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庙寝(廟寢)
寝庙。指宗庙的前庙和后寝。晋书·贺循传:“ 殷 之 盘庚 ,不序 阳甲 , 汉 之 光武 ,不继 成帝 ,别立庙寝,使臣下祭之。”参见“ 寝庙 ”。
分類:寝庙宗庙
《國語辭典》:寝庙(寢廟)  拼音:qǐn miào
1.旧称皇帝宗庙的前殿为庙,后殿为寝。亦用以泛指宗庙。《礼记。月令》:「寝庙毕备。」汉。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
2.泛指寝居之处。《左传。襄公四年》:「经吞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國語辭典》:郜鼎  拼音:gào dǐng
郜国所铸大鼎。后泛指国家重器。唐。韩愈〈石鼓歌〉:「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漢語大詞典》:复庙(複廟)
古代称采用双层屋椽、双层屋笮等结构来建造的宗庙为复庙。復,通“ 复 ”。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復庙、重檐……天子之庙饰也。” 郑玄 注:“復庙,重屋也。”《后汉书·祭祀志中》“明堂”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东京赋》:“復庙重屋,八达九房。”《周礼·考工记·匠人》“重屋” 清 孙诒让 正义:“凡复屋,栋、笮等皆於一层屋之上重絫合并为之,重屋则上下两层屋各自为栋、笮等,不相合并,二制迥异,古明堂宗庙盖皆有重屋……《明堂位》之復庙,即复屋;重檐,乃是重屋。故文选·张衡〈东京赋〉云‘复庙重屋’即用《明堂位》文,而以重檐为重屋。 薛综 注云:‘重屋,重栋也。’ 桓谭 新论亦云:‘商加重檐四阿。’明此经重屋,当彼重檐矣, 郑 《明堂位》注释‘復庙’为‘重屋’者,盖仍指复笮言之。”参见“ 復格 ”。
古代称具有双重椽、栋、轩版、垂檐等建筑结构的庙堂。 汉 张衡 《东京赋》:“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薛综 注:“复庙,重覆也。重屋,重栋也。” 李善 注:“《礼记》曰:‘复庙、重檐、达乡,谓天子庙饰也。’”《周礼·考工记·匠人》“ 殷 人重屋” 清 孙诒让 正义:“《明堂位》言复庙重檐为天子庙制……复庙即复屋,重檐乃是重屋。”参见“ 复屋 ”。
《漢語大詞典》:复格(復格)
双重斗栱。復,通“ 复 ”。逸周书·作雒:“咸有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復格、藻棁……画旅。”《周礼·考工记·匠人》“重屋” 清 孙诒让 正义:“ 俞樾 云:‘古有重屋,有复屋。重屋者,此记所説是也。复屋者,於栋之下,復为一栋以列椽,亦称重橑’……《作雒》之重亢、復格,亦似皆复屋之制。”
分類:双重斗栱
《漢語大詞典》:复屋(複屋)
(1).古代称具有双重椽、栋、轩版、垂檐等建筑结构的屋宇为“复屋”。说文·林部:“棼,复屋栋也。”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民事瘟神谨,巫故为阴廡复屋,塑刻诡异,使祭者凛慄,疾愈众。”《周礼·考工记·匠人》“ 殷 人重屋” 孙诒让 正义引 清 俞樾 曰:“古有重屋,有复屋……复屋者,於栋之下復为一栋以列椽,亦称重橑。”
(2).重迭的房屋。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小郗题诗》:“日转庭槐影渐移,重门复屋传呼迟。”
《漢語大詞典》:宗稷
宗庙社稷。古代亦常用以代表国家政权。《宋书·袁顗传》:“王室不造,昏凶肆虐,神鼎将沦,宗稷几泯,幸天未亡 宋 ,乾历有归。”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出 江 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鸣控弦於宗稷,流锋鏃於象魏。”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陛下功冠邃古,化侔仪极,恭承神祇,严奉宗稷。”
《漢語大詞典》:祏室
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然后藏金匱於祏室,迴玉鸞於上都。”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祏室:“宗庙神主皆设石函,藏诸庙室之西壁,故曰祏室。室必用石者,防火也。”金史·礼志三:“祏室,旁及上下皆石。”
《分类字锦》:署官
唐书礼乐志开元二十七年敕公卿巡陵乘辂其令太仆寺陵给辂二乘及仗明年制以宣皇帝光皇帝景皇帝元皇帝追尊号谥有制而陵寝所奉未称建初启运陵如兴宁永康陵置署官陵户春秋仲月分命公卿巡谒
分类:署官宗庙
《漢語大詞典》:社庙(社廟)
(1).社与宗庙。宋书·武帝纪论:“ 晋 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
(2).旧时祭祀土地神之庙。晋书·郭璞传:“ 璞 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东行三十里,有丘林社庙者,便以竿拍打,当得一物,宜急持归。’” 鲁迅 《彷徨·长明灯》:“听说:有一天他的祖父带他进社庙去,教他拜社老爷、瘟将军、王灵官老爷,他就害怕了,硬不拜,跑了出来,从此便有些怪。”
《漢語大詞典》:远庙(遠廟)
远祖之宗庙。礼记·祭法:“远庙为祧,有二祧。” 孔颖达 疏:“远庙为祧者,远庙谓 文 武 庙也。 文 武 庙在应迁之例,故云远庙也。”南史·臧焘传:“ 文 武 , 周 之祖宗,何云去祧为坛乎?明远庙为祧者,无服之祖也。”
分類:远祖宗庙
《漢語大詞典》:西室
旧时帝王宗庙内藏神主之室。新唐书·儒学传下·陈京:“臣等谓尝、禘、郊、社无二尊,瘞、毁、迁、藏,各以义断。 景皇帝 已东向,一日改易,不可谓礼。宜復藏 献 懿 二主於西室,以本《祭法》。”
《漢語大詞典》:内神
(1).宗庙所祭之神,因其为一族祖先,故称内神。礼记·曲礼下“践作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孙希旦 集解引 元 吴澄 曰:“宗庙所祭者,一家之神,内神也,故曰内事。郊社山川之属,天下一国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
(2).道教语。指主司人体五臟六腑七窍之神。因其在人体之内,故谓之内神。黄庭内景经·中池:“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
《漢語大詞典》:群庙(羣庙)
诸宗庙。孔丛子·巡守:“命有司告羣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
分類:宗庙
《漢語大詞典》:路鼓
亦作“ 路皷 ”。 鼓名,古时祭享宗庙所用的四面鼓。《周礼·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 郑玄 注:“路鼓,四面鼓也。” 唐 皮日休 《九夏歌·肆夏》:“杳杳阴竹,坎坎路皷。”皷,一本作“ 鼓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王执路鼓,诸侯执賁鼓,将军执晋鼓。” 清 孙诒让 《〈周礼正义〉序》:“大司寇大僕树肺石,建路鼓,以达穷遽。”
《漢語大詞典》:太常妻
后汉 周泽 为太常,虔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其老病,窥问疾苦。 泽 大怒,以妻干犯斋禁,收送诏狱,时人讥之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言 泽 不近人情,难为其妻。见《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后用为夫妻不同居的典实。 唐 李白 《赠内》诗:“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 李白 妇,何异太常妻。” 宁调元 《用东坡狱中遗子由韵寄约真长沙》:“短气共怜 元祐 党,长斋偏有太常妻。”
《漢語大詞典》:孟享
亦作“ 孟饗 ”。 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月:“七月孟秋,例於上旬内车驾诣 景灵宫 ,行孟享之礼。”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黎明,上御玉輅,从以四輅,导以驯象,千官百司,法驾仪仗,锦绣杂遝,盖十倍孟饗之数。”
《漢語大詞典》:疏屏
古代天子宗庙中有雕饰的屏。礼记·明堂位:“疏屏,天子之庙饰也。” 孔颖达 疏:“疏屏者,疏,刻也;屏,树也。谓刻於屏树为云气虫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