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家骨肉
谓全家的亲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 清 吴兰馨 《绛蘅秋·设局》:“一家骨肉,説什么年轻。”
分類:全家亲人
《漢語大詞典》:相媳妇(相媳婦)
旧指议亲时男方亲人到女方家中相看议亲对象。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或下小定、大定,或相媳妇与不相。若相媳妇,即男家亲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釵子插冠中,谓之‘插釵子’。”
《国语辞典》:平均继承(平均继承)  拼音:píng jūn jì chéng
继承人对亲人所遗留下来的财产做平均的继承,称为「平均继承」。民法上遗产以平均继承为原则,但对于不同的亲人,实际上有不同的规定。如民法对于配偶即定有特别的应继分。
《国语辞典》:祁奚举午(祁奚举午)  拼音:qí xī jǔ wǔ
比喻举拔贤能,以才德为主,不以亲人为顾忌。参见「祁奚之举」条。宋。钱易《南部新书。戊》:「张说为左相,知京官考其子,均任中书舍人,特注之曰:『父教子忠,古之善训;祁奚举午,义不胜私。』」
《国语辞典》:抛妻别子(抛妻别子)  拼音:pāo qī bié zǐ
离开家庭,与亲人分别。如:「为了开创事业,不得不暂时抛妻别子,远离家乡。」
《国语辞典》:少亲失眷(少亲失眷)  拼音:shǎo qīn shī juàn
形容孤单无依,没有亲人家眷。《红楼梦》第五八回:「他少亲失眷的在这里,没人照看。」
《国语辞典》:荣名及亲(荣名及亲)  拼音:róng míng jí qīn
因自己的名位显扬,使亲人亦分享荣耀。唐。许尧佐《柳氏传》:「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稽采兰之美乎?」
《国语辞典》:骨肉私情  拼音:gǔ ròu sī qíng
亲人间的情感。《红楼梦》第一六回:「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国语辞典》:亲者痛,仇者快(亲者痛,仇者快)  拼音:qīn zhě tòng,chóu zhě kuài
一个人因行为失当,而使亲人痛心,仇人高兴。语本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国语辞典》: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拼音:sān nián bù shàng mén,dāng qīn yě bù qīn
(谚语)比喻纵使是亲人,三年不见,也会变得生疏、陌生。《西游记》第四○回:「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它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
《国语辞典》:无根无绊(无根无绊)  拼音:wú gēn wú bàn
没有家庭亲人的负担。《西游记》第一八回:「我老拙见是这般一个无根无绊的人,就招了他。」
《国语辞典》:众散亲离(众散亲离)  拼音:zhòng sàn qīn lí
众人离散,亲人背离。形容不得人心,处境孤危。《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淮南之败,众散亲离,而垂侍卫圣躬,诚不可忘。」也作「亲离众叛」、「众叛亲离」。
《国语辞典》:陟岵陟屺  拼音:zhì hù zhì qǐ
游子思念亲人,每每登上高山瞻望故乡。语本《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国语辞典》:至亲好友(至亲好友)  拼音:zhì qīn hǎo yǒu
最亲密、要好的亲人朋友。《歧路灯》第三七回:「又岂知这傻公子性情,喜怒无常,一时上心起来,连那极疏极下之人,奉之上座,亲如水乳;一时厌烦起来,即至亲好友,也不愿见面的。」
《国语辞典》:牵亡(牵亡)  拼音:qiān wáng
1.民俗丧葬礼仪中,牵引亡魂的仪式。
2.在闽南习俗中有人死后数年,因其亲人想念,透过灵媒召请亡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