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四品
宋书礼志:晋武帝太始八年,有司奏太学生七千馀人,才任四品,听留。诏已试经者留之,其馀遣还郡国。又汉书食货志: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又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 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龟货四品。 泉志:隆平钱旧谱曰:日本国钱四品,并径寸,重五铢,其文隶书。
分类:四品
《漢語大詞典》:赐绯(賜緋)
《漢語大詞典》:元龟(元龜)
(1).大龟。古代用于占卜。《书·金縢》:“今我即命于元龟。” 孔 传:“就受三王之命於大龟,卜知吉凶。”《史记·龟策列传》:“ 紂 为暴虐,而元龟不占。” 唐 杨巨源 《元日观潮》诗:“北极长尊报圣期, 周 家何用问元龟。” 汉 蔡邕 《荐边让书》:“伏惟幕府初开,博选精英,华髮旧德,并为元龟。”
(2).借指谋士。
(3).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近 汉高祖 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 晋 刘琨 《劝进表》:“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元龟也。”
(4). 汉 王莽 时货币。龟宝四品(元龟、公龟、侯龟、子龟)之一。《汉书·食货志下》:“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
(2).借指谋士。
(3).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近 汉高祖 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 晋 刘琨 《劝进表》:“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元龟也。”
(4). 汉 王莽 时货币。龟宝四品(元龟、公龟、侯龟、子龟)之一。《汉书·食货志下》:“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