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君子人
即君子。指才德出众者。论语·泰伯:“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文中子·天地》:“子曰:‘过而不立,犯而不校,有功而不伐,君子人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然而君子人曰:终夜不寝,必如 孔子 ;鷄鸣而起,必如 大舜 。”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 梅香 ,可不道君子人待时守分也。”
《漢語大詞典》:君子风(君子風)
君子的风度。 阿英 《盐乡杂信》一:“立在城门口的石桥上,沿着护城河一路看去,有山有水……有君子风的鹅鸭。”
分類:君子风度
《國語辭典》:六君子  拼音:liù jūn zǐ
1.史称品格、学识极为杰出的六位人物为「六君子」:(1)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宋代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李荐,称为「苏门六君子」。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下。谈艺。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然其题跋自是胜场。」(3)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被韩侂冑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道、徐范、蒋传、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营救,遭摒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五五。忠义传十。杨宏中传》。(4)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丁大全专权,蛮横无理,太学生陈宜中、刘黻、黄镛、林测祖、曾唯、陈宗六人上书批评,舆论界同声响应,称为「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一八。陈宜中传》。(5)明熹宗时,魏忠贤掌权,其人奸诈残暴,御史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被陷害死于狱中,时人称为「六君子」。后魏忠贤又逮捕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六人,害死狱中,世人也称为「六君子」。见《明史。卷三○五。宦官传二。魏忠贤传》。(6)清光绪时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变法被杀,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见《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棻等传。论曰》。(7)民初,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筹安会,拥护袁世凯称帝,称为「筹安六君子」。
2.国画上指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
《國語辭典》:士君子  拼音:shì jūn zǐ
1.旧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士。故后以士君子称上流社会的人。《礼记。乡饮酒义》:「乡人士君子,尊于房中之间。」唐。孔颖达。正义:「士,州长党正也;君子,谓卿大夫士也。」
2.品德高尚而有学问的人。《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漢語大詞典》:大君子
称道德、文章受人尊仰或地位高的人。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后汉书·高彪传》:“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不敢因循苟简,以孤大君子推引之意。” 清 冯桂芬 《与吉抚部书》:“某何人斯,获与此数,此盖大君子一艺必庸、小善必録之盛心,而自不肖者得之,乃循省涯分而直无以自处焉。”
《国语辞典》:君子花  拼音:jūn zǐ huā
1.莲花。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茎中空而笔直的特质正象徵君子不同流合污,胸怀磊落正直的美德,故将莲花称为「君子花」。见宋。周敦颐〈爱莲说〉。
2.菊花。明。高启〈菊邻〉诗:「菊本君子花,幽姿可相亲。」
《國語辭典》:君子国(君子國)  拼音:jūn zǐ guó
1.神话传说中的国名。《山海经。海外东经》:「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
2.国名。唐时新罗国的自称。参见「新罗」条。
3.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为廉锦枫取珠以报唐敖救命之恩的故事。参见「廉锦枫」条。
《國語辭典》:四君子  拼音:sì jūn zǐ
1.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题称「四君」,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后又称为「四君子」。
2.中医上指人参、白朮、茯苓、甘草四种药材的合称。《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老先生此症,当用四君子,加入二陈,饭前温服。」
《漢語大詞典》:君子竹
竹耐寒挺立,心虚节贞,德比君子,故称为“君子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出墙有千竿君子竹,遶寺长百株大夫松。”
《國語辭典》:君子乡(君子鄉)  拼音:jūn zǐ xiāng
东汉时王烈以行义称誉于乡里,故时人美称他所居住的地方为「君子乡」。见《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王烈传》。
《漢語大詞典》:君子行
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君子行》:“古词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言君子虽‘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以远嫌疑也。”按,此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平调曲三艺文类聚卷四一以为 三国 魏 曹植 所作。 唐 韩愈 《幽怀》诗:“我歌《君子行》,视古犹视今。”
《漢語大詞典》:百君子
特指 殷 遗臣。书·召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
分類:遗臣
《國語辭典》:伪君子(偽君子)  拼音:wèi jūn zǐ
1.表面像是好人,其实是欺世盗名的人。《宋季三朝政要。卷一。理宗宝庆二年》:「真德秀乃真小人,魏了翁乃伪君子。」
2.书名。法国莫里哀的剧本。描写一耶稣会僧侣,淫人妻室,夺人财产等种种罪恶,情节委曲,初次上演时,万人空巷。也称为「伪善者」。
《漢語大詞典》:八君子
明 末 顾宪成 、 顾允成 、 高攀龙 、 安希范 、 刘元珍 、 钱一本 、 薛敷教 、 叶茂才 等八人,均曾讲学于 东林书院 ,以文章气节相尚,抨击时政,评论人物,时称“东林八君子”。见明史·叶茂才传
《國語辭典》:使君子  拼音:shǐ jūn zǐ
植物名。使君子科使君子属,落叶蔓性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近于心形,全缘,长七至十二公分,宽三点五至四点五公分。穗状花序顶生,花红色,密生,萼筒长五至八公分,五裂,裂片三角形,花瓣五片,长椭圆形,雄蕊十枚。核果狭椭圆形,外具五棱脊,黑色。原产东南亚,普遍栽培观赏。种子可入药。也称为「留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