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劭伯树
 
南山遗爱
 
召伯遗泽
  
召南棠
 
思召伯
   
忆召公
 
忆甘棠
 
故国裁棠
 
棠影
    
棠树遗爱
 
棠花
  
棠茂
 
棠叶
 
棠遗善政
 
棠郊
     
甘棠不剪
 
甘棠少讼
  
甘棠颂
 
蔽芾棠阴
  
遗爱召伯
  
相关人物
召公姬奭

参考典故
周召分陕


《毛诗正义》卷一之四〈国风·召南·甘棠〉~54~
毛诗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550~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说苑》卷五〈贵德〉~27~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惟恐其不至于大也。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传曰: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陜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诔之,善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夫诗思然后积,积然后满,满然后发,发由其道而致其位焉;百姓叹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也,政教恶乎不行!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也。」甚尊其人,必敬其位,顺安万物,古圣之道几哉!
《孔子家语》卷第二〈好生第十〉~2~
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贲焉,愀然有不平之状。子张进曰:「师闻卜者得贲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对曰:「以其离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夫质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贲,非吾兆也。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质有馀不受饰故也。」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简释

棠树政:咏官吏治理有方,政绩卓著。唐许浑《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三月已乘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


例句

东风二月淮阴郡,唯见棠梨一树花。 刘商 送元使君自楚移越

人咏甘棠茂,童谣竹马群。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刘禹锡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自户部尚书拜)

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刘禹锡 朗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以继和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刘禹锡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按此郡本自婺州析置。徐(州)自合州迁)

暂辍清斋出太常,空携诗卷赴甘棠。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自太常丞授。工为诗)

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刘长卿 哭陈歙州

梅吹前军发,棠阴旧府空。 刘长卿 奉钱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恩加侍御史充行军司马赴汝南行营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 司空曙 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一作冬)瑰花寄徐侍郎

甘棠名异奭,大树姓非冯。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公门何事更相牵,邵伯优贤任养闲。 姚鹄 和陕州参军李通微首夏书怀呈同寮张裳段群二先辈

勿剪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棠颂庶可比,桂词难以逾。 孟郊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被兹甘棠树,美掩召伯诗。 岑参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张九龄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讼虚棠户曙,观静竹檐曛。 张垍 奉和岳州山城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张说 岳州看黄叶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李白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李逢吉 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 李隆基 途次陕州

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杜牧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凄风洛下同羁思,迟日棠阴得醉歌。 杜牧 陕州醉赠裴四同年

敬逾齐国社,恩比召南棠。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弘农公杨凭也。为御史李夷简所弹)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二首之一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白居易 别州民

到后定知人易化,满街棠树有遗风。 卢渥 题嘉祥驿

烟月一时搜古句,山川两地植甘棠。 章碣 赠婺州苏员外

棠遗善政阴犹在,薤送哀声事已空。 罗隐 商于驿楼东望有感

化向棠阴布,春随棣萼芳。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

今日斯文向谁说,泪碑棠树两成空。 罗隐 故洛阳公镇大梁时隐得游门下今之经历事往人非聊抒所怀以伤以谢

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 羊士谔 题郡南山光福寺寺即严黄门所置时自给事中京兆少尹出守年三十性乐山水故老云每旬数至后分阃(一有西字)川州门有云思碑即郤拾遗之词也

川原馀让畔,歌吹忆遗棠。 蔡希寂 陕中作

闻说公卿尽南望,甘棠花暖凤池头。 许浑 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岭头人未归。 许浑 听歌鹧鸪辞(并序)

龙城凤沼棠阴在,只恐归鸿更北飞。 许浑 贺少师相公致政

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 许浑 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

共喜甘棠有新咏,独惭霜鬓又攀龙。 路贯 和元常侍除浙东留题

我家有棠阴,枝叶竟不繁。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郡移棠转茂,车至鹿还驯。 钱起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红旆正怜棠影茂,彩衣偏带桂香浓。 颜萱 送羊振文归觐桂阳

樵童不须剪,聊起邵公思。 马戴 路傍树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骆宾王 至分陕

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高适 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

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 高适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 黄滔 鄜畤李相公

典故
五色东陵瓜
  
傍青门
 
卜隐青门
  
城东瓜
 
守瓜垄
 
寂寞种瓜
 
手种瓜圃
   
故侯瓜圃
 
东门瓜
 
东陵五色
  
东陵梦
 
东陵子
 
东陵故侯
 
东陵晦迹
  
东陵种瓜
 
东陵老
 
无田种瓜
 
瓜垄访故侯
 
瓜田故侯
 
瓜荒
 
瓜送东陵
  
种瓜五色
 
种瓜侯
 
种瓜东门
 
芸瓜
 
觅故侯
 
卖瓜侯
 
邵平
 
邵平不见
  
邵平东陵
  
邵平瓜圃
  
邵平种
 
邵生瓜田
 
锄瓜士
 
隐故侯
 
青门五色瓜
   
青门种瓜
 
相关人物
召平

参考典故
青门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水经注》~583~
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
《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记》曰: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谓之东陵瓜,又云青门瓜,青门东陵也。

简释

东陵瓜:指雅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故侯:指弃官隐居之人。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储光羲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 刘得仁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刘长卿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司空图 休休亭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曹邺 老圃当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李商隐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 李峤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李白 古风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 李贺 安乐宫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杜甫 喜晴(一作喜雨)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杜甫 园人送瓜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沈佺期 初冬幸汉故青门应制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温庭筠 赠郑处士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白居易 读史五首

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 羊士谔 闲斋示一二道者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陈子昂 卧病家园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陈润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渊龙

相关人物
许虔
 
许邵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南朝梁·刘孝标注:「《汝南先贤传》曰:『谢甄字子微,汝南邵陵人。明识人伦,虽郭林宗不及甄之鉴也。见许子将兄弟弱冠时,则曰:「平舆之渊有二龙。」仕为豫章从事。许虔字子政,平舆人。体尚高洁,雅正宽亮,谢子微见虔兄弟叹曰:「若许子政者,干国之器也。」虔弟劭,声未发时,时人以谓不如虔。虔恒抚髀称劭,自以为不及也。释褐为郡功曹,黜奸废恶,一郡肃然。年三十五卒。』《海内先贤传》曰:『许劭字子将,虔弟也。山峙渊停,行应规表。邵陵谢子微高才远识,见劭十岁(十八岁?)时,叹曰:「此乃希世之伟人也。」』」

简释

二龙:喻并有才名的两兄弟。唐李白《送二季之江东》:“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例句

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 李洞 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李白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清江 喜严侍御蜀还赠严秘书

孤岛虽留双鹤歇,五云争放二龙闲。 郑谷 为户部李郎中与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献

典故
小车乘兴
 
小车万花引路
 
小车处士
 
小车行花影
 
花外小车

相关人物
邵雍


《邵氏闻见录》卷十八~200~
熙宁三年,司马温公与王荆公议新法不合,不拜枢密副使,乞守郡,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后数月,神宗思之,曰:「使司马在朝,人主自然无过举。」移许州,令过阙上殿。公力辞,乞判西京留司御史台。遂居洛,买园于尊贤坊,以独乐名之,始与伯温先君子康节游。尝曰:「某陕人,先生卫人,今同居洛,即乡人也。有如先生道学之尊,当以年德为贵,官职不足道也。」公一日著深衣,自崇德寺书局散步洛水堤上,因过康节天津之居,谒曰程秀才云。既见,温公也,问其故,公笑曰:「司马出程伯休父,故曰程。」留诗云:「拜罢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草软波清沙路微,手携筇杖著深衣。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康节和曰:「冠盖纷华塞九衢。声名相轧在前呼。独君都不将为事,始信人间有丈夫。」「风背河声近亦微,斜阳淡泊隔云衣。一双白鹭来烟外,将下沙头却背飞。」公一日登崇德阁,约康节久未至,有诗曰:「淡日浓云合复开,碧伊清洛远萦回。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康节和云:「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谓罚误君凝久,万花深处小车来。」又云:「天启夫君八斗才,野人中路必须回。神仙一语难忘处,花外小车犹未来。」康节有安乐窝中诗云:「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公爱之,请书纸帘上,字画奇古,某家世宝之。公与康节唱酬甚多,具载击壤集。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公深以为知言。至康节捐馆,公作挽诗二章,其一曰:「慕德闻风久,论交倾盖新。何须半面旧,不待一言亲。讲道切磋直,忘怀笑语真。重言蒙蹠实,佩服敢书绅。」记康节之言也。康节又曰:「君实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后公以康节之故,遇其孤伯温甚厚。公无子,以族人之子康为嗣。康字公休,其贤似公,识者谓天故生之也。公休与伯温交游益厚。公薨,公休免丧。元祐间方欲大用,亦不幸,特赠谏议大夫。公休有子植,方数岁,公休素以属伯温。至范纯夫内翰辈皆曰:「将以成温公之后者,非伯温不可。」朝廷知之,伯温自长子县尉移西京国子监教授,俾植得以卒业,因经纪司马氏之家。植字子立,既长,其贤如公休,天下谓真温公门户中人也。亦蚤死,无子,温公之世遂绝。
典故
康节

相关人物
邵雍


《邵氏闻见录》卷十八~92~
伊川丈人与李夫人因山行,于云雾间见大黑猿有感,夫人遂孕。临蓐时,慈乌满庭人以为瑞,是生康节公。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邵雍〉~2726~
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踰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雍探赜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及其学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以观夫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深造曲畅,庶几所谓不惑,而非依仿象类、亿则屡中者。遂衍宓羲先天之旨,著书十馀万言行于世,然世之知其道者鲜矣。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驩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典故
相关人物
邵雍


《伊川击壤集》卷二十〈首尾吟〉
〈首尾吟〉其四十八:「三千宾客成何梦,百二山河付阿谁;弄巧既多翻作拙,尧夫非是爱吟诗。」
《豫章集》卷十五〈拙轩颂〉
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馀,拙者不足。
典故
邵雍

相关人物
邵雍


《康节先生墓志铭》
熙宁丁巳孟秋癸丑,尧夫先生疾终于家。洛之人吊者相属于途。其尤亲且旧者,又聚谋其所以葬。先生之子泣以告曰:「昔先人有言,志于墓者必以属吾泊淳。」噫,先生知我者,以是命我,何敢辞!谨按,邵氏姬姓,系出召公,故世为燕人。大王父令进以军职,逮事艺祖,始家衡漳。祖德新、父古皆隐德不仕,母李氏,其继杨氏。先生之幼,从父徒共城,晚迁河南,葬其亲于伊川,遂为河南人。先生生于祥符辛亥,至是盖六十七年矣。雍,先生之名,而尧夫,其字也。
典故
只履西去
 
携履

相关人物
邵硕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邵硕传》
硕以宋初亦出家入道,自称硕公,出入行往不择昼夜,游历益部诸县。及往蛮中,皆因事言谑协以劝善,至人家眠地者,人家必有死。……以宋元徽元年九月一日卒岷山通云寺,临亡语道人法进云,可露吾骸,急系履著脚。既而依之,出尸置寺,后经二日不见所在。俄而有人从郫县来,过进云,昨见硕公在市中,一脚著履漫语云,小子无宜适失我履一只,进惊而检问沙弥,沙弥答云,近送尸,出时怖惧右脚一履不得好系。遂失之。

例句

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李端 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

祖师携只履,去路杳难寻。 贾岛 赠胡禅归

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 齐己 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

典故
张邵

相关人物
张邵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戴颙传》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

例句

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逵。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

《漢語大詞典》:邵平瓜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漢語大詞典》:邵伯
周 召公 奭 。因封地在 召 ,故称 召公 或 召伯 ,又作 邵公 、 邵伯 。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 邵伯 讼不忍烦民,听断棠下,能兴时雍而致刑错。”参见“ 邵伯树 ”。
分類:封地
《漢語大詞典》:邵伯树(邵伯樹)
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张守节 正义:“今之棠梨树也。”后因称棠梨树为“邵伯树”。 唐 杜甫 《巴山》诗:“天寒 邵伯 树,地阔 望仙臺 。” 仇兆鳌 注引《九域志》:“ 邵伯 甘棠树在 陕州府 署西南隅。”
分類:棠梨梨树
《漢語大詞典》:周邵
见“ 周召 ”。
《國語辭典》:周召  拼音:zhōu shào
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合称。周成王时二人共辅朝政,故合称为「周召」。
《漢語大詞典》:邵侯
即 邵平 。 秦 时封 东陵侯 ,因称。
分類:东陵侯
《国语辞典》:邵雍  拼音:shào yōng
人名。(西元1011~1077)字尧夫,宋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精先天象数之学。寓洛四十年,称所居为「安乐窝」,卒谥康节。著有《先天图》、《皇极经世》、《渔樵问答》、《伊川击壤集》等。
《分类字锦》:邵庵
见上注
分类:庵庐
《漢語大詞典》:召公棠
见“ 召棠 ”。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国,舍于甘棠之下,国人爱之而敬其树,作甘棠。见《诗经。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显著,遗爱在民。南朝梁。刘孝绰 栖隐寺碑:「地虽旧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犹泣。」
分類:巡行
《漢語大詞典》:爱棠(愛棠)
左传·襄公十四年:“ 武子 之德在民,如 周 人之思 召公 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 杜预 注:“ 召公 奭 听讼,舍於甘棠之下, 周 人思之,不害其树,而作勿伐之诗,在《召南》。”后以“爱棠”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刘禹锡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漢語大詞典》:憩棠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败, 召伯 所憩。”此为 周 人怀念 召伯 德政的颂诗。后因以“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 宋 梅尧臣 《送棣州唐虞部》诗:“风俗已如此,憩棠无讼争。”参见“ 爱树 ”。
《國語辭典》:爱树(愛樹)  拼音:ài shù
相传周武王时燕召公曾决讼于甘棠树下,教化乡民,死后乡人追怀召公而不忍砍伐其树。典出《诗经。召南。甘棠》。后比喻把爱心推及他人。《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思人爱树,甘棠不剪。」
《漢語大詞典》:棠户
指施行惠政的官署。 唐 张垍 《奉和岳州山城》:“讼虚棠户曙,观静竹簷曛。”参见“ 棠树政 ”。
《漢語大詞典》:棠树政(棠樹政)
喻惠政。 唐 许浑 《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诗:“三月已乖棠树政,三年空负竹林期。”亦省作“ 棠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树。从事 冯巡 、主簿 华操 等相与褒树,表勒棠政。”参见“ 棠树 ”。
分類:惠政
《漢語大詞典》:棠树(棠樹)
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因以“棠树”喻惠政。 唐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謳。”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託蓬根。”
《漢語大詞典》:棠树政(棠樹政)
喻惠政。 唐 许浑 《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诗:“三月已乖棠树政,三年空负竹林期。”亦省作“ 棠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树。从事 冯巡 、主簿 华操 等相与褒树,表勒棠政。”参见“ 棠树 ”。
分類:惠政
《漢語大詞典》:棠树(棠樹)
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因以“棠树”喻惠政。 唐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謳。”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託蓬根。”
《漢語大詞典》:棠芾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蔽芾,树木茂盛、浓荫覆蔽貌。后因以“棠芾”喻惠政。 宋 李昴英 《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词:“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閒事外,下看玉城珠市。”参见“ 棠树 ”。
《漢語大詞典》:棠树(棠樹)
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因以“棠树”喻惠政。 唐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謳。”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託蓬根。”
《漢語大詞典》:棠郊成政
犹言棠树政。 宋 柳永 《永遇乐》词:“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参见“ 棠树政 ”。
《漢語大詞典》:棠树政(棠樹政)
喻惠政。 唐 许浑 《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诗:“三月已乖棠树政,三年空负竹林期。”亦省作“ 棠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树。从事 冯巡 、主簿 华操 等相与褒树,表勒棠政。”参见“ 棠树 ”。
分類:惠政
《國語辭典》:棠阴(棠陰)  拼音:táng yīn
周时召伯巡行南国,曾在棠树下听讼理事。召公死后,后人爱其树不忍剪伐。见《史记。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后以棠阴誉称去职官吏的政绩。唐。刘长卿 馀乾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诗:「幸容栖托分,犹恋旧棠阴。」
《漢語大詞典》:棠树(棠樹)
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因以“棠树”喻惠政。 唐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謳。”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託蓬根。”
《漢語大詞典》:棠颂(棠頌)
诗·召南·甘棠的歌颂之辞。该篇歌颂 周 召公奭 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的惠政,故称。 唐 孟郊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始觉石楠咏,价倾赋《两都》。棠颂庶可比,桂词难以踰。”
《國語辭典》:甘棠  拼音:gān táng
1.棠梨的别名。参见「棠梨」条。
2.《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甘棠,美召伯也。」或以为南国之人,爱召穆公虎而及其所曾憩息之树,因作是诗。首章二句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國語辭典》:甘棠遗爱(甘棠遺愛)  拼音:gān táng yí ài
本指周代召公行德政,人民感戴,对召公憩息过的甘棠树亦爱护有加。后用以表示对贤官廉吏的爱戴或怀念。典出《诗经。召南。甘棠》。《镜花缘》第五回:「这个异种,大约就是武则天留的甘棠遗爱。」也作「甘棠之惠」、「甘棠之爱」、「甘棠有荫」。
《國語辭典》:甘棠  拼音:gān táng
1.棠梨的别名。参见「棠梨」条。
2.《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甘棠,美召伯也。」或以为南国之人,爱召穆公虎而及其所曾憩息之树,因作是诗。首章二句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漢語大詞典》:讼棠(訟棠)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郑玄 笺:“ 召伯 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树。”遂以“讼棠”指政简刑清、人民仰戴的官府。 宋 洪适 《贺方镇江启》:“讼棠可款,曾无步武之遥;荫樾焉依,更借齿牙之助。”
分類:人民官府
《漢語大詞典》:遗棠(遺棠)
典出《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郑玄 笺:“茇,草舍也。 召伯 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树。”后以“遗棠”指 召伯 留下的盛德惠政。 唐 蔡希叔 《陕中作》诗:“川原餘让畔,歌吹忆遗棠。”
《漢語大詞典》:五色瓜
即东陵瓜。 汉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东陵侯 , 秦 亡,为民,种瓜于 长安 城东,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 桓王 时, 会稽 生五色瓜。 吴 中有五色瓜,岁时充贡献。” 唐 王维 《送孙秀才》诗:“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赵殿成 注:“ 阮籍 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明 张煌言 《怀古》诗:“借问五色瓜,何如三秀芝。”五色瓜,一本作“ 东陵瓜 ”。
《漢語大詞典》:召平瓜
召平 , 秦 之 东陵侯 。 秦 亡不仕,隐居 长安 城东,种瓜为业。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 唐 李商隐 《永乐县即事一章》诗:“芳年谁共玩?终老召平瓜。”召,一本作“ 邵 ”。
《國語辭典》:故侯  拼音:gù hóu
本指秦扬州人召平。秦时封东陵侯,秦亡,隐居青门外种瓜为生。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
分類:长官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东陵侯(東陵侯)
指 汉 邵平 。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四:“昔日 东陵侯 ,惟有瓜园在。”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青门 种瓜人,旧日 东陵侯 。”参见“ 东陵瓜 ”。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种瓜(種瓜)
(1).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
(2).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倐忽之间,十变五化。” 王利器 集解引 刘盼遂 曰:“《御览》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记曰:‘ 吴 时有 徐光 ,常行幻术。於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瓣,种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及视所賷,皆亡耗矣。’ 黄门 种瓜之説,殆用此事。”旧唐书·音乐志二:“ 后魏 、 北齐 ,亦有鱼龙辟邪……种瓜拔井之戏。”
《漢語大詞典》:邵平园(邵平園)
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 唐 沈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漢語大詞典》:邵平田
秦 广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种瓜 长安 城东之 青门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诗:“试登 秦岭 望 秦川 ,遥忆 青门 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练三贞吉》诗:“贫安 原宪 宅,力种 邵平 田。”
《漢語大詞典》:青门故侯(青門故侯)
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曾于 汉 初种瓜于 长安 青门 外。后因以“青门故侯”谓前朝遗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立箇墓臺新碣,写出青门故侯。”参见“ 青门瓜 ”。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隐(青門隱)
秦 东陵侯 召平 , 秦 灭后隐居 长安 青门 外,以种瓜为业。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 青门 隐,藏门 白社 游。”亦用指 召平 。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跡慕 青门 隐,名惭紫禁仙。”
《漢語大詞典》:二龙(二龍)
誉称同时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后汉 许劭 、 许虔 兄弟。后汉书·许劭传:“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称 平舆 渊有二龙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子微 见 许子将 兄弟,曰:‘ 平舆 之渊,有二龙焉。’”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荆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舆 之二龙,是为 贾 家之三虎。”(2)指 三国 吴 刘岱 、 刘繇 兄弟。三国志·吴志·刘繇传:“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刘岱 )於前,擢 正礼 ( 刘繇 )於后,所谓御二龙於长涂,骋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谢览 、 谢举 兄弟。南史·谢举传:“﹝ 举 ﹞与兄 览 俱预元会。 江淹 一见并相钦挹,曰:‘所谓“驭二龙於长涂”者也。’”(4)指 南朝 梁 刘孝义 、 刘孝胜 兄弟。 南朝 梁 简文帝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诗曰:“两 杜 昔夹河,二龙今出守。”(5)指 南朝 齐 柳惔 、 柳悦 兄弟。南史·柳惔传:“﹝ 惔 ﹞少与长兄 悦 齐名, 王俭 谓人曰:‘ 柳氏 二龙,可谓一日千里。’”(6)指 唐 乌承恩 、 乌承玼 兄弟。新唐书·乌承玼传:“﹝ 承玼 ﹞与族兄 承恩 皆为 平庐 先锋,沉勇而决,号‘辕门二龙’。”
《國語辭典》:弄巧成拙  拼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ó
本想取巧,却反而败事。有枉费心机的意思。《五灯会元。卷一六。净名法因禅师》:「祖师妙诀,别无可说。直饶钉嘴铁舌,未免弄巧成拙。」《封神演义》第五六回:「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也作「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