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入门(入門) 拼音:rù mén
1.进门。唐。杜甫 〈草堂〉诗:「入门四松在,步屧万竹疏。」《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入门,守卫皆搜检,以至郑后腹脐间亦不免摸过。」
2.学问初得门径。宋。陆游 〈跋兰亭序〉:「观兰亭当如禅宗勘辨,入门便了。」《清史稿。卷四八○。儒林列传一。高愈列传》:「足下有志圣贤,当以念台刘子《人谱》、《證人会》二书入门,且无哓哓于紫阳、姚江之辨也。」
3.妇女嫁到男家,成为男家的一员。元。无名氏《勘金环》第二折:「我入门来多少闲枝节,做丈夫的把我来迎门儿儸惹,做婶子的把我来劈面儿相截。」《红楼梦》第四回:「我家小爷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门。」
4.初步、浅学,多用为书名。如:「国学入门」、「珠算入门」。
2.学问初得门径。宋。陆游 〈跋兰亭序〉:「观兰亭当如禅宗勘辨,入门便了。」《清史稿。卷四八○。儒林列传一。高愈列传》:「足下有志圣贤,当以念台刘子《人谱》、《證人会》二书入门,且无哓哓于紫阳、姚江之辨也。」
3.妇女嫁到男家,成为男家的一员。元。无名氏《勘金环》第二折:「我入门来多少闲枝节,做丈夫的把我来迎门儿儸惹,做婶子的把我来劈面儿相截。」《红楼梦》第四回:「我家小爷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门。」
4.初步、浅学,多用为书名。如:「国学入门」、「珠算入门」。
《國語辭典》:升堂 拼音:shēng táng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
2.旧称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知县升堂,众人把上项事,说了一遍。」
3.比喻学问技艺已稍入门。《文选。孔融。荐祢衡表》:「初涉艺文,升堂睹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
2.旧称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知县升堂,众人把上项事,说了一遍。」
3.比喻学问技艺已稍入门。《文选。孔融。荐祢衡表》:「初涉艺文,升堂睹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
《漢語大詞典》:符传(符傳)
(1).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墨子·号令》:“诸城门若亭,谨候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 孙诒让 间诂:“《周礼·司关》有‘节传’, 郑 注云:‘传,如今移过所文书。’《释名·释书契》云:‘过所或曰传。传,转也,转移所求执以为信也。’ 崔豹 《古今注》云:‘凡传,皆以木为之,长五寸,书符信於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 岑仲勉 简注:“即护照或通行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私商货物经官府允准,给予符传,也得与外国人贸易。”
(2).指兵符。《后汉书·窦固传》:“明年,復出 玉门 击 西域 ,詔 耿秉 及骑都尉 刘张 皆去符传以属 固 。”《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符、传皆合之以为信。符,兵符也……此传盖亦行兵所用以为信,非度关所用之传也。”
(2).指兵符。《后汉书·窦固传》:“明年,復出 玉门 击 西域 ,詔 耿秉 及骑都尉 刘张 皆去符传以属 固 。”《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符、传皆合之以为信。符,兵符也……此传盖亦行兵所用以为信,非度关所用之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