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15,分2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命世才
玉壶观世
今世无工
七叶汉貂
九世鸡窠
两忘身世
世间歧路
梦褥光宗
命世
三千世界
身世两聱牙
十世宥
世好朱陈
世间倚相
世路险孟门
典故

《昭明文选》卷四十一〈书上·答苏武书〉~85~
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

典故
一壶
 
一壶天
 
仙壶
 
仙家碧玉壶
 
入壶
 
壶中
 
壶中仙客
 
壶中化国
 
壶中天地
 
壶中永日
 
壶中闲日
   
壶天不老
 
壶天谪
 
壶天风月
 
壶里
 
玉壶先生
 
玉壶观世
 
玉壶贮天地

相关人物
壶公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费长房〉~2743~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神仙传》卷五〈壶公〉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于壶公,故名为壶公符。汝南费长房为市椽时,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常悬一空壶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辄转足跳入壶中,人莫知所在,唯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除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长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而往。公语房曰:「卿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宫,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
《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台山治〉
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练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因之得道在治中。

简释

壶中天地:指道家所谓的仙境。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壶公: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例句

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 令狐楚 赠毛仙翁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储嗣宗 宿玉箫宫

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 储嗣宗 送道士

有路在壶中,无人知地脉。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吴融 湖州晚望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吕温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姚合 送王龟处士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尚颜 宿寿安甘棠馆

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赠毛仙翁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 李商隐 玄微先生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李商隐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写真存焉

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李敬方 遣兴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

壶中开白日,雾里捲朱旂。 李端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王维 赠焦道士

壶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烟霞白日闲。 王起 赠毛仙翁

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卢纶 题天华观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窦常 茅山赠梁尊师

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窦牟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

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 章孝标 玄都观栽桃十韵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 蒋防 至人无梦

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许浑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许浑 茅山赠梁尊师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许浑 赠萧链师

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贯休 故林偶作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 钱起 柏崔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钱起 窗里山

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钱起 药堂秋暮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 钱起 送柳道士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五

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 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顾况 步虚词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马戴 谒仙观二首

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 马戴 送王道士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 高蟾 送张道士

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鲍溶 周先生画洞庭歌

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鲍溶 与峨嵋道士期尽日不至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 鲍溶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典故
今世无工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韩愈十·送杨少尹序〉~5623~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邱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典故
七叶汉貂
   
相关人物
张安世(字子孺)
 
许广汉
 
金日磾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汉·杨子云(雄)《解嘲》
「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唐·李善注:「金日磾、张安世、许广汉、史恭、史高也。」
《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列传·盖宽饶〉~3247~
谏大夫郑昌悯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也。张,张安世也。此四家属无不听。」师古曰:「此说非也。许氏、史氏有外属之恩,金氏、张氏自托在于近狎也。属读如本字也。」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传·金日磾〉~2967~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例句

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丘丹 忆长安四月

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达江沙。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吴融 卖花翁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沉醉。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六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 王维 偶然作六首之五

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郑愔 夜游曲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 韦庄 咸通

典故
九世鸡窠
 
六七十翁儿状

相关人物
李守忠


《洞微志》
太平兴国中,李守忠为承旨,奉使南方。过海至琼州界,道逢一翁,自称杨遐举,年八十一。邀守忠诣所居,见其父曰叔连,年一百二十二。又见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语次,见梁上一鸡窠,中有一小儿,头下视。宋卿曰:「此吾九代祖也,不语不食,不知其年,朔望取下,子孙列拜而已。」
典故
两忘身世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4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例句

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寄名朝士籍,寓兴少年场。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因招梦得宾客兼呈思黯奇章公

典故
世间歧路
  
亡羊多歧
 
亡羊路歧
 
嗟歧路
  
多歧羊
 
多泪杨朱
 
姓杨足泪
 
怨多歧
 
杨公叹
 
杨子叹
 
杨朱哀歧
 
杨朱拭泪
    
杨歧泣
   
泣歧
 
泣歧路
 
泣路歧
 
泣路者
  
临歧泣
 
临歧涕泪
 
见路歧
 
相关人物
杨朱


《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583~
「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东汉·高诱注:「道九达曰逵。闵其别也。」
《风俗通义校注》卷一〈皇霸〉~
盖天地剖分,万物萌毓;非有典艺之文,坚基可据,推当今以览太古,自昭昭而本冥冥,乃欲审其事而建其论,董其是非而综其详略,言也实为难哉!故易纪三皇,书叙唐、虞,惟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自是以来,载籍昭晰。然而立谈者人异,缀文者家舛,斯乃杨朱哭于歧路,墨翟悲于练素者也。是以上述三皇,下记六国,备其终始曰皇霸。
《列子集释》卷八〈说符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简释

杨朱泣:指因误入歧途而感伤。唐杜甫《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


例句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 吴融 荆州寓居书怀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唐彦谦 离鸾

藕叶缀为衣,东西泣路岐。 方干 客行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李商隐 荆门西下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李商隐 西溪

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李商隐 离席

晚年名利迹,宁免路岐哀。 李溟 无题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 杜甫 冬深

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

姓杨皆足泪,非是强沾衣。 杨凝 送别

风波疲贾谊,岐路泣杨朱。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今日杨朱泪,无将洒铁衣。 沈佺期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

见说杨朱无限泪,岂能空为路岐分。 温庭筠 博山

爱憎防杜挚,悲叹似杨朱。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胡尘晦落日,西望泣路岐。 独孤及 癸卯岁赴南丰道中闻京师失守寄权士繇韩幼深

长卿未遇杨朱泣,蔡泽无媒原宪贫。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 许棠 秦中遇友人

我有吊古泣,不泣向路岐。 贾岛 寄孟协笔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典故
梦褥光宗
 
柳家兄弟

相关人物
柳世庆
 
柳庆远


《梁书》卷九〈柳庆远列传〉~82~
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人也。伯父元景,宋太尉。庆远起家郢州主簿,齐初为尚书都官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郡遭暴水,流漂居民,吏请徙民祀城。庆远曰:「天降雨水,岂城之所知。吾闻江河长不过三日,斯亦何虑。」命筑土而已。俄而水过,百姓服之。入为长水校尉,出为平北录事参军、襄阳令。高祖之临雍州,问京兆人杜恽求州纲,恽举庆远。高祖曰:「文和吾已知之,所问未知者耳。」因辟别驾从事史。齐方多难,庆远谓所亲曰:「方今天下将乱,英雄必起,庇民定霸,其吾君乎?」因尽诚协赞。及义兵起,庆远常居帷幄为谋主。中兴元年,西台选为黄门郎,迁冠军将军、征东长史。从军东下,身先士卒。高祖行营垒,见庆远顿舍严整,每叹曰:「人人若是,吾又何忧。」建康城平,入为侍中,领前军将军,带淮陵、齐昌二郡太守。城内尝夜失火,禁中惊惧,高祖时居宫中,悉敛诸钥,问「柳侍中何在」。庆远至,悉付之。其见任如此。霸府建,以为太尉从事中郎。高祖受禅,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母忧去职,以本官起之,固辞不拜。天监二年,迁中领军,改封云杜侯。四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七年,徵为护军将军,领太子庶子。未赴职,仍迁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领右骁骑将军。至京都,值魏宿预城请降,受诏为援,于是假节守淮阴。魏军退。八年,还京师,迁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雍州大中正。十年,迁侍中、领军将军,给扶,鼓吹一部。十二年,迁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庆远重为本州,颇厉清节,士庶怀之。明年春,卒,时年五十七。诏曰:「念往笃终,前王令则;式隆宠数,列代恒规。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云杜县开国侯柳庆远,器识淹旷,思怀通雅。爰初草昧,预属经纶;远自升平,契阔禁旅。重牧西藩,方弘治道,奄至殒丧,伤恸于怀。宜追荣命,以彰茂勋。可赠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鼓吹、侯如故。谥曰忠惠。赙钱二十万,布二百匹。」及丧还京师,高祖出临哭。子津嗣。初,庆远从父兄卫将军世隆尝谓庆远曰:「吾昔梦太尉以褥席见赐,吾遂亚台司;适又梦以吾褥席与汝,汝必光我公族。」至是,庆远亦继世隆焉。
典故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972~
赞曰:仲尼称「材难不其然与!」自孔子后,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传曰「圣人不出,其间必有命世者焉」,岂近是乎?刘氏洪范论发明大传,著天人之应;七略剖判艺文,总百家之绪;三统历谱考步日月五星之度。有意其推本之也。呜虖!向言山陵之戒,于今察之,哀哉!指明梓柱以推废兴,昭矣!岂非直谅多闻,古之益友与!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2~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徵拜议郎。
典故 
三千银界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十一
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总说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总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坏。

例句

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白居易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典故
身世两聱牙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02~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稀,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君平独寂漠,身世两相弃。唐·李善注:「言身弃世而不仕,世弃身而不任。」
典故
相关人物
叔向
 
晋侯
 
祁奚
 
范宣子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其弃社稷,不亦惑乎。」
《昭明文选》第二十七卷 鲍明远《还都》
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晓风遒

例句

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贻厥无基阯。 韩愈 寄卢仝

典故
世好朱陈
 
朱陈嫁娶
 
朱陈村
 
朱陈旧
 
羡朱陈


《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三〈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生为陈村民】,死为村之尘【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案:其村唯朱陈二姓而已。】。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祗自取辛勤。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士人重官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长羡陈村民】
典故
世间倚相
 
倚相在旁
 
倚相书
 
倚相读书

相关人物
倚相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五〈昭公·传十二年〉~794~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典故
世路险孟门


《昭明文选》卷五十五南朝梁·刘孝标(峻)《广绝交论》
「呜呼!世路险巇,一至于此!太行、孟门岂云?绝?」唐·李贤注:「孟门、太行,二山名也。」

例句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苏涣 变律(本十九首)(今存三首)

《國語辭典》:命世才  拼音:mìng shì cái
闻名于世的杰出人物。也称为「命世之才」。
《國語辭典》:壶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参见「壶天」条。
《國語辭典》:壶天(壺天)  拼音:hú tiān
1.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相传其能于一空壶中变化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且夜宿其间。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五。
2.比喻仙境或胜境。唐。张乔〈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
《國語辭典》:壶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参见「壶天」条。
《漢語大詞典》:七叶貂(七葉貂)
汉 时中常侍冠上插貂尾为饰, 金日磾 一家自 武帝 至 平帝 七朝,世代皆侍中,为内庭宠臣。后因以“七叶貂”喻世代显贵。 晋 左思 《咏史》之二:“ 金 张 籍旧业,七叶珥 汉 貂。”珥,插。 宋 苏轼 《再和刘贡父春日赐幡胜》:“舆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孩儿自惭鳩拙,怎绳七叶之貂。”
《漢語大詞典》:许史(許史)
(1). 汉宣帝 时外戚 许伯 和 史高 的并称。汉书·盖宽饶传:“上无 许 史 之属,下无 金 张 之託。”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许伯 , 宣帝 皇后父。 史高 , 宣帝 外家也。”后借指权门贵戚。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见鐘鼎於 金 张 ,闻絃歌於 许 史 。”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五:“ 许 史 相经过,高门盈四壮。” 清 陆寅 《歧路行》诗:“朝 金 张 ,暮 许 史 ,拔剑欲为知己死。”
(2).本指 晋 道士 许逊 。后亦泛指道士。 元 萨都剌 《茅山道士》诗:“山中紫府 茅君 宅,《肘后》丹方 许史 传。”
《漢語大詞典》:金张许史(金張許史)
汉 时, 金日磾 、 张安世 并为显宦。 许广汉 为 宣帝 许皇后 之父。 史 指 史恭 及其长子 史高 。 恭 为 宣帝 祖母 史良娣 之兄。 宣帝 即位, 恭 已死,封 高 为 乐陵侯 。 许 史 两家皆极宠贵。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 汉 扬雄 《解嘲》:“有谈 范 蔡 之説於 金 张 许 史 之间,则狂矣。” 前蜀 韦庄 《咸通》诗:“ 咸通 时代物情奢,欢杀 金 张 许 史 家。”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对此抚几长叹息, 金 张 许 史 皆徒然。”
《國語辭典》:亡羊  拼音:wáng yáng
臧、谷二人一起牧羊,臧因读书而丢失羊,谷因嬉戏而失掉羊的故事。典出《庄子。骈拇》。后比喻舍弃当做的事,而使得本业受到损失。宋。王安石〈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诗:「亡羊等残生,朽笑何足摺。」清。唐孙华〈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谷。」
《國語辭典》:亡羊补牢(亡羊補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丢失了羊,就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比喻犯错后及时更正,尚能补救。宋。陆游 秋兴诗五首之三:「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二。徐州》:「要之是举必当亟行。若遇有事更张,不免亡羊补牢矣。」
《漢語大詞典》:多歧
亦作“ 多岐 ”。 谓多岔道。 唐 许浑 《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代公》:“泣拜以从公,公多歧援喻,止之不获,遂纳为侧室。”
分類:岔道
《漢語大詞典》:杨朱泣(楊朱泣)
(1).在歧路悲泣。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中吕四月》:“临路他乡,非无 阮籍 之悲,诚有 杨朱 之泣。” 金 雷琯 《古意》诗:“对酒不能饮,拊剑自度曲……朝为 杨朱 泣,暮作 阮籍 哭。”
(2).指临歧感伤之泪。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茫然 阮籍 途,更洒 杨朱 泣。”参见“ 杨朱泣岐 ”。
《漢語大詞典》:杨朱泣岐(楊朱泣岐)
荀子·王霸:“ 杨朱 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 洞庭湖 阔蛟龙恶,却羡 杨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漢語大詞典》:杨朱泪(楊朱淚)
泛指歧路感伤之泪。 唐 骆宾王 《初春邪岭送益府窦参军宴序》:“晨风軫 孙楚 之情,岐路下 杨朱 之泪。” 唐 沈佺期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诗:“饯途予悯默,赴敌子英威。今日 杨朱 泪,无将洒铁衣。” 唐 杜甫 《冬深》诗:“易下 杨朱 泪,难招 楚 客魂。风涛暮不稳,捨棹宿谁门?”参见“ 杨朱泣岐 ”。
分類:歧路感伤
《漢語大詞典》:杨朱泣岐(楊朱泣岐)
荀子·王霸:“ 杨朱 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 洞庭湖 阔蛟龙恶,却羡 杨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漢語大詞典》:杨朱路(楊朱路)
泛指歧路、分别的路。 北周 庾信 《别张洗马枢》诗:“君登 苏武 桥,我见 杨朱 路。” 唐 唐彦谦 《离鸾》诗:“尘埃一别 杨朱 路,风月三年 宋玉 墙。” 元 汤式《普天乐·友人为人所诬赴杭》曲:“袖拂 庾公 尘,人上 杨朱 路。”亦作“ 杨朱陌 ”。 五代 梁嵩 《代母作倚门望子赋》:“ 杨朱 陌上,萧条而恨泪潸潸; 汉武 臺边,宛转而残霞漠漠。”参见“ 杨朱泣岐 ”。
《漢語大詞典》:杨朱泣岐(楊朱泣岐)
荀子·王霸:“ 杨朱 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 洞庭湖 阔蛟龙恶,却羡 杨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國語辭典》:歧路  拼音:qí lù
1.自大道上分歧出去的小路。《文选。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也作「岐路」。
2.比喻偏颇错误的道途。如:「他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路。」也作「岐路」。
《國語辭典》:歧路亡羊  拼音:qí lù wáng yáng
杨子的邻居走失了一只羊,因大路上有许多岔路,岔路中又有岔路,纵使多人搜寻,亦无法找回。典出《列子。说符》。比喻事理本同末异,繁杂多变,易使求道者误入迷途,以致一事无成。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三。中庸第二十五章一》:「而诸儒之言,故为纷纠,徒俾歧路亡羊。总以此等区处,一字不审,则入迷津。」也作「多歧亡羊」。
《國語辭典》:临歧(臨歧)  拼音:lín qí
相送至歧路而分别。唐。贾岛〈送陕府王建司马〉诗:「杜陵惆怅临歧饯,未寝月前多屐踪。」清。陈维崧〈沁园春。归去来兮〉词:「新词填罢苍凉,更暂缓临歧入醉乡。」
分類:临歧
《漢語大詞典》:临岐(臨岐)
亦作“ 临歧 ”。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文选·鲍照〈舞鹤赋〉:“指会规翔,临岐矩步。” 李善 注:“岐,岐路也。” 唐 杜甫 《送李校书》诗:“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喫。” 宋 范成大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作诗以别》:“临岐心曲两茫然,但祝频书无别语。”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自执手临岐,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泚笔作长歌,临歧为余貺。” 郁达夫 《别掌书某君》诗:“这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漢語大詞典》:路歧
见“ 路岐 ”。
《國語辭典》:路岐  拼音:lù qí
1.岔路。晋。王廙〈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于路岐。」也作「路歧」
2.宋元时民间艺人的俗称,尤指走江湖的杂技团体。《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也称为「路岐人」。
3.冒昧,别生枝节。《金瓶梅》第三回:「不是老身路岐相央,难得这位娘子在这里,官人做个主人,替娘子浇浇手。」
《國語辭典》:命世  拼音:mìng shì
有名于世。汉。赵岐 孟子题辞:「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汉。李少卿答苏武书:「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國語辭典》:三千世界  拼音:sān qiān shì jiè
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参见「三千大千世界」条。
《國語辭典》:三千大千世界  拼音: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古印度的宇宙观,后影响佛教,成为佛教的宇宙观。其说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空间,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因一个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组成,故称为「三千大千世界」。简称为「大千」。
《漢語大詞典》:十世宥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 春秋 时 晋 范宣子 杀 叔向 之弟 羊舌虎 等而囚 叔向 。 祁奚 见 宣子 ,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 叔向 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后因以“十世宥”谓功臣后裔即使有罪,也应予宽恕。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 唐 韩愈 《寄卢仝》诗:“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貽厥无基阯。”亦作“ 十世宥能 ”。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十世宥能,表墓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