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水佩风环
 
西陵松柏
 
风裳水佩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苏小小墓【苏小小歌】〉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典故
佩失
 
投佩
 
捐佩遗交甫
  
江皋解佩
 
汉上衿
  
汉浦解佩
 
汉浦遗玦
  
汉皋佩冷
 
汉皋佩失
 
汉皋珠佩
 
汉皋解佩
 
琼佩遗交甫
  
双佩

相关人物
郑交甫


《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爱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

简释

汉皋佩:咏仙,或喻情人间馈赠信物。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汉皋佩,泪堕岘亭碑。”


例句

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储嗣宗 圣女祠

邂逅当投佩,难难莫拊楹。 吴融 个人三十韵

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张九龄 杂诗五首之四

履朔求衣早,临阳解佩羞。 徐夤 依御史温

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徐夤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从今艳色归空后,湘浦应无解佩人。 杨郇伯 送妓人出家

心摇汉皋佩,泪堕岘亭碑。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 薛能 赠歌者

汉佩琮琤寒溜雨,秦箫缥缈夜敲风。 郑损 玉声亭

画眉今日空留语,解佩他年更可期。 韩偓 别锦儿

典故
何用多金
 
佩印归
  
六印悬
 
六国都丞相
 
季子多金
 
季子金
 
季子金多
 
苏印
 
苏卿印
 
苏子印
 
苏秦六印
 
苏秦六国
 
金印六国
 
相关人物
苏秦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贤君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而君不任事,是以宾客游士莫敢自尽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君乃今复与士民相亲也,臣故敢进其愚虑。……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彊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例句

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崔道融 过农家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杜牧 赠别

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 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沈。 牟融 赠欧阳詹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高适 别王彻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黄滔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先将寄示因书五十六字

典故
佩兰应梦
 
姞梦徵兰
  
徵兰
 
燕姞梦兰
 
燕兰梦
   
赠兰
 
香返梦兰

相关人物
郑文公
 
燕姞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公·传三年〉~368~
冬。郑穆公卒。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简释

梦兰:喻受恩宠,或指怀孕。唐杜甫《同豆庐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辈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例句

竹似因谈植,兰疑入梦栽。 张谔 满月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化蝶诚知幻,徵兰匪契真。 蒋防 至人无梦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二

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寄明珰
 
洛浦佩
 
洛浦明珰

相关人物
宓妃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8~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芳蔼,芳香晻蔼也。《楚辞》曰:建雄虹之采旄。又曰:辛夷车兮结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尔雅曰:岸上曰浒。郭璞曰:厓上地也。毛诗曰:在河之浒。毛苌曰:浒,水厓也。汉书音义,应劭曰:濑,水流沙上也。傅瓒曰:濑,湍也。本草曰:黑芝一名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毛诗曰:子无良媒。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要,屈也。佳人信脩整,习礼谓立德,明诗谓善言辞。古人指水为信,如有如白水之类也。珶,玉也,徒帝切。潜渊,谓所居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神仙传曰: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则恐人来害之,每预上树,久久无度复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焉。一曰:陇西俗谓犬子,随人行,每预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言犹豫也。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行且听且渡。故疑者称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 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褂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亡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典故
相关人物
耿恭(字伯忠)


《东观汉记》卷十〈耿恭传〉~357~
耿恭以疏勒城傍有水,徙居之。匈奴来攻,绝其涧水。城中穿井十五丈,无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饮之。恭曰:「闻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而飞泉出,今汉德神灵,岂有穷乎!」乃正衣服,向井拜,为吏请祷,身自率士负笼,有顷,飞泉涌出,吏士惊喜,皆称万岁。于是令士且勿饮,先和泥涂城,并扬示之。

例句

讵要方士符,何假将军盖。 杜甫 信行远修水筒

典故
解冠落佩从嘲骂


《苏轼诗集》卷二十〈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典故
相关人物
曹植


《昭明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例句

惯是洛滨要解佩,本是河间好数钱。 上官仪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典故
鸣佩玉


《国语》卷十八〈楚语下·王孙圉论国之宝〉~579~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三国吴·韦昭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典故
佩关
 
纫秋兰
 
纫兰为佩


《昭明文选》卷三十二〈骚上·离骚经〉~488~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纽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典故 
纫兰佩

相关人物
屈原


《楚辞》卷一《离骚》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东汉·王逸注:「纫,索也。兰,香草也,秋而芳。佩,饰也,所以象德。故行清洁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能解结者佩觿,能决疑者佩玦,故孔子无所不佩也。言己脩身清洁,乃取江离、辟芷,以为衣被;纫索秋兰,以为佩饰。」

例句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 徐铉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韩愈 猗兰操

典故 
佩韦弦
  
韦弦佩

相关人物
西门豹


《韩非子》卷八〈观行〉~479~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馀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论衡校释》卷二〈率性〉~8~
故性有贤愚。西门豹急,佩韦以自缓;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能纳韦弦之教,补接不足,则豹、安于之名可得参也。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范冉〉~2689~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閒,徒行敝服,卖卜于韨。

例句

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誇玳瑁簪。 杜牧 送杜顗赴润州幕

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 卢纶 送丹阳赵少府

典故

《诗经·国风·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例句

年少通经学,登科尚佩觿。 司空曙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

典故
佩鑴


《毛诗正义》卷三之三〈国风·卫风·芄兰〉~37~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典故 
苏公悬印
 
苏秦佩印归
 
苏秦印
 
苏秦富贵

相关人物
苏秦

参考典故
六印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2262~
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例句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杜荀鹤 遣怀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王铎 罢都统守镇滑州作

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王韫秀 夫入相寄姨妹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苏公有国皆悬印,楚将无官可赏功。若使重生太平日,也应回首哭途穷。 秦韬玉 寄怀

未学苏秦荣佩印,却思平子赋归田。 薛逢 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韦庄 东阳赠别

《國語辭典》:江妃  拼音:jiāng fēi
相传为出游于长江、汉水间的两位女神。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也称为「江斐」。
分類:神女
《漢語大詞典》:汉佩(漢珮)
亦作“ 汉珮 ”。 即 汉皋 珠。 宋 孙光宪 《临江仙》词之二:“终是有心投 汉 珮,低头但理 秦 筝。” 清 魏源 《秦淮灯船引》:“泉落鮫宫万游戏, 汉 佩 湘 珠千出没。”参见“ 汉皋 ”、“ 汉皋珠 ”。
分類:汉皋
《漢語大詞典》:汉皋佩(漢皋佩)
即 汉皋 珠。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 汉皋 佩,泪堕 峴亭 碑。” 宋 石孝友 《玉楼春》词:“ 汉皋 珮失诚相误, 楚峡 云归无觅处。”参见“ 汉皋珠 ”。
分類:汉皋
《漢語大詞典》:汉皋珠(漢臯珠)
相传 周 郑交甫 于 汉皋 台 下遇二女,二女解珠佩相赠。后因以为男女爱慕赠答的典实。 张素 《无题》诗:“临 江 早弄 汉皋 珠,眇曼风流旷世无。”参见“ 汉皋 ”。
分類:汉皋二女
《國語辭典》:解佩  拼音:jiě pèi
1.古代文官辞职时,解下身上所佩带的物品。比喻辞官退隐。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三:「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
2.相传郑交甫到汉皋台下游玩时,遇见二仙女,解佩相赠后忽不见。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后遂以解佩为男女情爱期许之表徵。宋。晏殊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词:「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也作「解佩」。
《國語辭典》:卖剑买牛(賣劍買牛)  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汉宣帝时,渤海因饥荒,居民多带持刀剑为盗,龚遂为太守后,劝民舍弃刀剑,改业归农。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后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宋。陆游 答吴提宫启:「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乘车载笠,尚永记于交盟。」也作「买牛卖剑」、「买犁卖剑」、「卖刀买犊」、「卖刀买牛」、「卖剑渤海」。
《漢語大詞典》:六印
(1).谓六国相印。史记·苏秦列传:“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賑而封。” 唐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 洛阳 苏季子 ,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金 元好问 《天门引》:“丈夫何意作 苏秦 ,六印才堪警儿女。”
(2).六将军印。史记·封禅书:“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大 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 司马贞 索隐:“谓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为四也。更加乐通侯及天道将军印,为六印也。”
(3). 唐 时官马身上的六种印记。 唐 杜甫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二:“ 杜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考唐六典:凡在牧马,以小官字印印右膊,以年辰印印右髀,以监名印印尾侧。二岁以飞字印印左髀膊。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项左。送尚乘者,印三花及飞字印,外又有风字印。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配诸军及充传送驛者,以出字印。印凡八,此云六印,意赐、配者不在数耳。”
《漢語大詞典》:黄金印
黄金制作的印章。古时公侯将相所佩。史记·五宗世家论:“ 高祖 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 汉 独为置丞相,黄金印。” 唐 李白 《别内赴徵》诗之二:“归时儻佩黄金印,莫见 苏秦 不下机。” 明 吴阳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惨淡黄金印,零落白羽扇。”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
《國語辭典》:梦兰(夢蘭)  拼音:mèng lán
春秋郑文公妾梦兰而生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称妇人有孕为梦兰。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五。痴兰院主》:「婆子惊诧,翌告于朱之夫人,则正于昨夕生一女公子,梦兰而诞,彼此互述,始审生女之为素心后身,遂名曰纫兰。」
《漢語大詞典》:征兰(徵蘭)
谓取验于兰。语出左传·宣公三年:“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儵 。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既而 文公 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 ,名之曰 兰 。” 杜预 注:“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赐兰为怀子月数。”遂用为典故,以称人有贵子。 唐 元稹 《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 王承宗 母 燕国 太夫人 吴氏 , 鲁 文在手, 燕 梦徵兰,道以匡夫,仁以训子。”
《國語辭典》:兰兆(蘭兆)  拼音:lán zhào
生男的预兆。参见「兰梦」条。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國語辭典》:兰梦(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使赐予兰,已而生子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引喻为生男的预兆。也作「兰兆」。
分類:征兆
《國語辭典》:兰梦(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使赐予兰,已而生子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引喻为生男的预兆。也作「兰兆」。
分類:征兆
《漢語大詞典》:将军佩(將軍佩)
指 汉 李广利 以佩刀刺山出泉事。东观汉记·耿恭:“ 李贰师将军 拔佩刀刺山,而泉飞出。” 唐 杜甫 《信行远修水筒》:“詎要方士符,何假将军佩。”
分類:佩刀山出
《國語辭典》:佩兰(佩蘭)  拼音:pèi lán
植物名:(1)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叶卵形,长四至九公分,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绿色。花单生叶腋,黄色,芳香。蒴果球形,种子黑色。也称为「薰草」、「零陵香」。(2)「兰草」之别称,参见「兰草」条。
《國語辭典》:佩韦(佩韋)  拼音:pèi wéi
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范冉》:「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
《國語辭典》:韦弦(韋弦)  拼音:wéi xián
韦,皮绳。弦,弓弦。韦弦语本《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比喻缓急。《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亦比喻受人规戒或矫治。《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國語辭典》:韦弦(韋弦)  拼音:wéi xián
韦,皮绳。弦,弓弦。韦弦语本《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比喻缓急。《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亦比喻受人规戒或矫治。《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漢語大詞典》:佩觿
见“ 佩觿 ”。
《國語辭典》:佩印  拼音:pèi yìn
将印章系佩在身上。如:「古人有佩印的习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