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古文  拼音:gǔ wén
1.上古的文字。《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
2.汉代经学的一派,以先秦古文所书。《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
3.唐宋文坛上古文运动所主张的先秦两汉的文体。相对于骈文而言。清。方苞〈古文约选。序〉:「自魏、晋以后,藻绘之文兴,至唐韩氏起八代之衰,然后学者以先秦、盛汉辩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参见「古文运动」条。
4.泛指文言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若有诗赋古文更好了,容日细细捧读。」
《漢語大詞典》:古文经学(古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 西汉 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设立学官传授,而在 孔 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 王莽 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 东汉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时,治古文经的 贾逵 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 马融 、 服虔 、 郑玄 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 魏 、 晋 、六朝、 隋 、 唐 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國語辭典》:古文字  拼音:gǔ wén zì
古代的文字。特指秦以前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
《漢語大詞典》:中古文
指 汉 代藏于皇宫中的古文经籍。汉书·艺文志:“ 刘向 以中古文《易经》校 施 、 孟 、 梁丘 经。以中古文尚书校 欧阳 、大小 夏侯 三家经文。” 颜师古 注:“中者,天子之书也。言中,以别于外耳。” 清 龚自珍 《说中古文》:“ 成帝 命 刘向 领校中五经秘书,但中古文之説,余所不信。 秦 烧天下儒书, 汉 因 秦 宫室,不应宫中独藏尚书,一也; 萧何 收 秦 图籍,乃地图之属,不闻收,二也。”
《国语辞典》:古文旧书(古文旧书)  拼音:gǔ wén jiù shū
先秦古文所写的典籍,有别于今文。《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脩,皆古文旧书。」
《国语辞典》:古文运动(古文运动)  拼音:gǔ wén yùn dòng
唐韩愈、柳宗元等,反对唐初骈俪的文风,力主文以载道之说,欲以先秦、两汉的散文代替骈文,宋欧阳修等继之,遂使古文成为文章正宗,是为「古文运动」。
《国语辞典》:古文尚书(古文尚书)  拼音:gǔ wén shàng shū
1.书名。四十六篇,较伏生所传者多十六篇。汉时得自孔子故宅壁中的尚书,皆科斗古文,故称为「古文尚书」。
2.今本尚书五十八篇中,有二十五篇为东晋时梅赜伪作,学者称为「伪古文尚书」。
《国语辞典》:孔壁古文  拼音:kǒng bì gǔ wén
汉鲁恭王坏孔子宅壁,于壁中得古文经传。因其用古文写成,有别于汉通行的隶书,故后世称为「孔壁古文」。见《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鲁恭王刘馀传》。
《国语辞典》:古文八大家  拼音:gǔ wén bā dà jiā
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八人提倡古文运动,遂被后人合称为「古文八大家」。
《国语辞典》:唐宋古文八大家  拼音:táng sòng gǔ wén bā dà jiā
唐宋两代八位古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明茅坤曾编有《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名始著。
《国语辞典》:蒙古文  拼音:méng gǔ wén
蒙古族通用的拼音文字。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所创制,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现行蒙古文有三十一个字母,包括七个元音字母(实际上只有用五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和二十四个辅音字母。大多数字母在词首、词中、词末的写法有所不同。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國語辭典》:古文辞类纂(古文辭類纂)  拼音:gǔ wén cí lèi zuǎn
书名。清姚鼐编。七十五卷,分十三类,选录各家之文,以示义法,为桐城派之要典。
《國語辭典》:古文观止(古文觀止)  拼音:gǔ wén guān zhǐ
书名。清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候所选的古文集,上自先秦,下至明代,每篇皆有简明的评注。
《國語辭典》:古文家  拼音:gǔ wén jiā
1.古文经学家。参见「今古学派」条。
2.善作古文的人。如:「韩愈是唐代有名的古文家。」
《國語辭典》:古文经(古文經)  拼音:gǔ wén jīng
先秦古文所写就的经籍,不同于用汉隶书写的今文经。如《古文尚书》。
《漢語大詞典》:古文经学(古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 西汉 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设立学官传授,而在 孔 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 王莽 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 东汉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时,治古文经的 贾逵 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 马融 、 服虔 、 郑玄 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 魏 、 晋 、六朝、 隋 、 唐 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漢語大詞典》:古文经学(古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 西汉 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设立学官传授,而在 孔 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 王莽 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 东汉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时,治古文经的 贾逵 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 马融 、 服虔 、 郑玄 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 魏 、 晋 、六朝、 隋 、 唐 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