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海内(海內)  拼音:hǎi nèi
天下,四海之内。《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唐。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作「海宇」。
《漢語大詞典》:临岐(臨岐)
亦作“ 临歧 ”。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文选·鲍照〈舞鹤赋〉:“指会规翔,临岐矩步。” 李善 注:“岐,岐路也。” 唐 杜甫 《送李校书》诗:“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喫。” 宋 范成大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作诗以别》:“临岐心曲两茫然,但祝频书无别语。”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自执手临岐,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泚笔作长歌,临歧为余貺。” 郁达夫 《别掌书某君》诗:“这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國語辭典》:临危(臨危)  拼音:lín wéi
1.置身险境。《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晋。潘岳〈西征赋〉:「临危而智勇奋,投命而高节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这也还道是临危时节,无暇及此了。」
2.病危或临终时。《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你直如此将我看承得如无物!我姐姐临危之时,分付你甚么话来?」
《國語辭典》:临危不顾(臨危不顧)  拼音:lín wéi bù gù
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卷三四。赵善等传。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竞逐,俊能驰鹜,各吠非主,争奋厉其智勇,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也作「临危不惧」。
《國語辭典》:临难(臨難)  拼音:lín nàn
遭遇危难的时候。《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國語辭典》:临机(臨機)  拼音:lín jī
面对情况,掌握事机。如:「临机应变」。
《国语辞典》:见危(见危)  拼音:jiàn wéi
1.窥见危难。《文选。钟会。檄蜀文》:「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规福于未萌。」
2.面临险境。《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
《漢語大詞典》:临津(臨津)
面临津渡。《孔丛子·记问》:“临津不济,还辕息 鄹 。”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临津不得济,仰檝阻风波。”
分類:面临津渡
《漢語大詞典》:危国(危國)
(1).谓局势不安宁、面临危急的国家。战国策·东周策:“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寳也。”史记·苏秦列传:“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后汉书·独行传·李业:“危国不入,乱国不居。”
(2).危害国家。晏子春秋·问上十七:“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史记·李斯列传》:“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后汉书·杨震传:“昔 郑严公 从母氏之欲,恣骄弟之情,几至危国,然后加讨,春秋讥之。”
《國語辭典》:荒月  拼音:huāng yuè
新谷未熟、青黄不接的时期,约在农历四月前后。清。查慎行《得树楼杂钞》卷二:「临湘一邑,……入四月以后,江水泛涨,农桑之务,民在田野,县市寂然,谓之『荒月』。」
《國語辭典》:半岛(半島)  拼音:bàn dǎo
三面临海,一面连接大陆的地形。如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国语辞典》:届临(届临)  拼音:jiè lín
到临、面临。如:「他租的房子已经届临期满,将在下个月搬离。」
分类:面临
《漢語大詞典》:大观楼(大觀樓)
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面临 滇池 。 清 康熙 二十九年建, 道光 八年增修, 咸丰 七年毁于兵火, 同治 八年又重建。楼阁耸峙,与 太华山 隔水相望,有 揽胜阁 、 涌月亭 等胜景,今辟为 大观公园 ,为游览胜地。
《国语辞典》:黎巴嫩  拼音:lí bā nèn
Lebanon
国名。位于亚洲西部,面临地中海。参见「黎巴嫩共和国」条。
《漢語大詞典》:硬撑门面
装体面,假充上流。保持高等或中等阶级社会地位的风度、架子或门面,尤指面临着衰败的情况。例如:家道凄凉还要硬撑绅士门面。
《國語辭典》:悬崖勒马(懸崖勒馬)  拼音:xuán yá lè mǎ
濒临悬崖而能及时勒住奔马。引申为人们警悟险境,及时回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书生曰:『然则子魅我耳。』推枕遽起,童亦艴然去。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慧矣。」也作「临崖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