的电气绝缘材料。多产于花岗岩及伟晶岩中。也称为「云精」。
《漢語大詞典》:云母竹(雲母竹)
竹名。相传 安徽省 凤阳县 南有 云母山 ,山上有云母石,产大竹。竹皮色与云母石相似,因名。初学记卷二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云母竹,大竹也。” 唐 皮日休 《洛中寒食》诗之二:“ 洛水 万年云母竹, 汉 陵千载野棠花。”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竹品谱·云母竹》:“云母竹,簜竹之巨者也。《濠梁图经》曰:出 钟离 南四十里 云母山 。山有云母石,竹皮之色似之,因以为名。”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二》:“云母竹一节可为船。”
《國語辭典》:老母  拼音:lǎo mǔ
年老的母亲。《列子。力命》:「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
《國語辭典》:母子  拼音:mǔ zǐ
1.母与子。汉。祢衡〈鹦鹂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
2.指本金和利息。如:「如此母子相生,几年后就有一笔可观的积蓄了!」
《國語辭典》:祖母  拼音:zǔ mǔ
称谓。尊称父亲的母亲。今亦称母亲的母亲。《礼记。丧服小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
《國語辭典》:母仪(母儀)  拼音:mǔ yí
为人母的典型轨范。《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纪》:「郭主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三国演义》第四回:「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
《漢語大詞典》:子母
(1).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 高祖 适从旁舍来, 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 、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 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2).指大小、主从关系。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
(3).古称钱币轻而币值低者为子,重而币值高者为母。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於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重曰母,轻曰子。以贸物,物轻则子独行,物重则以母权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 唐 杜甫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五:“夫时患钱轻,以至於量资币,权子母。代復改铸,或行乎前榆荚、后契刀。” 仇兆鳌 注引 应劭 曰:“母,重也,其大倍,故为母。子,轻也,其轻小半,故为子。”
(4).犹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碑》:“立廩以周食,圃畦以毓蔬,权其子母,赢且不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获百金,入都营运。半年,子母几相等。” 金和 《印子钱》诗:“今日与女钱十千,明日与我三百钱,三百復三百,如此五十日,累累十五千,子母偿始毕。”
(5).指杯盘。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龙朔 年已来,百姓饮酒作令,云:‘子母相去离,连臺拗倒。’子母者,盏与盘也;连臺者,连盘拗倒盏也。”
《國語辭典》:寿母(壽母)  拼音:shòu mǔ
1.使其母寿。《诗经。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清。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三四首之三四:「一家寿母红氍拜,最羡君家家庆图!」
2.高寿的母亲。《宋史。卷一三八。乐志十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
3.对他人母亲的尊称。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一。父母类。寿母》:「称人母曰寿母。」
《漢語大詞典》:母氏
(1).母亲。《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清 刘大櫆 《程孺人传》:“又数年, 定 补县学生,将以报母氏之劬劳。”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四:“舅曰舅氏,母曰母氏,并见诗经。所以独母舅称氏者,以母与舅皆他氏故也。其父兄姊妹即不言氏矣。”
(2).特指皇帝母亲的家族。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自 汉 兴,母氏莫不尊宠。”《后汉书·皇后纪下·陈夫人》:“隆 汉 盛典,尊崇母氏,凡在外戚,莫不加宠。”
《漢語大詞典》:母慈
(1).母亲慈爱。《书·康诰》“天惟与我民彝” 孔 传:“天与我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唐 杜甫 《遣兴》诗:“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2).指雌性动物对幼仔的爱。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國語辭典》:金母  拼音:jīn mǔ
1.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参见「西王母」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四。西王母传下仕道》:「西王母者,九灵太妙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亦号曰金母元君。」
2.道士炼丹时,放在鼎内的金。
《國語辭典》:圣母(聖母)  拼音:shèng mǔ
1.唐武后的尊号。
2.皇帝生母的尊称。《清会典。卷二七。礼部。仪制清吏司一》:「崇德八年,世祖章皇帝嗣位。尊母后皇后为皇太后,圣母为皇太后。」
3.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为「圣母」。十字军与骑士修道会奉其为守护神,并颂《玫瑰经》敬拜。
4.民间信仰称天界的女神。如:「天上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