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10,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水作
作士
作善
作用
作俑
夜作
铁作
前作
试作
中作
认作
作民
作止
坐作
旧作
《漢語大詞典》:水作
瓦工,泥水匠。《海上花列传》第四二回:“初十申时安葬,坟末来浪 徐家匯 ,明朝就叫水作下去打壙。”
《漢語大詞典》:作士
新莽 时官名。掌刑法。汉书·百官公卿表:“廷尉, 秦 官,掌刑辟…… 王莽 改曰作士。”
称从事劳作的工匠人等。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校尉 陈勋 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 句容 中道。”
《漢語大詞典》:作善
行善;做善事。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颖达 疏:“尔惟修德而为善。”《无量寿经》卷下:“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
《國語辭典》:作用  拼音:zuò yòng
1.用意、用心。如:「他讲这句话的作用何在?」
2.作为、行为。《魏书。卷七八。孙绍传》:「作用失机,虽成必败。」
3.施行法术。《水浒传》第四四回:「我的这法,诸人都带得。作用了时,和我一般行。」《聊斋志异。卷二。陆判》:「作用毕,视榻上亦无血迹。」
4.效果、影响。如:「有副作用」、「消化作用」。
《國語辭典》:作俑  拼音:zuò yǒng
制作用于殉葬的木偶,因其面目似人,故孔子厌恶创始者的不仁。《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后以作俑指创先制造坏事、首开恶例。宋。苏轼 上文侍中论榷盐书:「且祸莫大于作始,作俑之渐,至于用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道:『论起这件事,却也是杜先生作俑。』」
分類:殉葬创始
《國語辭典》:夜作  拼音:yè zuo
1.夜间操作。《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
2.夜市。《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晚饭过了,安排赵正在客房里睡,侯兴夫妇在门前做夜作。」
分類:晚上
《骈字类编》:铁作(铁作)
宋史兵志船坊铁作
《漢語大詞典》:前作
(1).前人的著作。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而为文之士,亦多渔猎前作,戕贼文史。” 唐 乐朋龟 《僖宗皇帝哀册文》:“书藏 稽 穴,琴捐洞壑。沉吟往事,追想前作。”
(2).指某一种作物种植前所种的作物。例如水稻或谷子收获后播种小麦,水稻或谷子即为小麦的前作。
《漢語大詞典》:试作(試作)
(1).试着去做。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八:“我也想在作文课中叫你们试作几次翻译呢。”
(2).试作的文章。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我觉得反正大家都在试笔,我为什么不把我的试作,拿出去发表呢。”
《漢語大詞典》:中作
谓工程在进行中。汉书·沟洫志:“ 韩 闻 秦 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 郑国 间説 秦 ,令凿 涇水 ……中作而觉。” 颜师古 注:“中作,谓用功中道,事未竟也。”
分類:中作工程
《漢語大詞典》:认作(認作)
看做;当做。红楼梦第六回:“因贪 王 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一时错把他认作了一个来歷不明的人,加上一番防范。” 茅盾 《脱险杂记》七:“ 韬奋 把‘ 江大哥 ’认作是游击队的什么小队长,说了些客气的话。”
分類:当做
《漢語大詞典》:作民
役使民众。周礼·地官·鄙师:“鄙师各掌其鄙之政令祭祀。凡作民,则掌其戒令。” 郑玄 注:“作民,谓起役也。”
《漢語大詞典》:作止
(1).犹作息,起居。 宋 曾巩 《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苍颠秀眉,燕其作止。”
(2).指言谈举止。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米元章瀑布诗:“ 米芾元章 豪放,戏謔有味,士大夫多能言其作止。”
《漢語大詞典》:坐作
(1).坐与起,止与行。古代练兵的科目之一,多与“进退”连用。《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 郑玄 注:“习战法。” 宋 曾巩 《殿前都指挥使制》:“夫兵有击刺射驭之能,有坐作进退之法。” 清 龙启瑞 《覆唐子实书》:“苟不能如此,则所谓明训练,习坐作,备糗粮,筑关隘者,今皆不敢遽言。”
(2).安然而为。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皇后兄弟,主壻外孙……虚食重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滛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且夫列侯皆剖符受策,国大臣也……何得坐作奢僭,骄育负责,欺枉小民,淫恣酒色,职为乱阶,以伤风化而已乎?”
《国语辞典》:旧作(旧作)  拼音:jiù zuò
从前所写的诗歌文章。如:「最近出版的杂记,大多是他以前的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