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讴歌(謳歌)
亦作“ 謳謌 ”。
(1).歌唱。《楚辞·离骚》:“ 宁戚 之謳歌兮, 齐桓 闻以该辅。”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馆众斋词》:“野洽謳謌,人归富寿。”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某少年》:“少年寓楼上,日与二僮簫管謳歌,谈笑作乐。”
(2).歌颂。孟子·万章上:“謳歌者,不謳歌 尧 之子而謳歌 舜 。”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千年有属,咸蹈舞於时康;四坐勿諠,请謳歌於帝力。” 汪东 《〈驳饮冰子〉跋》:“此彼辈日日所謳歌尸祝者也。” 何其芳 《回答》诗:“应该有不朽的诗篇来讴歌他们,使他们的名字流传到千年万载。”
(3).颂歌。 唐 刘商 《金井歌》:“驩心蹈舞歌皇风,愿载謳歌青史中。”
《漢語大詞典》:歌谣(歌謡)
(1).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统称。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现则统称为歌谣。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謡。” 毛 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謡。”汉书·艺文志:“自 孝武 立乐府而采歌謡,於是有 代 赵 之謳, 秦 楚 之风,皆感於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今採捃经传,爰及歌謡,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於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老残游记》第十回:“揭开来看,也有诗,也有文,惟长短句子的歌謡最多,俱是手録,字迹娟好。”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十:“船头和船尾的两个船夫时时交换着几声呼喝,像是歌谣,又像是行舟的术语。”
(2).歌唱。荀子·礼论:“歌謡謸笑,哭泣諦号,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声音者也。”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夜闻诸女歌謡。”
(3).歌颂。北史·裴廷儁传:“又命主簿 酈惲 修起学校,礼教大行,人歌謡之。” 唐 姚鹄 《襄州献卢尚书》诗:“礼乐政行凋敝俗,歌謡声彻帝王都。”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三折:“先帝升遐,当今嗣国,宗祀明堂,歌謡圣德。”
《漢語大詞典》:登歌
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
(1).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书·乐志一:“ 晋氏 以来,登哥诵美,诸室继作。”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或製裳於骚客,或登歌於乐章。”宋史·乐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
(2).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乾豆上,奏登歌。”后汉书·章帝纪:“作登歌,正予乐,博贯六艺,不捨昼夜。”宋书·乐志一:“皇帝初登坛,奏登哥。”
(3).泛指歌词。 宋 王禹偁 《皇帝亲试贡士歌》:“应制非才但泪垂,强作登謌謌 舜 禹 。”
(4).犹歌颂。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千龄一见,书史登歌。”
(5).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所用的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二:“登歌二架,登於堂上两楹之前。”宋史·乐志一:“大乐署旧制,宫县三十六虡设於庭,登歌两架设於殿上。”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二年:“至是庙工未毕,妨陈宫县,止用登歌。”
《漢語大詞典》:颂歌(頌歌)
(1).赞美;歌颂。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士颂歌於政教,民謡咏於渥恩。”新唐书·张玄素传:“陛下向平 东都 ,曾观广殿,皆撤毁之,天下翕然,一口颂歌。”
(2).用于祝颂的诗歌。 唐 宋璟 《谢赐宴表》:“欣欢之声,浹於亿兆,衔感之至,形於颂歌。”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这雷声在峭壁深谷中不绝地滚动着,回荡着,就像为我们的英雄唱的颂歌一样。” 袁鹰 《忠魂曲》诗:“火红的 岳麓 枫林,唱不完英雄的颂歌。”
《漢語大詞典》:歌诵(歌誦)
(1).吟诵,歌唱。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诵” 晋 杜预 注:“恐众畏险,故听其歌诵。”
(2).歌颂。后汉书·何敞传:“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
《漢語大詞典》:讴颂(謳頌)
歌颂。南齐书·海陵王纪:“太傅 宣城王 胤体 宣皇 ,钟慈 太祖 ,识冠生民,功高造物,符表夙著,謳颂有在,宜入承宝命,式寧宗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待绅士》:“且从来草茅謳颂,本出肺肠。” 陈三立 《清赠光禄大夫特用知府张君墓表》:“委治 广济 隄工,犯百难御水,竟其功,民謳颂之,号 张公隄 。”
分類:歌颂
《漢語大詞典》:诵咏(誦詠)
亦作“ 诵咏 ”。
(1).诵读吟咏。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 仲舒 朝服南面,诵咏经论。” 宋 司马光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言何敢望 商 赐 ,幸得诵咏祛童蒙。” 清 黄宗羲 《姚江逸诗序》:“亦有诵咏已落四方之口,邑中反无知之者。”
(2).歌颂。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其始也,搢绅之论,莫不交口诵咏,谓太平之期可蹻足而待也。”
《漢語大詞典》:乐咏(樂詠)
歌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有人目 杜弘治 ,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
分類:歌颂
《漢語大詞典》:咏颂(詠頌)
歌颂。汉书·刘向传:“ 堪 治未期年,而三老官属有识之士咏颂其美,使者过郡,靡人不称。”
分類:歌颂
《漢語大詞典》:明明
(1).明智、明察貌。多用于歌颂帝王或神灵。《诗·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毛 传:“明明然,察也。”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一:“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宋 王禹偁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
(2).明察贤明之士。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孔颖达 疏:“汝当明白举其明德之人於僻隐鄙陋之处。”
(3).指显然有明德之人。墨子·尚贤中:“羣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鰥寡不盖。”
(4).犹黾勉。勤勉;勉力。《诗·鲁颂·有駜》:“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马瑞辰 通释:“在公明明,犹言在公勉勉也。”汉书·杨恽传:“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义也。” 宋 梅尧臣 《送李南玉》诗:“明明趋财利,莫卹前人嗤。”
(5).明亮。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四拍》:“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 汉 月应相识。” 赵树理 《孟祥英翻身》三:“院里静静的,一天星斗明明的,衣服潮得湿湿的。”
(6).引申为照亮。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7).形容尊贵至极。 三国 魏 曹植 《皇子生颂》:“仁圣奕代,永载明明。” 赵幼文 校注:“明明,形容尊贵至极之词。”
(8).显然;清楚。 唐 皎然 《杂兴》诗之一:“请从象外推,至论尤明明;同年上帝,休祥淑禎。” 清 黄宗羲 《答范国雯问喻春山律历》:“舍明明可据之天象,附会 汉 儒所不敢附会者,亦心劳而术拙矣。”
(9).引申为公然。《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
(10).表明。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元帅显灵:“众伙计云:非主人仁厚,我辈皆当受刑。虽然,我辈亦当赴元帅庙明明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 周福 道:‘赏是不敢望赏,不过查着了,可以明明心迹罢了。’”
(11).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以加重语气。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你看如此春景,真乃咏之不足,翫之有餘,明明是一幅丹青图画也。” 金克木 《文化的解说》四:“明明只是一个人或则一块石头,你看成了神,那也不能说你错,然而对于有真正认识的人说,‘人’是‘真’的存在,而‘神’是‘幻’的存在。”如:这话明明是他说的,用不着问了。
《漢語大詞典》:燕然
(1).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 杭爱山 。 东汉 永元 元年,车骑将军 窦宪 领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记 汉 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序》:“遂踰 涿邪 ,跨 安侯 ,乘 燕然 ,躡 冒顿 之区落,焚 老上 之 龙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若 班固 燕然 之勒, 张昶 华阴 之碣,序亦盛矣。”
(2).泛指边塞。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比及十载,民知义方。然后简将授奇,扬旌 云 朔 ……铭功於 燕然 之阿,饗徒於 金微 之曲。” 唐 李峤 《饯薛大夫护边》诗:“佇见 燕然 上,抽毫颂武功。” 宋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词:“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 未勒归无计。” 明 汪廷讷 《种玉记·阃命》:“桓桓大将操兵柄,管此去单于繫颈,马到处 燕然 勒名。”
(3).指 汉 班固 所撰《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 唐 窦巩 《经窦车骑故城》诗:“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图书剑在泉。今日诸孙拜坟树,愧无文字续《燕然》。”
(4).古地名。旧唐书·回纥传:“﹝ 贞观 中﹞以 多览 为 燕然府 , 僕骨 为 金微府 ……於故 单于臺 置 燕然都护府 统之,以导宾贡。”参阅文献通考·四裔二四
《漢語大詞典》:歌咏(歌詠)
亦作“ 歌咏 ”。
(1).歌唱;吟咏。史记·宋微子世家:“ 箕子 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唐 赵嘏 《送滕迈郎中赴睦州》诗:“想到钓臺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余观三百五篇,如桃、李、芍药、棠棣、兰之类,无不歌咏。”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声音繁变,寖成言辞,言辞谐美,乃兆歌咏。” 茅盾 《这时代的诗歌》:“最近出现了不少的歌咏这大时代的诗歌。”
(2).谓以诗歌颂扬。汉书·刘向传:“ 周公 思慕,歌咏 文王 文德。” 唐 黄滔 《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贵臣歌咏日,皆作白麟看。” 宋 苏轼 《奏户部拘收度牒状》:“ 杭 扬 二州,各得百道,吏民鼓舞,歌咏圣泽。” 蒋光慈 《劳动的武士》:“你是拥护自由公道的天使,你永值得诗人的歌咏和赞美!”
(3).指诗歌。 唐 皮日休 《襄州春游》诗:“等门遇事成歌咏,取次衝筵隐姓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夫自 周 衰,採诗之官废, 汉 魏 之世,歌咏杂兴。”
《漢語大詞典》:颂声(頌聲)
歌颂赞美之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何休 注:“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周康 之时,颂声作乎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彷彿风尘,用垂颂声。”
《漢語大詞典》:咏歌(詠歌)
亦作“ 咏謌 ”。 吟咏歌颂。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搢绅先生,以求咏謌其所志。”謌,一本作“ 歌 ”。 唐 柳宗元 《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君﹞以疾居家三年,復登于朝,遐邇咏歌,仍遇痼疾。”
(1).吟咏歌唱。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夫读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 明 陈懋仁 《泉南杂志》卷上:“如 渊明 于下潠田舍穫,释鑱咏歌,翛然自适。”
(2).诗歌。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已矣本生事,咏歌盈篋笥。” 刘良 注:“咏歌谓平生所述文章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逸诗六篇笙歌:“ 明帝 去 孔子 删诗之世未远,必见其辞,故得以播之咏歌。” 清 戴名世 《〈李县圃唱和诗〉序》:“ 子美 当 唐 室板荡,忧时感事,无可如何,而托之於咏歌。”
《漢語大詞典》:歌颂(歌頌)
(1).歌唱《颂》诗。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颂》,曰:‘至矣哉!’” 杜预 注:“《颂》者,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后谓用诗歌颂扬,亦泛谓用言语文字赞美。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矫託天命,伪作符书……戏弄神祇,歌颂祸殃。” 唐 韩愈 《上宰相书》:“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 尧 舜 之道。” 明 张居正 《贺瑞雪表》:“同万民而歌颂,莫罄豫鸣。”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
(2).指歌功颂德的诗文。汉书·王褒传:“﹝上﹞数从 褒 等放猎,所幸宫馆,輒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是以丰功韙命,润色縢策,盛德形容,藻被歌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景范碑:“垂其训聚而为坟典,形其美流而为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