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ēng
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称为「三正」。《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正迭绍,洪圣启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自)洎周公维新,姬公定法,䌷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也称为「三统」。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èng
天、地、人的正道。《书经。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汉。孔安国。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
《漢語大詞典》:三辈(三輩)
(1).三代。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我 竇 家三辈无犯法之男,五世无再婚之女。”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想着他祖父三辈交情,如今又是第四辈了,那一个不欢喜。”
(2).指三个辈份。 鲁迅 《呐喊·阿Q正传》:“细细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
分類:三代辈份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cháo
1.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场所,分为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汉。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2.三个朝代或三个帝王。宋。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國語辭典》:三世  拼音:sān shì
1.公羊学家解释春秋分三世:所见之世,己与父时事;所闻之世,王父时事;所传闻之世,高曾祖时事。见《公羊传。隐公元年》汉。何休。解诂。后康有为大同书据此提出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
2.祖孙三代。《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3.三年。《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
4.佛教谓过去、现在、未来。《大智度论》卷一:「佛念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法皆度众生为说法,我亦应尔。」
《國語辭典》:功臣  拼音:gōng chén
1.有功劳于国家的臣子。《韩非子。主道》:「赏偷则功臣堕其业,罚赦则奸臣易为非。」
2.对事情的完成有功劳者。如:「这次迎新会能顺利举行,班代表是最大的功臣。」
《國語辭典》:三王  拼音:sān wáng
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一说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夏禹、商汤、文王、武王。《文选。贾谊。过秦论》:「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國語辭典》:九鼎  拼音:jiǔ dǐng
1.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周德衰,九鼎乃没于泗水彭城下。见《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
2.比喻分量极重。如:「一言九鼎」。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诗:「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國語辭典》:举人(舉人)  拼音:jǔ rén
1.把人抱举起来。《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
2.举用人才。《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
3.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守相荐举,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也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國語辭典》:太宰  拼音:tài zǎi
职官名:(1)周制,统理百官之长。秦、汉不置。晋改太师为太宰。南北朝时,废置不一。隋后无此官,至宋徽宗时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不久即废。明、清则通称吏部尚书为「太宰」。(2)掌管饮食的官吏。《大戴礼记。保傅》:「青史氏之记曰:『……太宰持升而御户右。』」北周。卢辩。注:「太宰,膳夫也。」《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有廱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唐。颜师古。注:「太宰即是具食之官。」
《國語辭典》:三统(三統)  拼音:sān tǒng
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即人统、地统、天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也称为「三正」。
《國語辭典》:三季  拼音:sān jì
1.夏、商、周三代的末世。《汉书。卷一○○。叙传下》:「三季之后,厥事放纷。」《文选。班固。典引》:「俾其承三季之荒末,值亢龙之灾孽。」
2.春秋鲁昭公时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以鲁国恐不胜一季氏,况于三季同恶。」
3.印度历法,一年分为春、夏、冬,或分为乾季、暑季、雨季等三季。
《國語辭典》:问鼎(問鼎)  拼音:wèn dǐng
春秋时,楚庄王征伐陆浑的戎人,并于周室疆域上检阅军队。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庄王便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虽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因九鼎为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器,楚庄王问鼎有图谋君位之意。后用以指觊觎王位,谋取政权;或指谋取最高荣誉、地位。《晋书。卷九八。列传。王敦》:「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國語辭典》:子夜歌  拼音:zǐ yè gē
乐府吴声歌曲。相传晋时女子名子夜者造此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因起于吴地,也称为「子夜吴歌」。《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晋日常有鬼歌之。」
《漢語大詞典》:三法
(1).古代三刺、三宥、三赦之法的合称。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 宋 苏轼 《三法求民情赋》:“用三法而下究,求舆情而上通。”
(2).指三代之筮法。左传·僖公四年“卜之不吉筮之吉” 唐 孔颖达 疏:“ 崔灵恩 以为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筮凶则止不卜者,筮必以三代之法。若三法皆凶,则止不卜;若两法是凶,一法为吉,名为筮逆,犹是疑限,故更卜以决之。”
分類:三代
《國語辭典》:脚色(腳色)  拼音:jiǎo sè
1.戏剧中的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咱班子里一个老生,一个花脸,一个小生,一个衫子,都是括括叫,超等第一名的脚色。」也作「角色」。
2.科举时代,初入仕的人必开具乡贯三代名衔、家口、年岁,称为「脚色」。亦即履历或出身。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二:「是时葛原初得江东西提点银铜坑冶,欲荐铸,而移文取其脚色,铸不与。」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张千,取他递的脚色来我看。」
3.年岁面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便教人来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写了他地理、脚色与来人。」
4.比喻才能适于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如:「要找说客,他是一等的脚色。」
5.根底、底细。《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只见外面一个人入来,到房门口探头探脑。公子大喝道:『什么人敢来瞧俺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