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州部
(1).指古代基层的地方行政单位。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发於卒伍。”战国策·楚策四:“今僕之不肖,阨於州部,堀穴穷巷,沉洿鄙俗之日久矣。”
(2).指州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汉书·王莽传上:“州部所举茂才异等吏,率多不称。” 宋 王安石 《上明州王司封启》:“伏审使旌,来临州部。”
分類:基层行政
《國語辭典》:什伯  拼音:shí bó
古时军队中的基层编制单位。《淮南子。兵略》:「正行伍,连什伯,明鼓旗,此尉之官也。」汉。贾谊 过秦论:「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伯之中。」
《國語辭典》:社长(社長)  拼音:shè zhǎng
1.社,古代行政区域。社长称一社之长,即今村长。唐。顾况 田家诗:「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2.社团的领导人。《红楼梦》第三七回:「若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彀,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
3.凡机关团体以社为名,其领导人多称为「社长」。如报社社长、杂志社社长等。
《漢語大詞典》:拍试(拍試)
宋 代擢补下级基层武官,先要比试弓马,称“拍试”。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他日,上遣官拍试,独 楚 应格。” 宋 赵升 朝野类要·拍试:“武臣奏补人,銓试弓马者,谓之拍试,并挑试律文。”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春季拍试,艺高者特与补转两资。”
《國語辭典》:大队(大隊)  拼音:dà duì
1.军队、警察的编制名称。如:「交通大队」。
2.许多人的组合。如:「大队人马」。
《國語辭典》:族长(族長)  拼音:zú zhǎng
一族中辈分、权势最尊的人。《仪礼。士丧礼》:「族长莅卜,及宗人吉服立于门西东面南上。」《儒林外史》第六回:「族长严振先,领著合族一班人来吊孝。」
《漢語大詞典》:上调(上調)
干部由基层单位调到上层机构,或知识青年由农村调进城市。与“下放”相对。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 梁志勇 笑望着大娘的脸色,见大娘不懂‘上调’这个字眼儿,又解释道:‘上调就是调到上边去了。’”《花城》1981年第1期:“几年来,我在知青之间为了上调而进行的竞争中,好不容易压倒了对手,争取到了大队的第一个提名。”
《漢語大詞典》:比伍
(1).古代居民的基层编制。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閭为族,八閭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引申指乡里。汉书·尹翁归传:“盗贼发其比伍中, 翁归 輒召其县长吏,晓告以姦黠主名。”宋书·谢方明传:“又罪及比伍,动相连坐,一人犯吏,则一村废业。”
(2).犹等同,匹敌。 明 徐渭 《赠吴宣府序》:“中朝始翕然以君为长城,一时勋名,无与比伍。”
《國語辭典》:户头(戶頭)  拼音:hù tóu
1.家主。《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君赐河南女子百户牛酒」句下唐。章怀太子。注:「此女子百户,若是户头之妻,不得更称为户。」
2.在邮局或银行等开一存提款户,称为「户头」。
《国语辞典》:保甲法  拼音:bǎo jiǎ fǎ
古时地方上的基层自治组织,为宋朝王安石所创。以十家为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徵召壮丁,教导战阵。目的在使乡民能自卫,以防范奸慝。《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
《漢語大詞典》:里甲
明 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 明 三大徭役(里甲、均徭、杂泛)名称之一。明史·食货志一:“ 洪 武十四年,詔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 丁 粮多者十户为长,餘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起初里长、甲首负责传达公事、催征税粮;以后官府聚敛繁苛,凡祭祀、宴飨、营造、馈送等费,都要里甲供应。
《國語辭典》:牌头(牌頭)  拼音:pái tóu
1.公人的头目叫做「牌头」。《水浒传》第九回:「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九。户口考一》:「凡保甲之法,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头。」
2.名衔。如:「就靠他那有名无实的牌头,事情仍无法解决。」
3.衙门役卒。《水浒传》第二回:「牌头与教头王进说道:『如今高殿帅新来上任,点你不著。』」也作「牌军」、「牌子」。
《漢語大詞典》:甲帖
宋 时政府发至地方基层户籍单位“甲”的田契之类的文据。 宋 胡太初 昼帘绪论·催科:“甲帖之设,本以优役户,今乃以困官户。”宋史·食货志上二:“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有庄帐,有甲帖,有户帖;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
《漢語大詞典》:土社
史书称我国 台湾省 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每社户数不等,有头目,多由群众选举,少数世袭。头目处理社内外事务,较大事件须征得老人们和本社成员同意。
《国语辞典》:粉底  拼音:fěn dǐ
作为化妆基层、含有滑润剂和油膜成分的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