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十瓮齑
 
百瓮寒齑
 
黄齑三百瓮
 
齑瓮

相关人物
苏轼


《苏轼文集》卷七十三〈禄有重轻〉
王状元未第时,醉堕汴河,为水神扶出,曰:「公有三百千料钱,若死于此,何处消破?」明年遂登第。士有久不第者,亦效之,阳醉落河,河神亦扶出。士大喜曰:「吾料钱几何?」神曰:「吾不知也。但三百瓮黄齑,无处消破耳。」
典故
吴机械
 
嗤桔槔
 
圃田公
 
天机如汉阴
  
忘机同汉阴
   
抱瓮天机
  
抱瓮罂
 
桔槔贤抱瓮
 
槔与瓮
 
机事机心
  
机心抱瓮
 
汉阴嗤
 
汉阴报瓮
   
汉阴瓮
   
灌阴叟
 
无械容机
 
无橘槔
 
无机抱瓮
 
绝机叟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433~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简释

忘机:喻思想纯朴,与人交往没有机心。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汉阴灌:喻心地纯朴无机心。明何景明《立春日作》:“心存汉阴灌,躬学南阳耕。”


例句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还嗟绝机叟,白首汉川阴。 崔湜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

辘轳用智终何益,抱瓮遗名亦至今。 方干 山井

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

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 杜甫

长沙哀糺纆,汉阴嗤桔槔。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日抱汉阴瓮,或成蝴蝶梦。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卢照邻 山林休日田家

南溪抱瓮客,失意自怀羞。 赵嘏 下第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典故
偷醅毕卓
 
卓眠瓮
 
吏部多醉
 
吏部瓮下眠
  
吏部开瓮
 
扶毕卓
 
抱卧
 
横瓮眠
 
瓮下仙
 
瓮下眠
 
瓮间倾卮
 
瓮间卧
  
瓮边吏部
 
瓮边捉
 
瓮间毕卓
 
瓮间眠
 
毕卓盗窃
 
毕卓眠
 
毕卓缚瓮边
 
毕卓卧瓮
 
毕卓醉狂
 
缚拼毕卓
 
缚著瓮鞭
 
卧瓮
 
卧瓮人
 
防吏部

相关人物
毕卓


《晋中兴书》卷七〈陈留阮录〉~429~
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达,为胡母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谓是盗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燕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简释

吏部眠:咏嗜酒或醉态。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例句

偷归瓮间卧,逢个楚狂来。 戴叔伦 答崔载华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

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李端 晚秋旅舍寄苗员外

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杜牧 雪中书怀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杜甫 游子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王绩 戏题卜铺壁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王绩 过酒家五首

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之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 白居易 家园三绝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韩偓 三月

典故 
中圣中贤
  
中贤圣
 
到圣
 
问贤圣
 
徐邈中圣贤
 
徐邈圣
 
徐邈酒仓空
 
徐邈酒圣贤
 
杯中神怪物
  
樽中圣
   
浊贤清圣
 
浊酒醉贤人
 
瓮贮贤人
 
美酒参圣
  
圣贤中
 
圣贤酒
    
贤圣日中
 
贤圣物
 
酒无贤圣
  
酒号贤人
 
酒贤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739~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艺文类聚》卷七十二〈食物部·酒〉~247~
《魏略》曰:大祖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者,清酒为圣人。

简释

中贤圣:喻喜饮酒、醉酒。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若不中贤圣,何由外智愚。”’


例句

天意资厚养,贤人肯相违。 孟郊 立德新居

欲知中圣处,皓月临松盖。 李德裕 流杯亭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赠孟浩然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杜牧 题桐叶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杜甫 对酒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泛菊贤人至,烧丹姹女飞。 权德舆 晚秋陪崔阁老张秘监阁老苗考功同游昊天观时杨阁老新直未满以诗见寄斐然酬和有愧芜音

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 权德舆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唯将酒作圣,不厌谷名愚。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终岁白屋贫,独谣清酒圣。 权德舆 酬蔡十二博士见寄四韵

美禄与贤人,相逢自可亲。 权德舆 醉后

离忧未易销,莫道樽酒贤。 独孤及 下弋阳江篡中代书寄裴侍御

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独孤及 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皮日休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茂陵罢酒惭中圣,漳浦题诗怯大巫。 许浑 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陆龟蒙 酒枪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 其二

典故
瓮下思毕
 
瓮头吏部
 
毕卓身夜瓮

相关人物
毕卓


《晋中兴书》卷七〈陈留阮录〉~429~
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达,为胡母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谓是盗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燕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典故
壁上雕弓蛇暗猜
 
瓮中蛇


《晋书》卷四十三〈乐广列传〉~244~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顿愈。
《新增月日纪古》卷之五上〈五月卷上·夏至〉~748~
《风俗通》:予之祖父彬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饮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宜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彬因事至宜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彬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使门下吏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怿,由是廖平。
典故

《冷斋夜话》卷三〈活人手段〉
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一〈司马光〉~555~
温公童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坠水内,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由穴迸,而儿得不死。盖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典故
守瓮天
 
瓮中天
 
瓮中醯鸡
 
舞瓮天
  
醯鸡仰瓮口
 
醯鸡瓮里


《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田子方〉~76~
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唐·成玄英疏:「醯鸡,醋瓮中之蠛蠓,每遭物盖瓮头,故不见二仪也。亦犹仲尼遭圣迹蔽覆,不见事理,若无老子为发覆盖,则终身不知天地之大全,虚通之妙道也。」郭象注:「醯鸡者,醋瓮中之蠛蠓。」

例句

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典故

《樊川诗集注》卷三
唐·杜牧〈润州二首〉其二:「谢朓诗中佳廲,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弩,柳暗朱楼多梦云。」作者自注:「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清。冯集注引宋。程大昌《演繁露》:润州城古号铁瓮,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类城,似为非类。乾道辛卯,予过润,蔡子平置燕于江亭,亭据郡治前山绝顶,而顾子城雉堞缘冈,弯环四合,其中州治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
典故
投伊大瓮


《邵氏闻见录》卷六~54~
国初,赵普中令为相,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瓮中,满即焚于通衢。
典故
瓮样茧


《列仙传》卷下〈园客〉
园客者,济阳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其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状。客与俱收蚕,得百二十头茧,皆如瓮大,缫一茧,六十日始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在。
典故
瓮有馀春


《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喜韩樽相过〉
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长安城中足年少,独共韩侯开口笑。桃花点地红斑斑【桃花点地如锦斑】,有酒留君且莫还。与君兄弟日携手,世上虚名好是閒【世上浮名好是閒】。
典故
醯鸡舞瓮


《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田子方〉~76~
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唐·成玄英疏:「醯鸡,醋瓮中之蠛蠓,每遭物盖瓮头,故不见二仪也。」晋·郭象注:「醯鸡者,醋瓮中之蠛蠓。」
典故
掀瓮拔醅


《白居易集》卷七十〈醉吟先生传〉
吟罢自哂,揭瓮拨醅,又引数杯,兀然而醉。
典故

《初学记》卷二十七
旧题南朝梁·孙柔之《瑞应图》: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人不为非,则银瓮出。

例句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杜甫 洗兵马

《漢語大詞典》:三百瓮齑(三百甕虀)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虀,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宋 赵与虤 娱书堂诗话卷上:“旧传一贫士死,见阴吏,为言‘当再生,汝有三百瓮虀禄未尽。’ 陆放翁 《病愈》絶句云:‘镜中无復旧朱颜,一笑衰翁乃尔顽。三百瓮虀消未尽,不知更著几年还?’戏用此事。”
《國語辭典》:忘机(忘機)  拼音:wàng jī
不存心机,淡泊无争。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逃名溷俗,纵酒忘机。」
《漢語大詞典》:抱瓮(抱甕)
见“ 抱瓮灌园 ”。
《漢語大詞典》:抱瓮灌园(抱甕灌園)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漢語大詞典》:抱瓮灌园(抱甕灌園)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國語辭典》:机心(機心)  拼音:jī xīn
巧诈诡变的心。《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漢語大詞典》:汉阴灌(漢陰灌)
指 汉阴丈人 抱瓮灌畦之事。后用为退隐学道的典实。 明 王守仁 《立春日作》诗:“心存 汉 阴灌,躬学 南阳 耕。”参见“ 汉阴机 ”。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漢語大詞典》:汉阴老(漢陰老)
即 汉阴老父 。 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疑入 武陵源 ,如逢 汉阴老 。”参见“ 汉阴老父 ”。
《漢語大詞典》:汉阴老父(漢陰老父)
东汉 隐者。不详姓名。 桓帝 延熹 中,幸 竟陵 ,过 云梦 ,临 沔水 ,百姓莫不观,此翁独耕不辍。尚书郎 张温 异之,与之言。老父论古道今,历陈天子逸游之非。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参阅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
《漢語大詞典》:汉阴诮(漢陰誚)
指 子贡 过 汉 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 唐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诗:“已息 汉 阴誚,且同 濠 上观。”参见“ 汉阴机 ”。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漢語大詞典》:吏部眠
晋书·毕卓传:“﹝ 卓 ﹞ 太兴 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 卓 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也,遽释其缚。”后因谓饮酒废事为“吏部眠”。 唐 杜甫 《游子》诗:“厌就 成都 卜,休为 吏部 眠。”
《漢語大詞典》:瓮眠(甕眠)
晋 毕卓 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瓮眠思 毕卓 ,糟藉忆 刘伶 。”
《漢語大詞典》:中圣(中聖)
酒醉的隐语。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宋 秦观 《次韵夏侯太冲秀才》:“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明 屠隆 《綵毫记·脱靴捧砚》:“臣虽中圣,敢不奉詔,愿给笔札。”
分類:酒醉
《漢語大詞典》:中圣人(中聖人)
酒醉的隐语。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魏国 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 邈 私饮至於沉醉。校事 赵达 问以曹事, 邈 曰:‘中圣人。’ 达 白之 太祖 , 太祖 甚怒。度 辽 将军 鲜于辅 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之五:“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分類:酒醉
《國語辭典》:乐圣(樂聖)  拼音:yuè shèng
称极精于音乐的人。如:「贝多芬有乐圣的美称。」
分類:圣道嗜酒
《漢語大詞典》:清圣(清聖)
(1).清酒。 宋 陆游 《初秋小疾效俳谐体》诗:“遣闷凭清圣,忘情付黑甜。”参见“ 清圣浊贤 ”。
(2).纯洁的圣人。语本孟子·万章下:“ 伯夷 ,圣之清者也。” 清 陈确 《死节论》:“《论》《孟》并亟称 夷 齐 ,不一及死。 孔 序逸民, 孟 曰清圣,推求义藴,二子生平,尽於此矣。”
《國語辭典》:清圣浊贤(清聖濁賢)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汉代末年因饥荒而禁止酿酒,饮酒的人讳称酒,指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见《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后以清圣浊贤为酒的别称。宋。陆游〈沂溪〉诗:「閒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國語辭典》:清圣浊贤(清聖濁賢)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汉代末年因饥荒而禁止酿酒,饮酒的人讳称酒,指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见《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后以清圣浊贤为酒的别称。宋。陆游〈沂溪〉诗:「閒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國語辭典》:圣贤(聖賢)  拼音:shèng xián
1.圣人与贤人。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三国演义》第八六回:「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2.神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坛中有一重菩萨,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刚围著,圣贤比肩,环绕甚严。」也作「贤圣」。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漢語大詞典》:贤人酒(賢人酒)
指浊酒。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仇兆鳌 注引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宋 王安石 《春日》诗之一:“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元 吕止庵《后庭花·怀古》曲:“儒冠两鬢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 越 女歌。”
分類:浊酒
《漢語大詞典》:贤人酒(賢人酒)
指浊酒。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仇兆鳌 注引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宋 王安石 《春日》诗之一:“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元 吕止庵《后庭花·怀古》曲:“儒冠两鬢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 越 女歌。”
分類:浊酒
《漢語大詞典》:贤圣(賢聖)
(1).道德才智极高。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盖 太姜 渊智非常,虽 太王 之贤圣,亦与之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念叠矩重规,当贤圣之君七作。”
(2).道德才智极高的人。战国策·赵策二:“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周京 赫赫, 成 康 之至教蔑闻; 鲁国 巖巖,贤圣之餘风可坠。”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陆中丞:“六岁受孝经论语,以古贤圣自期。”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何必珊瑚夸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
(3).佛;菩萨。
(4).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宋 林逋 《答潘司理》诗:“岑寂园庐何所对,酒中贤圣药君臣。”参见“ 贤人 ”。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國語辭典》:酒圣(酒聖)  拼音:jiǔ shèng
1.最清的酒。唐。白居易〈与诸客空腹饮〉诗:「曲神寅日合,酒圣卯时欢。」
2.对善饮之人的美称。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四:「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宋。黄庭坚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九首之二:「诗狂克念作酒圣,意态忽如年少时。」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
《漢語大詞典》:击瓮(擊甕)
(1).敲击瓦瓮发声以和歌。史记·李斯列传:“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 秦 之声也。”
(2).指 宋 司马光 幼时击破大瓮救小儿之事。参见“ 击瓮图 ”。
《漢語大詞典》:击瓮图(擊甕圖)
描绘 宋 司马光 幼时打破水瓮拯救儿童故事的图画。 宋 惠洪 冷斋夜话·活人手段:“ 司马温公 童稚时与羣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坠瓮水中,羣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至今 京 洛 间为《击瓮图》。”
《國語辭典》:醯鸡(醯雞)  拼音:xī jī
酒瓮中生的一种酒虫。《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宋。苏轼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之五:「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漢語大詞典》:铁瓮城(鐵甕城)
江苏 镇江 古城名。 宋 王令 《忆润州葛使君》诗:“ 金山寺 近尘埃絶, 铁瓮城 深气象雄。” 元 张昱 《赠寓客还瓜州》诗:“几潮路到 瓜州 渡,隔岸山连 铁瓮城 。”参见“ 铁瓮 ”。
分類:江苏古城
《漢語大詞典》:铁瓮(鐵甕)
亦作“ 铁瓮 ”。
(1).坚固的瓮城。比喻强盛的国势。 唐 秦韬玉 《陈宫》诗:“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参见“ 瓮城 ”。
(2).指 铁瓮城 , 京口 (今 江苏 镇江 ) 北固山 前的一座古城。为 三国 时 孙权 所筑。 唐 杜牧 《润州》诗之二:“城高 铁瓮 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冯集梧 注:“原注:‘ 润州 城, 孙权 筑,号为 铁瓮 。’《演繁露》:‘ 润州 城古号 铁瓮 ,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 乾道 辛卯,予过 润 , 蔡子平 置燕于 江 亭,亭据郡治前山絶顶,而顾子城雉堞缘冈,弯环四合,其中州郡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 元 萨都剌 《还京口》诗:“城高 铁瓮 江山壮,地接 金陵 草木凋。” 殷孟伦 朱广祁 校正引 明 陈沂 《南畿志》:“ 吴 时已自为京城,復筑子城,固以甓,号为 铁瓮 。” 清 洪升 《过京口作》诗:“北南形胜地, 铁瓮 此坚城。”
《漢語大詞典》:银瓮(銀甕)
银质盛酒器。古代传说常以为祥瑞之物。政治清平,则银瓮出。初学记卷二七引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人不为非,则银瓮出。” 唐 杜甫 《洗兵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復道诸山得银瓮。” 明 刘基 《君子有所思》诗:“扈从金宫归,赐酒银瓮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