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1,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内阁
宝树
封君
练裙
兰房
粉墨
香奁
娘子
鬓云
髻鬟
圣母
无盐
轻黄
乌云
翠楼
《國語辭典》:内阁(內閣)  拼音:nèi gé
1.古代中央官署,大学士治事之处,下设学士、中书等职。宋。苏轼 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
2.明清两代的政务机关。乃设置多位大学士共同行使宰相权,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办各项事件。《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三日,待侍郎将内阁抄出圣旨送来。」
3.由内阁总理及内阁阁员组成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政策的拟订及推展。参见「内阁制」条。
4.妇女的居室。《北史。卷四三。邢峦传》:「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阁,为狗所吠。』」唐。刘长卿〈观李凑画美人〉诗:「华唐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漢語大詞典》:宝树(寶樹)
(1).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法华经·寿量品》:“宝树多花菓,众生所游乐。”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净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吴筠 《思还淳赋》:“宝树琼轩,凌云照日。鏗鍠窈窕,不可谈悉。” 许地山 《空山灵雨·七宝池上的乡思》诗:“ 迦陵频迦 鼓着翅膀,飞到池边一棵宝树上。”
(2).泛指珍奇的树木。《中国民间故事选·百鸟床》:“老辈人说过:走过南山的桂树林,在一个万丈高崖上,有一株宝树,这株树上的叶子啊,一年四季绿油油的,还随时开着象红宝石样的花朵。”
(3).古代妇女首饰中的步摇。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反插金鈿,横抽宝树。” 吴兆宜 注:“后汉·舆服志:‘皇后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
(4).犹玉树。喻佳子弟。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语言:“ 谢太傅 ( 谢安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车骑( 谢玄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非 谢 家之宝树,接 孟 氏之芳邻。”
《國語辭典》:封君  拼音:fēng jūn
旧时子孙贵显,其祖或父受有封典的,称为「封君」。《红楼梦》第四五回:「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了。」也称为「封翁」。
《漢語大詞典》:练裙(練裙)
亦作“ 练帬 ”。
(1).白绢下裳。亦指妇女所着白绢裙。 宋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鬭清妍。”
(2).宋书·羊欣传:“ 献之 尝夏月入县, 欣 著新绢帬昼寝, 献之 书帬数幅而去。 欣 本工书,因此弥善。”后因用作文人乘兴挥毫的典故。 唐 陆龟蒙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 羊欣 白练裙。”
《國語辭典》:兰房(蘭房)  拼音:lán fáng
1.高雅贤士的居室。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二三:「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晋。傅咸〈感凉赋〉:「忽轻箑于坐隅兮,思暖服于兰房。」
2.对女子居室的美称。南朝梁。刘孝绰〈洪上人戏荡子妇示行事〉诗:「日闇人声静,微步出兰房。」也作「兰堂」、「兰闺」、「兰室」。
3.养殖兰花的暖房。如:「沙鹿一带,养殖兰花风气很盛,几乎家家有兰房。」
《國語辭典》:粉墨  拼音:fěn mò
1.敷面画眉的白粉与黑墨,指妇女的妆饰。
2.演戏化装。《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或时自傅粉墨,与伶人共舞于庭,以娱悦刘太后。」
3.比喻事物迥然有别。《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使朱紫共色,粉墨杂蹂,所谓扺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
4.比喻美丽的色彩。唐。杜甫〈画鹘行〉:「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5.修饰文词,使其含义有所分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
《國語辭典》:香奁(香奩)  拼音:xiāng lián
妇女的化妆箱。唐。薛能〈送浙东王大夫〉诗:「香奁扃凤诏,朱篆动龙坑。」
《國語辭典》:娘子  拼音:niáng zǐ
1.称谓。称妻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妇女曰娘》:「然都下自庶人妻以及大官之国夫人,皆曰娘子。」《儒林外史》第三回:「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2.泛称女子。唐。韩愈 祭周氏侄女文:「维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时羞清酌之奠,祭于周氏二十娘子之灵。」《聊斋志异。卷七。邵女》:「若个娘子,何愁无王侯作贵客也!」
3.唐朝玉环获玄宗专宠,宫中号为「娘子」。见《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上。杨贵妃传》。后为宫嫔、宫妃的泛称。宋。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二十二日,阁分大内娘子用小轿十馀乘,入东宫府议事。」
4.古时奴婢对女主人的称呼。唐。薛调《无双传》:「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适以亲情事言于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许也。」』」
《國語辭典》:鬓云(鬢雲)  拼音:bìn yún
形容妇女鬓发柔润如云。唐。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只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
《漢語大詞典》:髻鬟
古时妇女发式。将头发环曲束于顶。 唐 孟浩然 《美人分香》诗:“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元 文信 《西湖竹枝词》:“南北两峯船里看,却比阿儂双髻鬟。”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词:“曲罢髻鬟偏,风姿真可怜。”
《國語辭典》:圣母(聖母)  拼音:shèng mǔ
1.唐武后的尊号。
2.皇帝生母的尊称。《清会典。卷二七。礼部。仪制清吏司一》:「崇德八年,世祖章皇帝嗣位。尊母后皇后为皇太后,圣母为皇太后。」
3.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为「圣母」。十字军与骑士修道会奉其为守护神,并颂《玫瑰经》敬拜。
4.民间信仰称天界的女神。如:「天上圣母」。
《國語辭典》:无盐(無鹽)  拼音:wú yán
战国时齐无盐人钟离春。参见「钟离春」条。
《漢語大詞典》:轻黄(輕黄)
(1).鹅黄,淡黄。 宋 欧阳修 《过中渡》诗之一:“ 中渡桥 边十里堤,寒蝉落尽柳条衰。年年塞下春风晚,谁见轻黄弄色时。”
(2).指额黄。古代妇女额间的涂饰物。盛行于 六朝 。 北周 庾信 《舞媚娘》诗:“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3).指黄芙蓉花。 宋 朱淑真 《黄芙蓉》诗:“试倩东风一为主,轻黄应不让姚黄。”
《國語辭典》:乌云(烏雲)  拼音:wū yún
1.浓灰色的云。如:「天空乌云密布,快要下雨了。」
2.比喻妇女又浓又黑的头发。《警世通言。卷三三。乔彦杰一妾破家》:「忽见邻船上有一美妇,生得肌肤似雪,髻挽乌云。」《红楼梦》第六五回:「尤二姐只穿著大红小袄,散挽乌云,满脸春色。」
《國語辭典》:翠楼(翠樓)  拼音:cuì lóu
华丽的楼阁。多指女子的闺房。南朝梁。江淹〈山中楚辞〉六首之二:「日华粲于芳阁,月金披于翠楼。」唐。王昌龄 闺怨诗:「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