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赡(不贍)
不足。管子·国蓄:“岁适美,则市糴无予,而狗彘食人食;岁适凶,则市糴釜十繦,而道有饿民,然则岂壤力固不足,而食固不赡也哉!”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士卒劳倦,万民不赡。” 明 瞿佑 《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 颜渊 困於陋巷,岂道义之不足也? 贾谊 屈於 长沙 ,岂文章之不赡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泰西诸戏剧类记》:“如 都比 ,如 车利尼 ,如 瓦纳 ,皆以一技之长负盛名,邀厚值。而 中国 之具此能事者,仅餬其口,救死不赡。噫!何相去悬殊哉!”
分類:不足
《國語辭典》:不敷  拼音:bù fū
不足、不够。《三国演义》第三○回:「荀攸曰:『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儒林外史》第八回:「如此地仓谷、马匹、杂项之类,有甚么缺少不敷处,悉将此项送与老先生任意填补。」
分類:不足不够
《國語辭典》:亏欠(虧欠)  拼音:kuī qiàn
1.缺欠、不足。如:「我们亏欠张先生太多的人情。」《歧路灯》第五一回:「事到如今,也讲说不起。况他平日,也不曾亏欠咱。」
2.欠债。如:「你到底亏欠了多少钱?」《冷眼观》第二○回:「将亏欠正款之某某,押解来省,听候详请督宪严参,仍著设法补缴,毋违。」
《國語辭典》:缺乏  拼音:quē fá
短少、不足。如:「战争期间,民生物资普遍缺乏。」也作「缺少」。
《國語辭典》:欠缺  拼音:qiàn quē
1.短少、不足。如:「大家都不太清楚申请流程,可见这方面资讯明显欠缺,请加以补足。」《三国演义》第四回:「唐妃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欠缺。」《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只因衣食欠缺,留他在家,跟著饿死,不如放他一条生路!」
2.缺点、不足之处。如:「我生性直爽,说话若有欠缺,敬请原谅。」
《漢語大詞典》:乏少
(1).缺少。三国志·魏志·张邈传“ 布 自称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英雄记》:“若兵器战具,它所乏少,大小唯命。”北史·隋炀帝纪:“若有粮食乏少,皆賑给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昔 高祖 昇平之年,无所乏少,犹创置盐官而加典护。”
(2).缺点;不足。 宋 欧阳修 《尹源字子渐序》:“然君之文行,余既友慕钦揖之不暇顾,岂有遗忽乏少之可以进於言邪!”
《漢語大詞典》:偏短
缺陷;不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分類:缺陷不足
《國語辭典》:短少  拼音:duǎn shǎo
不足、不够。《儒林外史》第五回:「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红楼梦》第八二回:「探春见黛玉精神短少,似有烦倦之意。」
《國語辭典》:短缺  拼音:duǎn quē
欠缺、不足。如:「他的经验短缺,你要多加指导。」
《漢語大詞典》:缺短
不足。 宋 苏轼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斲窗谁赴捄,袖手良优裕。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
分類:不足
《漢語大詞典》:蹇缺
犹不足。 三国 魏 伏义 《与阮籍书》:“或谓吾子英才秀发,邈与世玄,而经纬之气有蹇缺矣。”
分類:不足
《國語辭典》:东西(東西)  拼音:dōng xī
1.东方与西方。如:「东西文化交流。」
2.从东到西。《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子丕继业,差役甚重,东西驱驰,未有宁岁。」也作「西东」。
《國語辭典》:东西(東西)  拼音:dōng xī
1.物品。《红楼梦》第四五回:「各色东西可用的只有一半,将那一半又开了单子,与凤姐去照样置买。」
2.讥骂人的话。如:「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如此放肆!」
《漢語大詞典》:有无(有無)
亦作“ 有亡 ”。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漢語大詞典》: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分類:未足不足
《國語辭典》:不逮  拼音:bù dài
1.不及。《文选。宋玉。高唐赋》:「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文选。张衡。西京赋》:「翔鶤仰而不逮,况青鸟与黄雀。」
2.引申为不可计量。《楚辞。屈原。卜居》:「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3.不落后。比喻非常快速。《文选。曹植。七启》:「纵轻体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