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回旋笑长沙
 
回舞袖
 
国小问长沙
 
地窄不回身
 
长沙舞

相关人物
刘发


《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200~
长沙定王发,发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觉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发。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长沙王。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东汉·应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
典故
势盘龙虎
 
成龙成虎
   
金陵龙虎势
 
钟山龙盘
 
龙盘王气
  
龙虎势
 
龙虎地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六〈州郡部二·京都下〉~887~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据《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二〈舆地考八·江苏省〉~0555~2~
诸葛武侯云:「金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
《能改斋漫录》卷九〈地理·石头之名有二〉~27~
予尝考之。盖江南有两石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与夫王敦苏峻之所据者。此隶乎金陵者也。

例句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四

龙虎势衰佳气歇,凤皇名在故台空。 李群玉 秣陵怀古

典故
上方请剑
  
叱禹
 
尚方请剑
  
折槛英风
 
折槛郎
  
攀槛朱云
 
斩马上方剑
  
断佞臣头
 
朱云剑
 
朱云地下游
  
朱云直言
 
朱云请
 
朱云请剑
 
槛独攀
 
直言旗
  
请剑折槛
 
赐尚方剑

相关人物
张禹
 
朱云(字游)

参考典故
朱阿游


《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列传·朱云〉~292~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馀,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閤,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例句

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 崔涂 寄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李嘉祐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之二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杜牧 商山富水(一作春)驿(驿本与阳谏议同姓名。因此改为富水驿)

十载丈夫堪耻处,朱云犹掉直言旗。 杜牧 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老拾遗归朝

扬镳随日驭,折槛出云台。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献纳在丹墀。 耿湋 赠别刘员外长卿

朱云若不直,汉帝终自由。 邵谒 论政

折槛未为切,沉湘何足悲。 郑谷 蜀江有吊

典故
倚歌箫客
 
吹箫有约
 
天地一蜉蝣
 
客有洞箫者
 
洞箫听罢
 
与客泛舟赤壁
 
苏子扁舟
 
赤壁洞箫
 
馀音不绝如缕


《苏轼文集》卷一〈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淩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若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典故
出师未回长星坠地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5~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合交战,射杀合。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
典故 
出头地
 
放一头
 
放他出一头
 
放出一头
 
放出头
 
放子出一头
 
老子让一头

相关人物
苏轼


《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四~08~
欧阳公谓曾子固云:「王介甫之文,更令开廓,勿造语,及模拟前人。」又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谓梅圣俞云:「读苏轼之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又曰:「轼所言乐,乃脩所得深者尔,不意后生达斯理也。」欧阳公初接二公之意已不同矣。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列传〉~080~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脩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脩,脩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简释

出头地:指学问或地位比别人高,清卓孝复《寄郑苏龛同年》:“曾让大名出头地,独留元气护高楼。”


例句

曾让大名出头地,独留元气护高楼。 卓孝复 寄郑苏龛同年

典故
如公何地不阳春
 
春脚到
  
华节布阳春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有脚阳春〉
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简释

阳春有脚:喻官吏有德政。宋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搓移使星。”,元王浑《春夜宴》:“阳春元有脚,玉度莹无瑕。”

典故 
天地炉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62~
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

简释

洪炉:喻天地宇宙。唐刘禹锡《九华山歌》:“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


例句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垆始开辟。 刘禹锡 九华山歌

暂辍洪炉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联延掩四远,赫弈成洪炉。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刘禹锡 华山歌

谁能假羽翼,直上言红炉。 吴融 平望蚊子二十六韵

圣日麻双下,洪炉柄共操。 姚合 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李商隐 有感二首

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李商隐 异俗二首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杜甫 北风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杜甫 行次昭陵

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 杨巨源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

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 权德舆 病中苦热

洪炉无久停,日月速若飞。 毕耀 赠独孤常州

顾己文章非酷似,敢将幽劣俟洪炉。 卢纶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

须知天地为炉意,尽取黄金铸作波。 裴夷直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玉节朝天罢,洪炉造化新。 顾况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

典故
动文君
 
卓家
 
卓家琴
 
卓氏
 
卓氏寡
 
卓氏琴台
 
夜扣相如扉
 
座上琴心
  
弹凤
 
彩凤求凰
  
文君婿
 
文君望久
 
文君知曲意
 
求凰曲
 
漫寄心
 
琴中凤语
 
琴寄情
  
琴心先许
 
琴心误
  
琴挑
 
相如意蜜
 
相如琴心
 
闻琴解佩
 
临邛
 
通琴意
 
锦里琴心
 
风流地
  
凤求皇

相关人物
卓文君
 
卓王孙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卓王孙
 
夜失身
 
夜失身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艺文类聚》第四十三卷〈乐部三·歌〉
汉司马相如〈琴歌〉曰:「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见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艳淑女在此房,何缘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字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例句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于濆 宫怨

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 孟郊 古别离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李端 送友人游蜀

琴心正幽怨,莫奏凤凰诗。 李端 送夏侯审游蜀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李群玉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兰浦秋来烟雨深,几多情思在琴心。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

似濯文君锦,如窥汉女妆。 李群玉 临水蔷薇

使君居曲陌,园令住临邛。 李贺 恼公

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李贺 有所思

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 李频 送友人入蜀

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 杜牧 代人作

凝魂空荐梦,低耳悔听琴。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之一

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门扃。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权德舆 杂诗五首之一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温庭筠 锦城曲

难为子猷志,虚负文君名。 田娥 寄远

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 白居易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唯应对杨柳,暂醉卓家琴。 卢纶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

料得相如偷见面,不应琴里挑文君。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二十八

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 罗隐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 耿湋 送蜀客还

戍客烽楼迥,文君酒幔斜。 薛能 和杨中丞早春即事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薛能 并州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薛能 桃花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许浑 赠萧炼师

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 贾岛 送朱休归剑南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郑谷 蜀中三首

文君手里曙霞生,美号仍闻借蜀城。 郑谷 锦二首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

晋朝叔夜旧相知,蜀郡文君小来识。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文君酒市逢初雪,满贳新沽洗旅颜。 齐己 送人入蜀

典故
地利属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
 
得道多助理,失道寡助


《孟子注疏》卷四上〈公孙丑章句下〉~72~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典故 
五丁力尽
 
五丁愁
 
五丁凿
 
五丁开
 
五丁开道
 
五丁开险
  
壮士死
  
金牛假道
 
开山力士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三〈扬雄·蜀王本纪〉~44~
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无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牛。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令与长安同制。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馀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惠王本纪》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居蜀之后,不习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伊鸣之声〉六曲以舞之。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蜀王留之。无几物故,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盖地三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径一丈,高五尺。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侯台。蜀王亲埋作冢,皆致万石,以志其墓。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黑帝也。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六〈蛇一·蜀五丁〉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使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拽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拔蛇,山崩,同时压杀五丁及秦五女,而山分为五岭,直上有平石。蜀王痛悼,(「悼」原作「复」,据明抄本改。)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侯」。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上〉
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简释

五丁:喻指功勋卓著的功臣名将。唐张枯《读狄梁公传》:“五丁抉造化,一柱正乾坤。”

金牛:指蜀道。唐李商隐《井络》:“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例句

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 元稹 望云骓马歌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张祐 读狄梁公传

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得也风流。 李山甫 蜀中寓怀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李峤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 蜀道难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李隆基 幸蜀西至剑门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 王维 燕子龛禅师

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 白居易 答桐花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

五丁功再睹,八难事难忘。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五丁卓荦多奇力,四士英灵富文艺。 骆宾王 畴昔篇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骆宾王 钱郑安阳入蜀

典故
地割鸿沟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77~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典故

《艺文类聚》卷六
南朝梁·萧统《谢??地图启》:「域中天外,指掌可求,地角河源,户庭不出。」(据《艺文类聚》卷六引)

例句

积愁穷地角,见日上扶桑。 贯休 送人归新罗


《文苑英华》卷六十八
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但以潸欷。」(据《文苑英华》卷六十八引)

例句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关盼盼 燕子楼三首(一作关盻盻诗)

典故 
灵地生俊杰
 
龙光牛斗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846~2~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淩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倡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淩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國語辭典》:虎踞  拼音:hǔ jù
1.比喻地势险要。唐。李白 永王东巡歌:「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为霸业之乡,诚为虎踞龙蟠之势也。」
2.形容怪石的形状。唐。王绩〈游北山赋〉:「石当阶而虎踞,泉度牖而龙吟。」
3.比喻以极优越的条件或地位,而雄据一方。《明史。卷一二三。明玉珍列传》:「近者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三国演义》第四○回:「孙权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
《國語辭典》:虎踞龙蟠(虎踞龍蟠)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宋。辛弃疾〈念奴娇。我来吊古〉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为霸业之乡,诚为虎踞龙蟠之势也。」
《國語辭典》:虎踞龙盘(虎踞龍盤)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势周旋,形曲折,虎踞龙盘仙子宫。」
《國語辭典》:龙盘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龙盘绕,像虎蹲踞。语本《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州郡部。叙京都下》:「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形容地势宏伟险要。《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有地名曰西山,龙盘虎踞,水绕山环,当出异人。」也作「龙蟠虎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
《國語辭典》:龙蟠虎踞(龍蟠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唐。李白 永王东巡歌:「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英烈传》第一三回:「我看金陵乃龙蟠虎踞,真圣主之都。」
《國語辭典》:龙盘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龙盘绕,像虎蹲踞。语本《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州郡部。叙京都下》:「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形容地势宏伟险要。《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有地名曰西山,龙盘虎踞,水绕山环,当出异人。」也作「龙蟠虎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
《漢語大詞典》:丹槛折
汉书·朱云传:“上( 汉成帝 )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 云 下, 云 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后用为臣子犯死直諫的典实。 唐 杜甫 《闻高常亡》诗:“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
《漢語大詞典》:折槛(折檻)
汉 槐里 令 朱云 朝见 成帝 时,请赐剑以斩佞臣 安昌 侯张禹 。 成帝 大怒,命将 朱云 拉下斩首。 云 攀殿槛,抗声不止,槛为之折。经大臣劝解, 云 始得免。后修槛时, 成帝 命保留折槛原貌,以表彰直谏之臣。见《汉书·朱云传》。后世殿槛正中一间横槛独不施栏干,谓之折槛,本此。后用为直言谏诤的典故。 唐 李嘉祐 《故燕国相公挽歌》之一:“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元 宇文虚中 《古剑行》:“嶙峋折槛霽天威,将军拜伏姦臣泣。” 清 龚自珍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狱》诗:“九重容折槛,万死待浮 湘 。”亦作“ 折庭槛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怪当朝无肯折庭槛,又谁箇敢牵裳?”
《漢語大詞典》:攀槛(攀檻)
见“ 攀朱槛 ”。
《漢語大詞典》:攀朱槛(攀朱檻)
汉 槐里 令 朱云 上书 成帝 ,请赐剑斩佞臣 安昌侯 张禹 。 成帝 大怒,命斩 朱 。 朱云 被拉下殿时抗声不止,攀住殿槛不放,把槛柱也拉断了。经人说情, 朱云 得以不死。后来修槛时, 成帝 命令保留折槛的原样,以表彰 朱云 的直谏。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攀朱槛”为直言进谏的典故。 清 蒲松龄 《过孙给谏芙蓉斋》诗:“圣明无待攀朱槛,痛哭应烦裂白麻。”亦省作“ 攀栏 ”、“ 攀槛 ”。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你们乾请了皇家俸,着甚的分破帝王忧,那壁厢锁树的怕弯着手,这壁厢攀栏的怕攧破了头。” 清 黄遵宪 《京乱补述》诗之五:“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
《國語辭典》:斩马剑(斬馬劍)  拼音:zhǎn mǎ jiàn
汉代宫中宝剑,剑利可以斩马,故名。《汉书。卷六七。朱云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太平御览。卷三四二。兵部。剑》:「王莽使武贲以斩马剑挫董忠。」
《國語辭典》:朱云折槛(朱雲折檻)  拼音:zhū yún zhé jiàn
汉代朱云勇于向成帝请斩丞相张禹,成帝使人将他拿下,要定其死罪,他用手攀殿前栏杆致使折断。见《汉书。卷六七。朱云传》。后比喻直臣冒死进谏。南朝梁。元帝〈忠臣传陈争篇赞〉:「子政铿铿,诚存社稷。朱云折槛,遂其婞直。」
《漢語大詞典》:请剑(請劍)
(1).汉书·朱云传:“ 云 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 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孔子 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餘。’上问:‘谁也?’对曰:‘ 安昌侯 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 云 下, 云 攀殿槛,槛折。 云 呼曰:‘臣得下从 龙逄 、 比干 游於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后以“请剑”为忠直敢谏,请诛奸佞之典。 明 王世贞 《京山过故王侍御时育宅有感因伸薄酹仍许为其子铭墓》诗:“ 汉 贼不两立,臣死安足辞。唯怜请剑恨,犹鬱盖棺时。” 清 阎尔梅 《黄石斋先生南谪余于珠梅闸送之》诗:“魑魅充朝须请剑,豺狼当道且埋轮。” 清 林昌彝 《章槛词》:“休休休,伊谁请剑斩而头?”
(2).捧剑。旧时皇帝坐朝,有捧剑的侍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王翱 ﹞歷陞 乾清宫 牌子,随朝请剑。”
《漢語大詞典》:出一头(出一頭)
见“ 出一头地 ”。
《漢語大詞典》:出一头地(出一頭地)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读 軾 ( 苏軾 )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七:“道德识见以至於文章语言,须向古人中出一头地,方始立得脚住。”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钱文敏 尚书虽师之而好为 黄子久 一派,其气象雄迈,固自另出一头地。”亦省作“ 出一头 ”。 宋 苏轼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尚欲放子出一头,酒醒梦断四十秋。”
《國語辭典》:有脚阳春(有腳陽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为太守时,爱民恤物,时人称为「有脚阳春」。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天宝下。有脚阳春》。后称颂官吏爱护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鱼儿。怪朝来〉词:「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九出:「有脚阳春司谳听,谩说道官清民靖。」也作「阳春有脚」。
《國語辭典》:阳春有脚(陽春有腳)  拼音:yáng chūn yǒu jiǎo
称颂官吏爱护百姓,施行德政。参见「有脚阳春」条。宋。沈端节青玉案。史君标韵如徐庾〉词:「閒云无定,阳春有脚,又作南昌去。」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八出:「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
《國語辭典》:有脚阳春(有腳陽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为太守时,爱民恤物,时人称为「有脚阳春」。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天宝下。有脚阳春》。后称颂官吏爱护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鱼儿。怪朝来〉词:「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九出:「有脚阳春司谳听,谩说道官清民靖。」也作「阳春有脚」。
《漢語大詞典》:大炉(大爐,大鑪)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以喻天地。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大鑪覆载之间,占风纳賮。” 唐 杜甫 《遣怀》诗:“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炉,一本作“ 罏 ”。
分類:天地喻天
《國語辭典》:洪炉(洪爐)  拼音:hóng lú
1.大火炉、大熔炉。唐。白居易〈答友问〉诗:「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2.比喻陶冶和锻鍊人才的环境。如:「黄埔军校是革命军人的洪炉。」
《漢語大詞典》:弦心
犹琴心。琴音中所表达出的心意。 唐 司空图 《成均讽》:“芳情尽寄于絃心,巧变逾新于 濮 上。”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汉代卓文君。参见「卓文君」条。
2.比喻新寡之妇。《聊斋志异。卷二。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剩妾一身,茕无所依。」
《國語辭典》:琴心  拼音:qín xīn
以琴音传达情意。《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唐。李贺〈有所思〉诗:「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漢語大詞典》:琴意
琴声中寄托的情意。 隋 王通 中说·礼乐:“子游 汾亭 ,坐鼓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 宋 欧阳修 《弹琴效贾岛体》诗:“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漢語大詞典》:凤媒(鳳媒)
司马相如 爱慕 卓文君 ,弹琴作歌示意,诗中有“凤兮凤兮从皇栖,得託子尾永为妃”之句, 文君 终与 相如 成为夫妻。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即用“凤媒”表示自求婚配。 唐 骆宾王 《棹歌行》:“凤媒羞自託,鸳翼恨难穷。”
《國語辭典》:五丁  拼音:wǔ dīng
传说中的五位力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注》:「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诗:「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
《國語辭典》:地崩山摧  拼音:dì bēng shān cuī
土地崩裂,山岭塌陷。形容遭受巨大变故或重大灾难。如:「地震来袭,一时地崩山摧,居民死伤无数。」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國語辭典》:金牛  拼音:jīn niú
1.祥瑞之器。梁。孙柔之《瑞应图。金牛》:「金牛,瑞器也。王者土地开辟,则金牛至。」
2.金质的牛。《太平御览。卷七一。地部。渚》:「《幽明录》曰:『淮南牛渚,津水极深,无可算计,人见一金牛,形甚瑰壮,以金为锁绊。』」
3.比喻利用财力而拥有政治权位的人。
《國語辭典》:地角  拼音:dì jiǎo
1.地的尽处。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
2.术数用语。相术家称人脸两颊骨的下端为「地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看那小厮时,生得天庭高耸,地角方圆,两耳垂珠,是不凡之相。」也称为「地阁」。
分類:尽头僻远
《國語辭典》:地角天涯  拼音:dì jiǎo tiān yá
比喻相隔遥远。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唐。贯休 古塞上曲七首之六:「地角天涯外,人号鬼哭边。」
《國語辭典》:地灵人杰(地靈人傑)  拼音:dì líng rén jié
杰出的人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会成为名胜地区。后多用来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唐。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地灵人杰,自朔野而重光,学府文宗,冠南都而独秀。」《红楼梦》第四八回:「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也作「人杰地灵」。
《國語辭典》:人杰地灵(人傑地靈)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杰出的人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镜花缘》第七一回:「古人云:『人杰地灵。』人不杰,地安得灵?」也作「地灵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