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德教
(1).道德教化。孟子·离娄上:“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德教师人之能。” 唐 元稹 《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果毅别将制》:“朕闻德教加於四海,则远人斯届。”
(2).指德育。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若其公理乎,则德教、智教、体教之外,以实用教为最重。”
《國語辭典》:变风(變風)  拼音:biàn fēng
《诗经》国风自〈邶风〉至〈豳风〉一百三十五篇,皆为周朝中衰后乱世所产生的作品,故称为「变风」。相对于治世所产生的正风而言。
《國語辭典》:正风(正風)  拼音:zhèng fēng
1.《诗经》国风周南、召南二十五篇为正风,邶、鄘以下为变风。
2.肃正不良风气。如:「正风专案」。
《漢語大詞典》:萧闲(蕭閒)
亦作“ 萧閒 ”。 萧洒悠闲;寂静。 唐 顾况 《山居即事》诗:“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宋 林逋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诗:“萧闲水西寺,驻锡莫忘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三:“亲朋岁月各萧閒,情话缠绵礼数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 满城 是另一个世界,是一个极萧闲而无一点尘俗气息,又到处是画境,到处富有诗情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陵台(陵臺)
(1).即陵署。 唐 开元 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新唐书·礼乐志四:“ 贞元 四年,国子祭酒 包佶 言:‘岁二月、八月,公卿朝拜诸陵,陵臺所由导至陵下,礼略无以尽恭。’”参见“ 陵署 ”。
(2).陵墓。宋史·礼志二五:“陵臺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尺。” 明 张居正 《孝恪皇太后迁祔挽歌》之六:“綵云偏有意,来去遶陵臺。”
《漢語大詞典》:陵署
典守天子陵园的官署。新唐书·礼乐志四:“二十年詔: 建初 、 启运 、 兴寧 、 永康陵 ,岁四时、八节,所司与陵署具食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 、 昭 、 乾 、 定 、 桥 五陵署为臺,令为臺令,陞旧一阶,是后诸署皆称臺。”
《漢語大詞典》:天寿(天壽)
(1).犹言天年。史记·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 宋 龚鼎臣 东原录:“予当天寿之外,所得寿考,乃予功行之致。” 郭沫若 《天才与教育》:“人能活满自己的天寿的,实在极少,极少。”
(2).山名。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北, 明 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建于此。 明 何景明 《送吕内翰上陵》诗:“弓剑登 天寿 ,衣冠望国门。”
《國語辭典》:回去  拼音:huí qu
1.回到原来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一回:「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珍回去之后,以后亦不敢轻易再来。」
2.俗称死亡为「回去」。
《國語辭典》:闰年(閏年)  拼音:rùn nián
凡阳历当年二月有二十九日,即全年为三百六十六日;或阴阳合历有闰月的那一年,均称为「闰年」。宋。苏轼 退圃诗:「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國語辭典》:关子(關子)  拼音:guān zi
1.南宋的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都市钱会》:「贾秋壑为相日,变法增造金银关子,以十八界三贯准一贯关子。」《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2.宋朝宣和年间时,出入宫禁的执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
3.役卒。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驿乾净。」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儿我可以卖个关子了!这个枪是广西省特产的,琼州也有,是一种藤,他的颜色很像伽南,不过纹理不同。」
《漢語大詞典》:收灯(收燈)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己酉岁客 吴兴 ,收灯夜闔户无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宝髻双双出綺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十八夜对月》词:“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絃。”
《國語辭典》:监督(監督)  拼音:jiān dū
1.监视督促。《三国演义》第三○回:「吾筹策已定,汝可回邺都监督粮草,休教缺乏。」《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奉著将令,监督筑城。」
2.职官名。负责监视督促的长官。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八四。户部。仓庾》:「大通桥监督,满汉各一人。」
《國語辭典》:未时(未時)  拼音:wèi shí
旧时指下午一点至三点这段时间。
《國語辭典》:灯节(燈節)  拼音:dēng jié
元宵节的别称。参见「元宵节」条。《金瓶梅》第四三回:「你等过灯节再来计较,我连日家中有事。」《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二分银子在和尚家代饭,约定灯节后下乡,正月二十开馆。」
《漢語大詞典》:笙管
即笙。笙有十三管,属管乐器,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自 禹 圭既锡, 尧 玉已传,物变謳謡,风移笙管。”新唐书·礼乐志九:“歌者琴瑟升坐,笙管立阶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鼓鉦鍠聒,笙管敖曹,是谓和唱。”
《漢語大詞典》:十三弦
唐 宋 时教坊用的筝均为十三根弦,因代指筝。 宋 张先 《菩萨蛮·咏筝》词:“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江波緑。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赠筝妓》词:“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参阅 汉 史游 急就篇卷三“筝” 颜师古 注。
《漢語大詞典》:仙院
指 唐 代的 集贤殿 书院。 唐 开元 十三年,改 集仙殿 为 集贤殿 书院,故有“仙院”之称。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诗:“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