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1
词典
9
分类词汇
132
共141,分10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刑法
刑法志
刑法典
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主义
特别刑法
刑法学
典图刑法
分类词汇
刑章
刑辟
刑宪
三辟
秋宪
刑理
《國語辭典》:
刑法
拼音:
xíng fǎ
1.关于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即规定何种行为为犯罪及其应处以如何刑罚的法律。
2.行刑、体罚。《西游记》第三一回:「这泼怪,倒也老实;不动刑法,就自家供了。」
分類:
刑法
刑罚
犯罪
法律规范
《漢語大詞典》:
刑法志
旧时纪传体断代史中以综述刑法为内容的篇目。 汉代 班固 的
《
汉书
》
首创这种体制,后来各代史书多数沿用。或称
《刑罚志》
、
《刑志》
。
《
汉书·叙传下
》
:“威实辅德,刑亦助教,季世不详,背本争末, 吴 孙 狙诈, 申 商 酷烈, 汉 章九法, 太宗 改作,轻重之差,世有定籍,述
《刑法志》
第三。”
《
隋书·经籍志二
》
:“后 周太祖 又命 苏绰 撰
《大统式》
。 隋 则律令格式并行。自律已下,世有改作,事在
《刑法志》
。”
《
清史稿·刑法志二
》
:“
《
辽史·刑法志
》
始列入正刑之内。”
分類:
纪传体
综述
刑法
篇目
《漢語大詞典》:
刑法典
经过系统整理,并确立一定体系的刑事法律文件。
分類:
系统
整理
确立
定体
体系
刑事
《国语辞典》:
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拼音:
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pí mín bù wèi xíng fǎ
已疲困乏力的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穷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惧严刑峻法的压迫。意指为政者,应以仁存心,以民心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严法重惩加之于民,当以民众利益为先。汉。桓宽《盐铁论。绍圣》:「梁氏内溃,不能禁峻法不止,故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虽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分类:
疲困
困乏
乏力
不怕
鞭子
穷困
不堪
人民
《国语辞典》: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
拼音:
zuì xíng fǎ dìng yuán zé
当代民主法治国之重要基本原则,指犯罪之成立及应得的刑罚均应有法律明文规定。其内涵有四:一、禁止适用习惯法;二、禁止类推适用;三、禁止溯及既往;四、禁止绝对不定期刑。主要目的在保障人民的权利。
分类:
当代
民主
法治
治国
原则
犯罪
成立
应得
刑罚
应有
有法
法律
明文规定
《国语辞典》:
罪刑法定主义(罪刑法定主义)
拼音:
zuì xíng fǎ dìng zhǔ yì
指犯罪的成立和科刑罚的轻重,必须由行为发生当时之法律加以明文规定,法官不得任意加以判罪处罚。也称为「罪刑法定原则」。
分类:
犯罪
成立
刑罚
轻重
必须
由行
当时
法律
明文规定
《国语辞典》:
特别刑法(特别刑法)
拼音:
tè bié xíng fǎ
因适应特殊环境或补充普通刑法的不足所设的刑法。其适用范围虽不如普通刑法广泛,但其效力优于普通刑法,如陆海空军刑法。
分类:
适应
补充
普通
刑法
不足
《国语辞典》:
刑法学(刑法学)
拼音:
xíng fǎ xué
以科学方法研究犯罪及刑罚的原理、原则及适用的学科。依研究方法的切入角度有比较刑法学、沿革刑法学(历史刑法学)、注释刑法学等。
分类:
科学方法
犯罪
刑罚
原理
原则
适用
学科
《分类字锦》:
典图刑法(典图刑法)
国语:太子晋曰:省其典图刑法。
分类:
偶字
《漢語大詞典》:
刑章
犹刑法。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
:“微臣幸生圣代,触犯刑章,假息海隅,死亡无日。”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
:“以致君臣之际,有是暌离,虽正刑章,良多愧耻,勉思省己,以卜自新。”
《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
:“好恶因於郡县,生杀成於墨吏,刑部不知,按察不问,遂令刑章枉橈,呼天无所,其罪十也。”
分類:
刑法
《國語辭典》:
刑辟
拼音:
xíng pì
刑法。《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晋。
潘岳
〈
杨荆州诔
〉:「庶狱明慎,刑辟端详。」
分類:
刑法
刑律
《國語辭典》:
刑宪(刑憲)
拼音:
xíng xiàn
1.刑法。《旧五代史。卷三○。唐书。庄宗本纪四》:「或居台铉,或处权衡,或列近职而预机谋,或当峻秩而掌刑宪,事分逆顺,理合去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单说世上人贪心起处,便是十万个金钢,也降不住。明明的刑宪陈设在前,也顾不得了。」
2.刑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一出》:「谁知命运遭乖蹇,今朝受刑宪。免教受掤扒,感恩即非浅。」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天惊地。」
分類:
刑罚
刑法
《國語辭典》:
三辟
拼音:
sān pì
夏商周三代的刑法。即夏的禹刑,商的汤刑,周的九刑。《左传。昭公六年》:「三辟之兴,皆叔世也。」唐。孔颖达。正义:「三辟,谓禹刑、汤刑、九刑也。」
分類:
三王
刑法
征召
征聘
隐士
三代
《漢語大詞典》:
秋宪(秋憲)
(1).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 唐
孙逖
《赠韦侍御等诸公》
诗:“秋宪府中高唱入,春卿署里和歌来。” 唐
贾至
《授宋晦屯田员外郎制》
:“俾迴秋宪之威,以佐冬官之属。”
(2).刑法。
《
陈书·蔡景历传
》
:“宜寘刑书,以明秋宪。”
分類:
刑法
司法
监察
察官
官员
官署
《漢語大詞典》:
刑理
刑法;法律。
《三国志·魏志·锺繇传》
:“太傅学优才高,留心政事,又於刑理深远。”
《
南齐书·高逸传论
》
:“法家之教,出自刑理,禁姦止邪,明用赏罚。”
分類:
刑法
法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