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75,分17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看花君子
严君
东君力
东君次第开桃李
使君于此不凡(又作:政尔良难君臣事)
鄂君(又作:鄂君香被)
竹儿争见君(又作:迎使君车)
君醉我且归(又作:我眠君且去 我眠君且归)
负郭相君
孔方君
乱真鸡
君王掌上
君苗见爇
傅粉郎君
封君
典故
元都观
   
刘郎去后
 
刘郎已经老
 
刘郎未见
 
梦得重来郎省
 
吊麦伤桃
 
桃满观
 
桃花句
 
桃花误刘郎
 
无人不道看花回
 
燕麦兔葵
 
燕麦凫葵
 
玄都前度
 
玄都看花
  
玄都观中游
 
看花君子
 
看花才子
 
观中桃谢
 
观桃
 
观里千树

相关人物
刘禹锡


《本事诗·事感》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例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典故
七里滩
 
严光
      
相关人物
严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荅,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唐·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七里濑在东阳江下,与严陵濑相接,有严山。」

例句

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刘长卿 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

门前七里濑,早晚子陵过。 刘长卿 对酒寄严维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 刘长卿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严子千年后,何人钓旧滩。 刘长卿 送顾长

涂穷始解东归去,莫过严光七里滩。 吴融 自讽

严陵钓处江初满,梁甫吟时月正高。 吕温 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

清夜芦中客,严家旧钓台。 周贺 早春越中留故人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岑参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崔曙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莫恨无名姓,严陵不卖鱼。 张祜 七里濑渔家

昨来闻道严陵死,画到青山第几重。 徐凝 伤画松道芬上人

一团青翠色,云是子陵家。 戎昱 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戎昱 题严氏竹亭

何似严陵滩上客,一竿长伴白鸥闲。 戴叔伦 闲思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曹邺 题山居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李德裕 钓石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李白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李白 箜篌谣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李白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李白 酬崔侍御

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杜牧 丹水

钓濑疏坟籍,耕岩进弈棋。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汉廷累下徵贤诏,未许严陵老钓矶。 殷尧藩 寄许浑秀才

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 温庭筠 和友人题壁

吕公荣达子陵归,万古烟波绕钓矶。 温庭筠 渭上题三首之一

朱瑀空偷御沟水,锦鳞红尾属严光。 温庭筠 薛氏池垂钓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 温庭筠 西江上送渔父

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温庭筠 送李生归旧居

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

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 白居易 秋池独泛

水深严子钓,松挂巢父衣。 卢象 家叔徵君东溪草堂二首之二

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罗邺 题沧浪峡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

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许浑 晚泊七里滩

读书新树老,垂钓旧矶平。 许浑 重伤杨攀处士二首之一

从兹江岛意,应续子陵名。 贯休 秋送夏郢归钱塘

子陵江海心,高迹此闲放。 钱起 同严逸人东溪泛舟

怀乡不怕严陵笑,只待秋风别钓矶。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

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 韩偓 招隐

严光一唾垂緌紫,何胤三遗大带红。 韩偓 此翁

汉后虽则贵,子陵不知高。 顾况 严公钓台作

典故
太乙东皇
 
东君力
   
东皇司春
  

《艺文类聚》卷三〈岁时部上·春〉~40~
《易纬通卦验》曰: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直震,此正气出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蛟龙出。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万物华而不实,人民疾热,应在其冲。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30~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汉·王逸注:「溘,奄也。春宫,东方青帝舍也。」
《太平御览》卷十八〈时序部三·春上〉~29~
《月令》曰:「正月之节,日在虚,昏昂中,晓心中,斗建寅位之初,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注:「昔太皞氏以木德继天而王,故为春帝。」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东皇太一〉~57~
汉·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88~
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

例句

青帝于君事分偏,秾堆浮艳倚朱门。 唐彦谦 牡丹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尚颜 除夜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 李咸用 春风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罗隐 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青帝东来日驭迟,煖烟轻逐晓风吹。 韦庄 立春

红芳片片由青帝,忍向西园看落残。 齐己 湘中春兴

典故
东君次第开桃李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典故
使君于此不凡
 
抚筝揽须
   
揽须
 
政尔良难君臣事
 
东山老听桓筝
 
桓伊不凡
 
桓伊哀弦
 
桓伊抚筝
  
桓筝
 
泪落哀筝曲
 
闻筝
 
闻筝堕泪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桓伊
 
谢安


《晋书》卷八十一〈桓宣列传·(族子)桓伊〉~28~
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内,而会稽王道子昏醟尤甚,惟狎昵谄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简释

桓伊筝:咏抚筝,或指心情悲愤。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


例句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典故 
相关人物
鄂皙


《说苑》卷十一《善说》
君独不闻夫鄂君子皙之汎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芘,张翠盖而犀尾,班丽褂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揄脩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鄂君子皙,亲楚王母弟也。官为令尹,爵为执圭,一榜枻越人犹得交欢尽意焉。今君何以踰于鄂君子皙,臣何以独不若榜枻之人,愿把君之手,其不可何也?」襄成君乃奉手而进之,曰:「吾少之时,亦尝以色称于长者矣。未尝过僇如此之卒也。自今以后,愿以壮少之礼谨受命。」

例句

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媭砧。 李商隐 念远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李商隐 牡丹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李商隐 碧城三首之二

博山香重欲成云,锦段机丝妒鄂君。 温庭筠 博山

湘女怨弦愁不禁,鄂君香被梦难穷。 王初 自和书秋

典故 
儿童骑竹马
 
儿骑
 
儿骑空迎
 
有儿迎郭伋
 
童子争迎
 
童稚欢迎
 
竹儿争见君
 
竹马望尘
 
竹马童子
 
竹马约
 
竹马旧童
 
竹马迎
 
竹马迎逢
 
竹马迎郭伋
  
细侯风韵
 
迎使君车
 
骑竹更生
 
骑竹欢迎

相关人物
郭伋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09~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高祖父解,武帝时以任侠闻。父梵,为蜀郡太守。伋少有志行,哀平閒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建武四年,出为中山太守。……十一年,省朔方刺史属并州。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例句

马嘶芳草自淹留,别馆何人属细侯。 羊士谔 游郭驸马大安山池

细侯风韵兼前事,不止为舟也作霖。 薛涛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

典故
卿去我欲睡
 
君醉我且归
 
容我醉时眠
 
我眠君且去
 
我眠君且归
  
醉欲眠
 
醉眠陶令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典故
二顷
 
二顷未谋
 
二顷田
 
二顷良田
 
二顷负郭
 
求二顷
 
洛阳二顷
 
田二顷
 
田同季子
 
良田二顷
  
负郭无田
  
负郭田二顷
 
相关人物
苏秦

参考典故
二顷季子田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226~
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乃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子今亦得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

简释

二顷田:指供温饱的田产,或用作归隐之词。元萨都刺《上赵凉国公》;“笑辞天上九鼎贵,来种江东二顷田。”


例句

负郭无良田,屈身徇微禄。 岑参 郡斋閒坐

未展干时策,徒抛负郭田。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祗为须求负郭田,使我再干州县禄。 骆宾王 畴昔篇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高适 别韦参军(英华作二首)

田园同季子,储蓄异陶朱。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典故
使鬼兄
  
兄事钱
   
孔方君
  
无钱使鬼
 
钱不能神
 
钱可使鬼
  
鲁褒论
 
鲁褒钱

相关人物
鲁褒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鲁褒〉
鲁褒字元道,南阳人也。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其略曰: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秏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馀,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钱之为言泉也,无远不往,无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此论之,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雠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盖疾时者共传其文。褒不仕,莫知其所终。

例句

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 杜牧 李给事中敏二首之二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杜牧 题桐叶

乱来知酒圣,贫去觉钱神。 韦庄 遣兴

典故
乱真鸡
 
借晓人
 
伪鸡鸣
 
函谷孟尝归
 
函关报晓鸡
 
学鸡鸣
 
学鸣鸡
 
崤函关出
 
感孟尝
 
放孟尝回
 
漏却田文
   
脱函关厄
 
开关计
 
鸡鸣函谷
 
鸡鸣夜乱
 
鸡鸣夫
  
鸡鸣试关
 
齐客偷秦官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2354~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检仙经》
世俗诸方,亦不必皆尔。大抵养命之药,则多君,养性之药,则多臣,治病之药,则多佐。

简释

鸡鸣狗盗:喻指人物或技能不伦不类、委琐卑下、唐宋之间《过函谷关》;“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例句

犹嫌未远函关道,正睡刚闻报晓鸡。 吴融 阌乡寓居十首茆堂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宋之问 过函谷关

应从漏却田文后,每度闻鸡不免疑。 崔道融 关下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李世民 入潼关

纵使鸡鸣遇关吏,不知余也是何人。 李涉 晓过函谷关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柳宗元 古东门行

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天明待汝啼。 汪遵 鸡鸣曲

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 罗隐 武牢关

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 贯休 怀钱唐罗隐章鲁封

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鲍溶 留辞杜员外式方

典故
上掌
 
君王掌上
 
掌上人
 
掌上怜
 
掌上承恩
   
掌上轻
 
掌中托
 
掌中无力
 
掌中看
  
掌中行
 
掌中轻
 
掌中飞燕
 
汉后身轻
 
汉宫舞腰
 
皇后舞
 
纤腰掌上
 
舞掌轻
 
赵后身轻
 
轻身舞
 
转纤腰
  
静婉舞
 
飞燕掌中娇
 
飞燕身轻
 
飞燕轻

相关人物
张净琬
 
赵飞燕


《梁书》卷三十九〈羊侃列传〉~56~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穷极奢靡。有弹筝人陆太喜,著鹿角爪长七寸。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白氏六帖》卷十八〈舞〉
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例句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徐凝 汉宫曲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 李咸用 婕妤怨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李山甫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杜牧 遣怀

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武平一 妾薄命

汉皇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三十一

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 聂夷中 大垂手

愁来自觉歌喉咽,瘦去谁怜舞掌轻。 韩偓 偶见

典故
君苗见爇
 
相关人物
崔君苗
 
陆机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
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云尝与书曰:「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

简释

焚砚:指自谦文才不如他人。唐冯伉《和权载之离合诗》:“息心欲焚砚,自腼陪群英。”


例句

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李峤

息心欲焚砚,自腼陪群英。 冯伉 和权载之离合诗

典故
何郎傅粉
  
何郎
 
何郎面
  
傅粉何郎
 
傅粉疏狂
  
傅粉郎君
 
姓何应解傅
 
汤饼试何郎
 
汤饼试平叔
 
汤饼赐都尉
 
热承汗
 
疑粉
  
试汤饼

相关人物
何晏(字平叔)
 
曹睿(魏明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8~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608~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四〈皇亲部二十·驸马〉~88~
晋·裴启《语林》曰:「何晏字平叔,以主婿拜驸马都尉,美姿仪,帝每疑其傅粉,后夏月赐以汤饼,大汗出,以朱衣自拭之,尤皎然。」

简释

何郎:称赞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驸马。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例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

何郎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方干 赠山阴崔明府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罗隐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李端 赠郭驸马之一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李贺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杨巨源 独不见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典故

《韩非子》卷四〈和氏〉~238~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偪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漢語大詞典》:兔葵燕麦(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凉。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引:“重游 玄都 ,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 宋 程先 《锁窗寒》词:“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清 方文 《宿姜开先衍园》诗:“瑶草琼花何处覔?兔葵燕麦不胜情。”
分類:景象荒凉
《國語辭典》:前度刘郎(前度劉郎)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人,还乡后二人于太康年间重入天台山的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著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漢語大詞典》:玄都观(玄都觀)
(1). 北周 、 隋 、 唐 道观名。原名 通道观 , 隋 开皇 二年改名为 玄都观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 崇业坊 。见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后废。 唐 刘禹锡 《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 金 元好问 《玄都观桃花》诗:“前度 刘郎 復 阮郎 , 玄都观 里醉红芳。”
(2).泛指道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好将 金谷 楼中女,改作 玄都观 里仙。”
《國語辭典》:严君(嚴君)  拼音:yán jūn
1.称谓。对父母的敬称。《易经。家人。彖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2.父亲。晋。潘尼〈乘舆箴〉:「国事明王,家奉严君。」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况严君在堂,倘或事泄,反成间隔。」
《漢語大詞典》:严子(嚴子)
(1).即 庄子 。避 东汉 明帝 讳,庄改为“严”。汉书·叙传上:“若夫 严子 者,絶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 颜师古 注:“ 严 , 庄周 也。”
(2).指 西汉 末 严君平 。 明 陆粲 《赠别王直夫》诗:“ 严子 时闭肆, 贡公 乃弹冠。”参阅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分類:改为
《漢語大詞典》:严家(嚴家)
家规严厉的人家。韩非子·显学:“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参见“ 严家饿隶 ”。
《漢語大詞典》:严家饿隶(嚴家餓隸)
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 献之 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清 姚鼐 《论书绝句》:“薑芽敛处成何状,正得严家饿隶伦。”
《漢語大詞典》:严陵(嚴陵)
(1).即 严光 。 光 字 子陵 ,省称 严陵 。 东汉 会稽馀姚 人。少曾与 汉光武帝 刘秀 同游学。 秀 即帝位后, 光 变姓名隐遁。 秀 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 富春山 。后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 严陵山 、 严陵濑 、 严陵钓台 等。诗文中常用其事。南史·隐逸传上·刘凝之:“昔 老莱 向 楚王 称僕, 严陵 亦抗礼 光武 。” 唐 李白 《箜篌谣》:“贵贱结交心不移,惟有 严陵 及 光武 。” 前蜀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诗:“怀乡不怕 严陵 笑,只待秋风别钓磯。”参阅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2).即 严陵濑 。 宋 杨万里 《夜泊钓台小酌》诗:“ 牛狸 送我止 严陵 ,黄雀随人赴帝城。”
《漢語大詞典》:子陵
严光 的字。 东汉 馀姚 人。曾与 汉 光武帝 刘秀 同游学, 刘秀 即位后,改名隐居,后被召至京师 洛阳 ,授谏议大夫,不受而退隐于 富春山 。 唐 刘长卿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诗:“且习 子陵 隐,能忘生事忧。” 唐 温庭筠 《渭上题》诗:“ 吕公 荣达 子陵 归,万古烟波绕钓磯。” 宋 范仲淹 《过方处士旧隐》诗序:“某 景祐 初,典 桐庐郡 ,有 七里瀨 , 子陵 之钓臺在。” 明 王世贞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漢語大詞典》:钓濑(釣瀨)
(1).水边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三反而后至……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2).特指 严光 垂钓处。后亦喻隐士隐居处。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钓瀨疏坟籍,耕巖进弈棋。”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长沙 才子远, 钓瀨 客星悬。”
《漢語大詞典》:东帝(東帝)
(1).东方的帝王。 战国 时 齐湣王 自称。吕氏春秋·孝行:“ 齐 以东帝困於天下。” 高诱 注:“ 齐 湣 王僭 号於东,民不顺之,故困於天下。”史记·魏世家:“﹝ 魏昭王 ﹞八年, 秦昭王 为西帝, 齐湣王 为东帝,月餘,皆復称王归帝。”
(2).东方的帝王。 汉景帝 时 吴王 刘濞 自称。汉书·吴王刘濞传:“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諭 吴王 拜受詔。 吴王 ……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
(3).东方的帝王。 唐 代 南诏 閤罗凤 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 閤罗凤 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 吐蕃 , 吐蕃 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 宋 陈经国 《沁园春·丁酉年感事》词:“悵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4).司春之神东方 青帝 的省称。 宋 戴炳 《初冬梅花偷放颇感》诗:“妆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烟花诗集:“东帝初无厚薄情,恶花随分也能春。”
《國語辭典》:东皇(東皇)  拼音:dōng huáng
春神。唐。杜甫〈幽人〉诗:「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皇衣。」
分類:天神司春
《漢語大詞典》:东皇太一(東皇太一)
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名。文选·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唐 吕向 题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 楚 东,以配 东帝 ,故云 东皇 。”
分類:天神题注
《漢語大詞典》: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漢語大詞典》:青皇
(1).即 青帝 。 明 倪元璐 《皇极门颁历作》诗:“ 黑帝 威初试, 青皇 位早传。” 清 金人瑞 《休问》诗:“作书何计通天上,自别 青皇 堕泪多。”参见“ 青帝 ”。
(2).道教以为 青皇 是木星中统率九 青帝 的上皇。云笈七籤卷二五:“ 青皇 者,东方之上真始精之尊神也。出入玉清,与高上为友也。其门内 青帝 ……并受事於中央 青皇 也。”参见“ 青帝 ”。
《漢語大詞典》: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漢語大詞典》:揽桓须(攬桓須)
晋 谢安 功名盛极时,遭到构陷,见疑于 晋 孝武帝 。一天, 孝武帝 命 桓伊 吹笛, 桓伊 吹完一曲以后,又抚筝而歌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在座的 谢安 感动得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 孝武帝 也面有愧色。见《晋书·桓伊传》。后用为忠而见疑的典故。 宋 苏轼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 汉 节,犹喜揽 桓 须。”
《漢語大詞典》:桓伊筝
见“ 桓郎笛 ”。
《漢語大詞典》:桓郎笛
《晋书·桓伊传》载, 桓伊 为 江州 刺史,善吹笛,独擅 江 左。 谢安 位显功盛,为人所谗, 孝武帝 疑之。会帝召 伊 饮宴, 安 侍坐。帝命 伊 吹笛,吹一弄后, 伊 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 安 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 谢公 旷达,暮年垂泪,听 桓郎 笛。” 清 赵翼 《六哀诗·阿文成公》:“敢抚 桓伊 筝,聊破弥远钻。” 清 徐夔 《闻笛有忆》诗:“谁将清夜 桓伊 笛,吹入 山阳 向秀 心。”参见“ 桓伊三弄 ”。
《漢語大詞典》:鄂君
鄂君 子晳 , 楚王 母弟,官为令尹,爵为执珪。 越 人悦其美,因作《越人歌》而赞之。见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后因以“鄂君”为美男的通称。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二:“ 鄂君 悵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唐 李商隐 《牡丹》诗:“锦幃初卷 卫夫人 ,绣被犹堆 越 鄂君 。” 明 陈子龙 《春游》诗之一:“鞭衝湿雾 张公子 ,舟泛横波 越 鄂君 。”
《漢語大詞典》:鄂君香被
同“ 鄂君被 ”。 唐 王初 《自和书秋》:“ 湘 女怨弦愁不禁, 鄂君 香被梦难穷。”参见“ 鄂君被 ”。
《漢語大詞典》:鄂君被
春秋 楚 王母弟 鄂君 子晳 乘舟,操舟 越 女以歌声表达对其爱慕之情。 鄂君 举绣被覆盖 越 女,得以交欢尽意。后因以“鄂君被”为歌咏男女欢爱的典故。 唐 李商隐 《念远》诗:“牀空 鄂君 被,杵冷 女嬃 砧。” 宋 贺铸 《东吴乐·尉迟杯》词:“ 鄂君 被,双鸳綺,垂杨荫,夷犹画舲相艤。”参阅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漢語大詞典》:儿童竹马(兒童竹馬)
后汉书·郭伋传载: 郭伋 任 并州 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
《漢語大詞典》:细侯(細侯)
后汉书·郭汲传:“ 郭伋 字 细侯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以“细侯”称颂受人欢迎的到任官吏。 唐 白居易 《赠楚州郭使君》诗:“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 林宗 与 细侯 。” 宋 陈师道 《寄侍读苏尚书》诗:“一时宾客餘 枚叟 ,到处儿童説 细侯 。”
《國語辭典》:我醉欲眠  拼音:wǒ zuì yù mián
晋代陶渊明不论贵贱来访,有酒则邀饮,渊明若先醉,则对客曰:「我醉欲眠,卿可去。」典出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后用以说明人的自然真率。
《國語辭典》:负郭(負郭)  拼音:fù guō
靠近城郭。《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漢語大詞典》:负郭田(負郭田)
指近郊良田。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司马贞 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后因以“负郭田”为典。亦泛指田。 清 朱彝尊 《送十一叔还里即作豫章之游》诗之一:“觥筹尚记投賔辖,薑蔗都无负郭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虫:“ 长山 刘氏 ……负郭田三百亩,輒半种黍;而家豪富,不以饮为累也。”亦省作“ 负郭 ”。 唐 高适 《别韦参军》:“归来 洛阳 无负郭,东过 梁 宋 非吾土。” 明 周履靖 《清啸七言绝》之二六:“不求负郭三千顷,惟喜移家住白云。” 清 归庄 《观田家收穫》诗之二:“ 洛阳 负郭何须问,要待天朝锡土田!”
分類:近郊良田
《漢語大詞典》:负郭田(負郭田)
指近郊良田。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司马贞 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后因以“负郭田”为典。亦泛指田。 清 朱彝尊 《送十一叔还里即作豫章之游》诗之一:“觥筹尚记投賔辖,薑蔗都无负郭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虫:“ 长山 刘氏 ……负郭田三百亩,輒半种黍;而家豪富,不以饮为累也。”亦省作“ 负郭 ”。 唐 高适 《别韦参军》:“归来 洛阳 无负郭,东过 梁 宋 非吾土。” 明 周履靖 《清啸七言绝》之二六:“不求负郭三千顷,惟喜移家住白云。” 清 归庄 《观田家收穫》诗之二:“ 洛阳 负郭何须问,要待天朝锡土田!”
分類:近郊良田
《漢語大詞典》:负郭相君(負郭相君)
战国 时, 苏秦 不遇而困,后发愤攻读,游说六国合纵抗 秦 ,为六国相,衣锦荣归,感慨而曰:“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见史记·苏秦列传。故后人称 苏秦 为“负郭相君。” 宋 苏轼 《玉盘盂》诗之二:“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漢語大詞典》:使鬼钱(使鬼錢)
《太平御览》卷八三六引 三国 魏 杜恕 《体论》:“可以使鬼者,钱也。”《晋书·隐逸传·鲁褒》:“谚曰:‘钱无耳,可使鬼。’”本言钱能驱使鬼神,营私枉法,无往不可。后因蔑称钱财为“使鬼钱”。 宋 黄庭坚 《次韵胡彦明同年羁旅京师寄李子飞》:“原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 宋 王千秋 《减字木兰花》词:“待早归田,欲买田无使鬼钱。”
《漢語大詞典》:孔兄
见“ 孔方兄 ”。
《國語辭典》: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对钱的戏称。语本晋。鲁褒 钱神论:「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金瓶梅》第五六回:「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闪闪响当当的无价之宝,满身通麻了。」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他不过向孔方兄告得个长头假。」
《國語辭典》: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对钱的戏称。语本晋。鲁褒 钱神论:「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金瓶梅》第五六回:「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闪闪响当当的无价之宝,满身通麻了。」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他不过向孔方兄告得个长头假。」
《國語辭典》:孔方  拼音:kǒng fāng
钱的别名。因旧钱币中有方形的孔,故称为「孔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言食则糊口,道钱则孔方。」《文明小史》第四回:「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馀力。」也称为「孔方兄」。
《漢語大詞典》:方兄
“孔方兄”之省称。指钱。 宋 杨万里 《食鹧鸪》诗:“方兄百辈买一隻,可惜羽衣锦狼藉。” 清 遁庐 《童子军·贿谳》:“万种奇寃万种愁,但得钱神事事休。方兄强似 孔 家 丘 。”参见“ 孔方兄 ”。
《國語辭典》: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对钱的戏称。语本晋。鲁褒 钱神论:「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金瓶梅》第五六回:「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闪闪响当当的无价之宝,满身通麻了。」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他不过向孔方兄告得个长头假。」
《漢語大詞典》:钱神(錢神)
(1).谓金钱之力,如同神物。 晋 元康 之后,纲纪大坏。 鲁褒 著《钱神论》一文,刺世风之贪鄙。见《晋书·隐逸传·鲁褒》。 唐 白居易 《江南谪居十韵》:“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神。”后常贬称万能的金钱。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尀奈顽民簸弄钱神。”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名为叶子戏,均为钱神忙。”
(2).铜钱表面常附着铜绿,因喻指绿色。 唐 黄滔 《锺陵故人》诗:“荆榛翠是钱神染, 河 岳 期须国士钟。”
《國語辭典》:狗盗(狗盜)  拼音:gǒu dào
窃贼。《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强兼并者曰鲸吞,为小贼者曰狗盗。」
《國語辭典》:狗盗鸡鸣(狗盜雞鳴)  拼音:gǒu dào jī míng
比喻有某种不足称道的技能之徒,或指卑下的技能。参见「鸡鸣狗盗」条。《东周列国志》第九三回:「吾之得脱虎口,乃狗盗鸡鸣之力也。」
《國語辭典》:鸡鸣狗盗(雞鳴狗盜)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战国时秦昭王囚孟尝君,打算加以杀害。孟尝君的门客,一个装狗入秦宫偷狐白裘;另一个学鸡叫使函谷关关门早开,孟尝君因此而脱难。典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后以比喻有某种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也作「狗盗鸡鸣」。
《國語辭典》:鸡鸣狗盗(雞鳴狗盜)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战国时秦昭王囚孟尝君,打算加以杀害。孟尝君的门客,一个装狗入秦宫偷狐白裘;另一个学鸡叫使函谷关关门早开,孟尝君因此而脱难。典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后以比喻有某种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也作「狗盗鸡鸣」。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上身
指女子轻盈善舞的体态。 唐 罗隐 《赠妓云英》诗:“ 钟陵 醉别十餘春,重见 云英 掌上身。”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中舞
指体态轻盈的舞蹈。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诗:“正悦掌中舞,寧哀《团扇诗》。”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娇啼婉转,作掌中舞。”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静婉腰
指纤柔善舞的腰肢。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之三:“金覊白马临风望,认得 羊 家 静婉 腰。” 清 吴伟业 《听朱乐隆歌》之四:“谁画 张 家 静婉 腰,轻綃一幅美人蕉。”参见“ 静婉 ”。
《漢語大詞典》:静婉
梁书·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儛人 张浄琬 ,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儛。”后因以“静婉”指代歌舞能手。 唐 唐彦谦 《汉代》诗:“艷词传 静婉 ,新曲定 娇嬈 。” 唐 温庭筠 《题柳》诗:“香随 静婉 歌尘起,影伴 娇嬈 舞袖垂。” 清 唐孙华 《某公挽诗》:“ 龟年 擪絃管, 静婉 斗腰肢。”
分類:歌舞能手
《國語辭典》:焚砚(焚硯)  拼音:fén yàn
自愧文不如人,自燬笔砚,以示不再著述。也作「焚研」。
《國語辭典》:焚研  拼音:fén yàn
自愧文不如人,自燬笔砚,以示不再著述。唐。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研。」也作「焚砚」。
《漢語大詞典》:何郎粉
即傅粉 何郎 。 三国 魏 何晏 性自喜,好修饰,平日粉白不去手。因以“何郎粉”借指年轻俊美的男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何粉 ”。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三折:“嫂嫂,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何郎 ”。
《漢語大詞典》:何郎
(1). 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 。” 唐 许浑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國語辭典》:傅粉  拼音:fù fěn
在脸上抹粉。《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
分類:傅粉搽粉
《國語辭典》:傅粉郎  拼音:fù fěn láng
美男子。参见「傅粉何郎」条。
《國語辭典》:傅粉何郎  拼音:fù fěn hé láng
三国时何晏脸色白净,魏明帝以为他抹粉。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用以称美男子。唐。李端〈赠郭驸马〉诗:「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國語辭典》:粉郎  拼音:fěn láng
美男子。多指所爱的男子。元。无氏名〈喜春来。梦回酒醒〉曲:「玉人低唤粉郎呵,休睡波,良夜苦无多。」
分類:何晏仪容
《國語辭典》:封君  拼音:fēng jūn
旧时子孙贵显,其祖或父受有封典的,称为「封君」。《红楼梦》第四五回:「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了。」也称为「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