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成物
(1).指地。地养育万物,故云。史记·乐书:“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 裴駰 集解:“成物谓地也。” 司马贞 索隐:“言地能成万物,故成物谓地也。”
(2).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参见“ 成己成物 ”。
(3).成品,物品。 梁启超 《论中国之将强》:“工既涨,则成物价亦涨。” 段荃法 《杨老固事略》十二:“有用无用,安起来放屋里,总是一件成物。”
《漢語大詞典》:成己成物
谓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语本《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孔颖达 疏:“言人有至诚,非但自成就己身而已,又能成就外物。”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盖治世法与出世法,即儒门成己成物,用行舍藏之道。”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四·能臣:“一进见之顷,奏琴之间,而没者以慰,生者以荣,成己成物,道在兹矣。”
《漢語大詞典》:沈潜(沈潛)
亦作“ 沉渐 ”。亦作“沉潜”。亦作“沉渐”。
(1).谓地德深沉柔弱。书·洪范:“高明柔克,沉潜刚克。” 孔颖达 疏:“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刚能出金石之物也。”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沉渐刚克。” 杨伯峻 注:“潜亦作‘渐’,潜、渐古音近,字得通。”隶释·汉太尉刘宽碑:“ 延熹 八年,地震,有詔询毕,公以演策沉渐对当帝心,转拜尚书。”
(2).指地。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
(3).指人性深沉柔弱。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序》:“而沉潜之士,则又随物变化,与俗转移。” 清 姚鼐 《〈老子章义〉序》:“天下道,一而已,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贤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潜之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馀,沉潜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
(4).喻深入。
(5).指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 愈 ﹞遂得究穷於经传史记百家之説,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礱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熹 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復,盖亦有年。” 清 戴名世 《岳荐传》:“ 荐 少为诸生,读书於诸子百家,无不贯穿,而篤信 宋 儒,沉潜反復,一以 程 朱 为师法。”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沉潜在那些研究里,在自己看来倒是一种危机。”
《國語辭典》:厚载(厚載)  拼音:hòu zài
大地广厚而能养育万物。语出《易经。坤卦。彖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亦用以指大地。南朝宋。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然而遁世无闷,非厚载之目;君子乾乾,非苍苍之称。」
《漢語大詞典》:泰宁(泰寧)
(1).地的别称。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泰寧。” 陆佃 解:“泰寧,地也。”
(2).太平,安定。 汉 马融 忠经·兆人:“天地泰寧,君之德也。”
《漢語大詞典》:黄黄
(1).形容美好。《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八琼室金石补正·北周强独乐文帝庙造像碑:“百神庄严,内外黄黄。”
(2).指地。 南唐 陈陶 《草木言》诗:“何生我苍苍,何育我黄黄。”
《漢語大詞典》:柔祇
地的别称。祇,地神。古人谓地道阴柔,故称。文选·谢庄〈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李善 注:“柔祇,地也。”
《漢語大詞典》:大阴(大陰)
指地。庄子·徐无鬼:“大一通之,大阴解之。” 成玄英 疏:“大阴,地也。”
分類:
《國語辭典》:水门汀(水門汀)  拼音:shuǐ mén tīng
水泥。为英语cement的音译。参见「水泥」条。
《漢語大詞典》:二荒地
指种过而又荒了的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家败下来了,一年到头,除开家口的吃粮,家里就象大水漫过的二荒地似的。”原注:“种过的地又荒了,叫二荒地。”
分類:
《國語辭典》:地脉(地脈)  拼音:dì mài
1.土地的脉络,地形的走势。后亦指堪舆家形容地形的好坏。如:「国人的习惯,不论修建屋宇或坟茔,总会先请堪舆师来相相地脉。」《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起临洮属之辽东,……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原来邓艾先度了地脉,故留蜀兵下寨之地;地中自祁山寨直至蜀寨,早挖了地道。」
2.指地下水。水流在地底中,像人身体血脉的分布,故称。唐。孟云卿放歌行〉:「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西游记》第二八回:「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
《國語辭典》:吴侬(吳儂)  拼音:wú nóng
1.吴音。因吴人语中多带侬字。宋。苏轼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词:「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
2.吴人的代称。唐。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金。蔡圭撞冰行〉:「吴侬笑向吾曹说:昔岁江行苦风雪。」
《國語辭典》:九地  拼音:jiǔ dì
1.根据地质、地形,可将土地分为沙泥、泽池、沚崖、下田、中田、上田、下山、中山、上山等九种。见汉。扬雄《太玄经。卷八。太玄数》。
2.大地、遍地。《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重玄匪奥,九地匪沉。」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底事昆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3.地之最深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聊斋志异。卷一○。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辞。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2.天之极高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宫禁。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宫词三○首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分类字锦》:味甘
春渚纪闻章申公父银青公俞年七十集宾朋为庆会有饷柑者味甘而实极瑰大既食之即令收核种之后圃坐人窃笑盖七八也后公食柑十年而终
白虎通土味所以甘何中央者中和也故甘犹五味以甘为主也
见上注
《國語辭典》:坤舆(坤輿)  拼音:kūn yú
语本《易经。说卦》:「坤为地、为母……为大舆。」因地能载万物如舆,故称大地为「坤舆」。《宋史。卷一三三。乐志八》:「昭灵积厚,混混坤舆。配天作极,阴惨阳舒。」
分類:为地
《分类字锦》:载物(载物)
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分类: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