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敕命  拼音:chì mìng
1.命令、诏令。汉。刘熙《释名。释书契》:「符,付也。书所敕命于上,付使传行之也。」《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且说太仆蒋显到剑阁,入见姜维,传后主敕命,言归降之事。」
2.明清时授六品以下官位的命令,称为「敕命」。《正字通。攴部》:「敕,明制,差遣诸臣予敕,行事备载职守,申以勉词。凡褒嘉责让丛用敕,词皆散文,六品以下官赠封称敕命,始用四六。」
《國語辭典》:一炷香  拼音:yī zhù xiāng
1.一支香。元。无名氏《女真观。楔子》:「每值良晨美景,清风明月之下,焚一炷香,操一曲琴。」《红楼梦》第八九回:「亲自点了一炷香,摆上些果品,便叫人出去。」
2.点一支香的时间。《水浒传》第三回:「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八。草部。蔓草》:「因患杨梅疮服轻粉毒药年久不愈者,威灵仙三斤,水酒十瓶,封煮一炷香,出火毒,逐日饮之,以愈为度。」
《國語辭典》:台旨(臺旨)  拼音:tái zhǐ
对长官、上司所下命令的敬称。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因为杨衙内妄奏不实,奉上司台旨,著小官亲身体察。」
《國語辭典》:流外  拼音:liú wài
古代称九品以外的官。宋。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州县之吏,出于流外者,往往而有,可属任以事者,殆无二三。」
《漢語大詞典》:流内
隋 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与流外相对而言。 唐 宋 沿袭此制,吏部铨选亦有流内、流外之分。通典·职官一:“ 隋 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大 唐 自流内以上并因 隋 制。”隋书·刑法志:“合赎者,谓流内官及爵秩比视、老小阉痴并过失之属。”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命户部尚书 温仲舒 、右丞 向敏中 与吏部流内銓注拟选人。”
《國語辭典》:敕授  拼音:chì shòu
唐时朝廷封赠六品以下的官,称为「敕授」。《资治通鉴。卷二一○。唐纪二十六。睿宗景云元年》:「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
《漢語大詞典》:坐支
一种财经制度。(1) 清 制,凡各省、道、府以下官俸、役食、铺兵工食、驿站料价等,都摊征于民,编入地丁征收,到支用时,就在编征项下支付,称为“坐支”。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惟是州县养廉,大者无过千两,盖与坐支各款,均属办公不可少之费。”(2)民国政府曾规定,机关单位经财政部同意,可以从其征收的税款中支付一部分抵充支出,称为“坐支”。1936年停止坐支制。(3)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现金管理的企业单位,在银行的同意下从自己业务收入的现金中直接支付的一种方式。我国政府《中央金库条例》第四条规定:凡一切国家财政收入,均须由经收机关照规定期限,全部缴纳同级金库,除有特别规定者外不得坐支抵解及自行保管。
《國語辭典》:小轿(小轎)  拼音:xiǎo jiào
轻便的轿子,通常由二人扛抬。《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琏素衣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
《漢語大詞典》:木笏
木制手板。 唐 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元史·礼乐志五:“乐服:乐正副四人,舒脚幞头,紫罗公服,乌角带,木笏,皂鞾。”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笏
《漢語大詞典》:手扇
古代五品以下官员所用仪仗,持以障日。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十·卤簿职事:“四品以上,扇始帖金片,五品京堂入朝,掌扇帖金,词林开坊五品,则大小扇皆金,红安笼;五品以下别衙门,则持手扇障日。”
《国语辞典》:免冠解印  拼音:miǎn guān jiě yìn
脱下官帽且免除其印信。比喻辞去官职的意思。《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
《漢語大詞典》:发日敕(發日敕)
唐 代诏旨形式之一。凡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征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等用之。唐六典·中书省:“凡王言之别有七……四曰发日敕。”亦省作“ 发敕 ”。旧唐书·职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四曰发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皆宣署申覆而施行之。”
《漢語大詞典》:三注三唱
唐 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新唐书·选举志下:“又故事,必三銓、三注、三唱而后拟官。”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故事,兵、吏部尚书知政事者,选事悉委侍郎以下,三注三唱,仍过门下省审,自春及夏,其事乃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