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众生(眾生) 拼音:zhòng shēng
1.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2.人以外的动物。《水浒传》第三○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3.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的各种生命体。《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也作「有情」、「有识」。
2.人以外的动物。《水浒传》第三○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3.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的各种生命体。《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也作「有情」、「有识」。
《國語辭典》:菩萨(菩薩) 拼音:pú sà
1.佛教用语。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全名为「菩提萨埵」,意译作觉有情。其义有二:一、专指成佛前的悉达多太子。《修行本起经。卷下》:「菩萨见此众生品类,展转相吞,慈心悯伤,即于树下得第一禅。」二、指具备自利、利他的大愿,追求无上觉悟境界,并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众生。菩萨所觉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罗汉之上。《佛说十地经》卷二:「菩萨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舍意乐已,为欲救拔一切有情,转更访求世出世间诸利益事。」《初刻拍惊案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使夫妻得相见。」
2.尊称乐善好施的好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广东家里,他家亲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谢了老爷的恩典;又都磕小的头,叫小的是『菩萨』。」
2.尊称乐善好施的好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广东家里,他家亲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谢了老爷的恩典;又都磕小的头,叫小的是『菩萨』。」
《國語辭典》:菩提 拼音:pú tí
《國語辭典》:青龙(青龍) 拼音:qīng lóng
1.青色的龙。古代传说的祥物。《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
2.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东方七星的合称。《管子。地员》:「青龙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
3.太岁的别名。参见「太岁」条。《淮南子。天文》:「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
4.左方。《礼记。曲礼上》:「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5.俗称没有阴毛的男子为「青龙」。
2.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东方七星的合称。《管子。地员》:「青龙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
3.太岁的别名。参见「太岁」条。《淮南子。天文》:「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
4.左方。《礼记。曲礼上》:「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5.俗称没有阴毛的男子为「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