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香海
(1).佛经指 须弥山 周围的海。 唐 刘禹锡 《毗卢遮那佛华藏世界图赞》:“清净不染花中莲,捧持世界百亿千。涌出香海浩无边,风轮负之昼夜旋。”
(2).借指佛门。 清 姚鼐 《惠照寺或言古木兰院也见禹卿于此写〈维摩诘经〉》诗:“出世了无香海界,置身休在碧纱笼。”
(3).指 香港 。 清 王韬 《送日本八户宏光游金陵序》:“﹝ 八户宏光 ﹞乘槎东还,始识余于 香海 。”
《國語辭典》:离恨天(離恨天)  拼音:lí hèn tiān
1.佛经谓须弥山正中有一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民间传说三十三天中最高者为离恨天。《红楼梦》第一回:「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2.比喻男女间的离情愁恨,绵长无尽。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小生陈世英,便好道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
3.人死魂归之所。如:「魂归离恨天。」
《國語辭典》:三十三天  拼音:sān shí sān tiān
佛教宇宙观中指:(1)在须弥山顶的中央为帝释天,其四方各有八个天城,共三十三天。属于欲界六天之一。《增一阿含经》卷三三:「三十三天昼度树本纵广五十由旬。」(2)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人。《增一阿含经》卷二八:「是时三十三天各各相谓言:『如来何故竟日而食?』」
《漢語大詞典》:护世(護世)
佛教语。守护世界。佛教因四天王居 须弥山 之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称四天王为“护世”。《维摩经·方便品》:“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参见“ 四天王 ”。
《漢語大詞典》:四天王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身红色,执羂索;北方 多闻天王 ( 名毗沙门 ),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善法堂
佛教语。 帝释天 讲堂名。在 须弥山 顶 喜见城 外之西南角。《涅槃经·圣行品二》:“復见白色犹如白云,復问大臣:‘彼是何色?’大臣答言:‘是 善法堂 ,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俱舍论》卷十一:“外西南角有 善法堂 ,三十三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师在白云乡,名登 善法堂 。”
《國語辭典》:须弥座(須彌座)  拼音:xū mí zuò
佛教用语。指佛座。唐。王勃〈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俯会众心,竞起须弥之座。」
《國語辭典》:四大洲  拼音:sì dà zhōu
佛教宇宙观中,以须弥山为世界的中心,四边咸海之中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言洲异者,谓四大洲,一南赡部洲,二东胜身洲,三西牛货洲,四北俱卢洲。」也作「四天下」。
《漢語大詞典》:四天王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身红色,执羂索;北方 多闻天王 ( 名毗沙门 ),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西牛货洲(西牛貨洲)
佛经所说的四大部洲之一。在 须弥山 西。《俱舍论》卷十一:“ 西牛货洲 ,圆如满月,径二千五百,周圆七千半。”亦作“ 西牛贺洲 ”。《西游记》第四十回:“ 八戒 笑道:‘哥哥,莫要説谎,你在 东胜神洲 ,他这里是 西牛贺洲 ,路程遥远,隔着万水千山,海洋也有两道,怎的与你有亲?’”
《漢語大詞典》:须弥世界(須彌世界)
佛教传说中以 须弥山 为中心的小世界。《中国近代文论选·〈新世界小说社报〉发刊辞》:“总而言之,凡世界所有之事,小説中无不备有之,即世界所无之事,小説中亦无不包有之。忽而大千世界,忽而须弥世界,忽而文明世界。”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八:“一滴水就是一个须弥世界;一只苍蝇的眼睛,也是一个华严世界。”参见“ 须弥山 ”。
《國語辭典》:须弥山(須彌山)  拼音:xū mí shān
山名。须弥,胡语音译,意译妙高。古印度宇宙观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东面白银,北面黄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颇胝迦四宝构成。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为帝释天居所。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之外为四大部洲,是佛教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也译作「修迷楼」、「须弥楼」、「苏迷卢」。
《國語辭典》:小千世界  拼音:xiǎo qiān shì jiè
古印度的宇宙观中,以须弥山为中心,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九:「四洲及日月,须弥娄欲界,梵处各一千,名小千世界。」
《國語辭典》:大千世界  拼音:dà qiān shì jiè
1.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参见「三千大千世界」条。
2.广阔无边的世界。《镜花缘》第一○○回:「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国语辞典》:南赡部洲(南赡部洲)  拼音:nán shàn bù zhōu
佛教宇宙观中四大部洲之一。位在须弥山南面咸海里,以盛产赡部树而得名。也译作「南阎浮提」。
《国语辞典》:北俱卢洲(北俱卢洲)  拼音:běi jū lú zhōu
在佛教的世界观中,欲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在须弥山的外围有四大洲,北洲为北俱卢洲。洲形正方,景色清静优美。人民身高一丈四尺,寿千岁,生活安乐。但因生活太过安乐,会障碍学佛,所以佛教认为在北俱卢洲出生是八难之一。也作「北拘卢洲」、「北郁单越」。
《漢語大詞典》:山斤
佛教语。高山的斤数。谓以斤两衡量 须弥山 的重量。喻佛法广大或佛寿无量。金光明经玄义上:“此金光明经,甚深无量。太空虚界,尚不喻其高广,况山斤海滴,寧得尽其边崖?” 宋 宗鉴 释门正统卷四:“为説释尊长寿,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
《國語辭典》:三千大千世界  拼音: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古印度的宇宙观,后影响佛教,成为佛教的宇宙观。其说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空间,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因一个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组成,故称为「三千大千世界」。简称为「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