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果然  拼音:guǒ rán
1.事情与所预料的一样。《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猜著是你要回来,果然回来了,谢天谢地。」也作「信然」、「诚然」。
2.吃饱的样子。唐。白居易〈夏日作〉诗:「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
《漢語大詞典》:无相(無相)
(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漢語大詞典》:如如
(1).佛教语。谓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体。如,理的异名。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三:“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唐 慧能 《坛经·行由品》:“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
(2).佛教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读禅经》诗:“摄动是禪禪是动,不禪不动即如如。” 宋 苏轼 《浊醪有妙理赋》:“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语。引申为永存,常在。 唐 贾岛 《寄无得头陀》诗:“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西游记》第九九回:“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
(4).恭顺儒雅貌。 元 刘致 《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法则有準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説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明 陈所闻 《双调玉抱肚·怀李如真》曲:“如如风范,幸龙门当年得攀。” 清 恽敬 《答方九江》:“前过 九江 ,留数日,视署舍如山居,僚属循循如如,文学掌故,甚善甚善。”
(5).络绎不绝。尔雅·释天“二月为如” 清 郝懿行 义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词词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痒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儿里骨轆轆地雷鸣,眼悬悬地专盼着人来请。”
《國語辭典》:果尔(果爾)  拼音:guǒ ěr
果然如此。《晋书。卷九八。桓温传》:「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國語辭典》:性海  拼音:xìng hǎi
佛教用语。指真如之体性深广如海,故称为「性海」。唐。敬播〈大唐西域记。序〉:「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
《漢語大詞典》:空性
佛教语。即真如。谓悟入空观所显示的真实的本体。 唐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诗:“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漢語大詞典》:真语(真語)
(1).佛教语。说真如一实之理之语,即不作曲示的实语。 唐 栖白 《寄南山景禅师》诗:“一度林前见 远公 ,静闻真语世情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凭取一真语,天官自相寻。”
(2).真实的话。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至今重游此山,觉童语终是真语。”
《漢語大詞典》:无生法(無生法)
佛教语。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能离开生灭。 唐 储光羲 《秦中守岁》诗:“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 元 张翥 《蜕庵岁晏百忧熏心排遣以诗乃作》之五:“久悟无生法,从容与化迁。”
《漢語大詞典》:审尔(審爾)
果真如此。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公曰:‘审尔大佳,勿语人也。’”新唐书·孙佺传:“ 佺 气褫,乃紿言:‘天子詔我招慰 奚 , 楷洛 违詔妄战,当斩。’遣人谢 大酺 , 大酺 曰:‘审尔,愿出天子赐,明不欺。’”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捧 尝请断 吴江桥 以扼 金 ,或又欲堑 常 熟之 福山 以断其骑军…… 洪遵 曰:‘审尔,是弃 吴 以西邪?’”
分類:果真真如
《國語辭典》:灭相(滅相)  拼音:miè xiàng
蔑视、轻视。
《漢語大詞典》:五法
(1).谓规、矩、绳、权、衡。《礼记·深衣》:“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 孙希旦 集解:“谓规、矩、绳、权、衡也。”
(2).谓仁、义、礼、智、信。大戴礼记·盛德:“天子三公合以执六官,均五政,齐五法,以御四者,故亦惟其所引而之。” 卢辩 注:“五法,谓仁义礼智信。”
(3).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入楞伽经卷七:“何等五法?一者名,二者相,三者分别,四者正智,五者真如……一切佛法,皆入五法中。”
《漢語大詞典》:真实性(真實性)
(1).佛教语。圆成实性三义之一,亦称真如。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
(2).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特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國語辭典》:还性(還性)  拼音:huán xìng
苏醒。《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那狗死过去了半日,蹬𢱉蹬𢱉的,渐渐还性过来,扒起一跷一跌的走了。」
《国语辞典》:无尽缘起(无尽缘起)  拼音:wú jìn yuán qǐ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真如本性随缘而生起,自在无穷,一切现象都是互相包含,互不妨碍。《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圆融法界,无尽缘起。」
《国语辞典》:法性宗  拼音:fǎ xìng zōng
佛教宗派名。凡阐述真如不空,一切存在,都是法性随缘而起的大乘佛教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宗等。简称为「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