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大器 拼音:dà qì
1.天道。《易经。乾卦。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乘,时承六龙以御天」句下三国魏。王弼。注:「乘变化而御大器。」唐。孔颖达。正义:「大器,谓天也。」
2.宝物。比喻重要的事物。《左传。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废也。」
3.比喻国家、帝位。《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自陛下嗣守元符,体临大器,圣神独断,谋谏莫从。」
4.大才能。《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
5.有才能、有出息的人。《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又誇扬吴衙内青年美貌,学问广博,许多好处,将来必是个大器。」
2.宝物。比喻重要的事物。《左传。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废也。」
3.比喻国家、帝位。《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自陛下嗣守元符,体临大器,圣神独断,谋谏莫从。」
4.大才能。《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
5.有才能、有出息的人。《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又誇扬吴衙内青年美貌,学问广博,许多好处,将来必是个大器。」
《漢語大詞典》:周鼎
(1).指 周 代传国的九鼎。《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还,过 彭城 ,斋戒祷祠,欲出 周 鼎 泗水 ,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九:“ 蓟门 重险旧 尧 封, 周 鼎销沉 泗水 踪。”参见“ 九鼎 ”。
(2). 春秋 时 楚庄王 觊觎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问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轻重。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 神龙 中兴, 周 鼎归 唐 。” 陈毅 《赣南游击词》:“强寇北国问 周 鼎,大军西去渡 金沙 ,抗日要开花。”参见“ 问鼎 ”。
(3).比喻宝器。 汉 贾谊 《吊屈原赋》:“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 周 鼎兮宝康瓠。”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洪钟 周 鼎,不为委沦而轻其体。”
(4).古星名。属后发座。 汉 甘公 石申 《星经·周鼎》:“周鼎三星,足状,云鼎足星,在摄提大角西,主神鼎。”
(2). 春秋 时 楚庄王 觊觎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问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轻重。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 神龙 中兴, 周 鼎归 唐 。” 陈毅 《赣南游击词》:“强寇北国问 周 鼎,大军西去渡 金沙 ,抗日要开花。”参见“ 问鼎 ”。
(3).比喻宝器。 汉 贾谊 《吊屈原赋》:“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 周 鼎兮宝康瓠。”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洪钟 周 鼎,不为委沦而轻其体。”
(4).古星名。属后发座。 汉 甘公 石申 《星经·周鼎》:“周鼎三星,足状,云鼎足星,在摄提大角西,主神鼎。”
《國語辭典》:九鼎 拼音:jiǔ dǐng
1.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周德衰,九鼎乃没于泗水彭城下。见《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
2.比喻分量极重。如:「一言九鼎」。宋。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诗:「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2.比喻分量极重。如:「一言九鼎」。宋。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诗:「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漢語大詞典》:隋和
《漢語大詞典》:随珠和璧(隨珠和璧)
《漢語大詞典》:崇鼎
鼎名。古代宝器。一说为 周 时 崇国 之鼎;一说为 春秋 时 鲁国 之鼎,即谗鼎。《礼记·明堂位》:“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 郑玄 注:“ 崇 、 贯 、 封父 皆国名。 文王 伐 崇 。古者伐国,迁其重器。”《左传·昭公三年》“《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 唐 孔颖达 疏:“ 服虔 云:‘谗鼎,疾谗之鼎,《明堂位》所云崇鼎是也。’一云, 谗 ,地名。 禹 铸九鼎於 甘谗 之地,故曰谗鼎。二者并无案据,其名不可审知。”按,《左传》 杨伯峻 注:“谗鼎本是 鲁 有,《韩非子·説林上》谓 齐 伐 鲁 ,索谗鼎云云,《吕氏春秋·审己篇》、《新序·节士篇》皆作岑鼎,不知是此鼎否。”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彼此计乘除,得瓮丧崇鼎。”参阅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左氏传》。
分類: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