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6,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徵君
寻君
君临
神君
严君
君道
郡君
三君
史君
小君
湘君
君长
封君
君上
时君
《漢語大詞典》:徵君
征士的尊称。后汉书·黄宪传:“友人劝其仕, 宪 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韩康:“亭长以 韩徵君 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 五代 张观 《过衡山赠廖处士》诗:“未向 漆园 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徵君。” 清 戴名世 《李烈妇传》:“其曾大父曰 钟元 ,在 明 天启 、 崇禎 间,以气节名於时,屡被徵召不出,天下所称 孙徵君 者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中国 是隐士和官僚最接近的,那时很有被聘的希望。一被聘,即谓之征君。”参见“ 徵士 ”。
分類:征士尊称
《國語辭典》:徵士  拼音:zhēng shì
古人称赞学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隐士。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韵府拾遗 文韵》:寻君(寻君)
谭用之诗长得寻君水石边
《漢語大詞典》:君临(君臨)
(1).为君而主宰。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 楚国 ,而君临之。”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受禪於 汉 ,君临万邦。” 南朝 梁 沈约 《大壮舞歌》:“君临万国,遂抚八寅。”旧唐书·高祖纪:“朕受命君临,志存刷荡。” 明 屠隆 《綵毫记·海青死节》:“陛下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数应君临万国。”
(2).指天子。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天工寄人英,龙袞瞻君临。”
(3).主宰;凌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在 中国 ,没有 俄国 的基督,在 中国 ,君临的是‘礼’,不是神。” 李济深 《告华南西南反动统治下的军政人员》:“﹝ 蒋介石 ﹞又任意夸大原子弹在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骗你们说,握有原子弹秘密的 美 帝,可以君临世界。”《人民日报》1981.4.2:“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理论观点君临于历史实际之上。”
《國語辭典》:神君  拼音:shén jūn
1.对神灵的尊称。《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蹄氏观。」
2.对贤明长官的尊称。《晋书。卷九○。良吏传。乔智明传》:「颖之败赵王伦也,表智明为殄寇将军、隆虑、共二󼁚令。二󼁚爱之,号为『神君』。」
《國語辭典》:严君(嚴君)  拼音:yán jūn
1.称谓。对父母的敬称。《易经。家人。彖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2.父亲。晋。潘尼乘舆箴〉:「国事明王,家奉严君。」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况严君在堂,倘或事泄,反成间隔。」
《漢語大詞典》:君道
为君之道。易·复:“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汉 蔡邕 独断:“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卷下:“君有常道,臣有定守。赏当功,罚当罪;与之惟我德,夺之惟我惧,君道也。”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先进》:“师道与君道并重,教泽与治泽齐长。”
分類:君道
《國語辭典》:郡君  拼音:jùn jūn
旧时妇人的封号。唐代四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称为郡君;宋元以后则只有宗室女可称为郡君。
《漢語大詞典》:三君
(1).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 、 成公 、 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 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 、 刘淑 、 陈蕃 。后汉书·党锢传序:“ 竇武 、 刘淑 、 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蔡伯喈 评之曰: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 、 陈谌 。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 ,字 季方 ,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 ,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4).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 、 邹元标 和 顾宪成 。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 三茅君 ”。
《漢語大詞典》:三茅君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简称 茅山 ,在今 江苏 句容县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汉 有 咸阳 三 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 茅山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阳 岁歉,死者盈道,因取丹头点银为金,化铁为银,以救饥人,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
《漢語大詞典》:史君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史,通“ 使 ”。 宋 范仲淹 《绛州园池》:“絳臺史君府,亭阁参园圃。”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赖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参见“ 使君 ”。
《國語辭典》:使君  拼音:shǐ jūn
1.尊称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的使者。《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
2.对官吏、长官的尊称。《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演义》第一○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國語辭典》:小君  拼音:xiǎo jūn
1.古时称诸侯夫人或诸侯的母亲为「小君」。《谷梁传。庄公二十二年》:「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2.对尊长妻妾的敬称。《晋书。卷六六。列传。陶侃》:「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
《國語辭典》:湘君  拼音:xiāng jūn
1.湘水之神。历来说法不一,有指舜的二妃娥皇与女英,也有单指尧的长女娥皇,也有指舜。
2.《楚辞。九歌》的篇名。战国屈原所作,为楚人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國語辭典》:君长(君長)  拼音:jūn zhǎng
1.君王与长官。《周礼。秋官司寇。朝大夫》:「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汉。郑玄。注:「君谓其国君,长,其卿大夫也。」《韩非子。忠孝》:「汤武自以为义而弑其君长。」
2.部落的酋长。《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徵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
《國語辭典》:封君  拼音:fēng jūn
旧时子孙贵显,其祖或父受有封典的,称为「封君」。《红楼梦》第四五回:「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了。」也称为「封翁」。
《漢語大詞典》:君上
即君主。荀子·不苟:“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出媚君上,入欺父兄,矫厉才智,竞逐纵横。”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卤簿:“人臣仪卫,亦得同于君上,则卤簿之名,不容别有他义也。”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主上要你等三十天,你能够逼迫君上吗?”参见“ 君主 ”。
分類:君上帝王
《國語辭典》:君主  拼音:jūn zhǔ
君主国的元首。大体由家系世袭产生。如中国的皇帝,日本的天皇,英国的国王等。也称为「君上」。
《漢語大詞典》:时君(時君)
(1).当时或当代的君主。 汉 张衡 《四愁诗》序:“﹝ 屈原 ﹞思以道术相报貽於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夫渊源正大之理,不於事物而达之,则 孔 孟 之学真迂阔矣,非时君不用之罪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苏 氏此説虽主为时君用人而言,非正为此书而发。”
(2).龟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称时君者,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