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77,分12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何事
无事
万事
世事
往事
故事
人事
心事
一事
事业
政事
执事
从事
公事
底事
《國語辭典》:何事  拼音:hé shì
1.为何、因何。《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卷一三二。沈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2.什么事。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唐。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
《漢語大詞典》:无事(無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國語辭典》:万事(萬事)  拼音:wàn shì
一切事情。《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未见那文字时,万事都休;才见了那文字后,十分恶气上心来。」
分類:万事切事
《國語辭典》:世事  拼音:shì shì
1.士农工商之事。《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汉。郑玄。注:「世事,谓士农工商之事。」
2.世间的种种事情。《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亦可专指为人处事、应对进退的事务。《红楼梦》第六八回:「我也来的日子浅,也不曾当过家,世事不明白,如何敢作主?」
《國語辭典》:往事  拼音:wǎng shì
过去的、已往的事情。《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红楼梦》第五○回:「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
分類:往事过去
《國語辭典》:故事  拼音:gù shì
旧例、老规矩。《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然阙而不篡者,乃各有故事,而在职司也。」
《國語辭典》:故事  拼音:gù shi
1.传说中的旧事,或杜撰的事情。如:「小朋友听老师说故事。」《西游记》第一三回:「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刍洗业的故事。」
2.事故。《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膈,天天又闹起故事来了。」
《國語辭典》:人事  拼音:rén shì
1.人的作为。《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2.世间的事。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唐。杜甫 野望诗:「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3.世路人情。唐。韩愈 题李生壁:「始相见,吾与之皆未冠,未通人事。」
4.礼物。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有甚么人事送些与老爷,就放了你去。」
5.房事。《红楼梦》第六回:「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
6.人员升调、奖惩、任免等事。机关中多设有人事处、人事科之类。
《漢語大詞典》:人事关系(人事關係)
(1).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交往关系。 柳青 《狠透铁》三:“甭把你狠透铁的劲儿使在人事关系上啊!”《花城》1981年第6期:“是任务完成得好?是人事关系处理得好?”
(2).特指工作人员的录用、工资、使用、调配、奖惩等隶属关系。如: 小李 人在此地工作,但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
《國語辭典》:心事  拼音:xīn shi
1.心中所期望的事。《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徐干诗。序》:「少无宦情,有箕颍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
2.心里惦记、挂念的事。宋。陆游 溪上作诗:「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红楼梦》第四三回:「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
3.内情。《红楼梦》第三五回:「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
《國語辭典》:一事  拼音:yī shì
1.一件事。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
2.同样一件事。《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又见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
《國語辭典》:事业(事業)  拼音:shì yè
1.做事、创业有成。《庄子。骈拇》:「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红楼梦》第五五回:「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2.有条理、规模且有益于公众的事。如:「慈善事业」。
《國語辭典》:政事  拼音:zhèng shì
泛称政治事务。《论语。先进》:「政事:冉有、季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牝鸡无晨,武王首誓;……岂唯政事难假,亦名号宜慎矣。」
《國語辭典》:执事(執事)  拼音:zhí shì
1.执行任务、担任工作。《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庄徵君复归了亚献位,执事的都复了原位。」《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贾大少爷一路观看,踱进客堂,就有执事的道婆,前来打个问讯。」
2.执掌事务的人。《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唐。元稹 授范季睦尚书仓部员外郎制:「乃诏执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3.供使唤差遣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
4.工作、职务。《西游记》第五回:「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红楼梦》第七四回:「馀者皆在南方,各有执事。」
5.对人的敬称。宋。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明。郑成功〈与荷兰守将书〉:「执事率数百之众,困守城中,何足以抗我军?」
《國語辭典》:执事(執事)  拼音:zhí shi
仪仗。参见「仪仗」条。《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早,传齐轿夫,也不用全副执事,只带八个红黑帽夜役军牢。」
《國語辭典》:从事(從事)  拼音:cóng shì
1.将某类事情当作职业般去做。如:「从事农耕」、「从事写作」。
2.办事、处理事务。如:「朝夕从事」、「勤勉从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3.处置。《三国演义》第四回:「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4.职官名。汉刺史佐吏,如别驾、治中等皆称为「从事史」,通称为「州从事」,历代因其制,宋废。
《國語辭典》:公事  拼音:gōng shì
1.公家的事务。《孟子。滕文公上》:「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也作「官事」。
2.公文。如:「这件公事请尽快拟办。」
3.犯人。《水浒传》第三四回:「我是上司取公事的都监,有甚么买路钱与你?」也称为「公事人」。
4.诉讼案件。《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也有几个大胆的,站在傍边看县尹相公怎生断这公事。」
《國語辭典》:底事  拼音:dǐ shì
何事、甚么事。《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梦短梦长缘底事?莫贪磁枕误黄粱。」《通俗常言疏證。人事。底事》引《陔馀丛考》:「江南俗语,问何物为底物,何事为底事,唐以来已入诗词中。」
分類: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