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主权(主權)  拼音:zhǔ quán
1.独立自主,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权力。《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大帅的议论,诚然寓意深远,但是各式事情,一齐惟顾问官之言是听,恐怕大权旁落,大帅自己一点主权没有。」
2.近代构成国家的四要素之一。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对内具有排外的管辖权,对外则有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力。《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中国失了主权,办一个小小犯人,都要听外国人做主。」
《高级汉语词典》:自主权  拼音:zì zhǔ quán
拥有法律全权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活动,不从属于别人的权威
《國語辭典》:主权国(主權國)  拼音:zhǔ quán guó
对于内政、外交,享有完全主权,且能自由行使主权的国家。
《国语辞典》:国会主权(国会主权)  拼音:guó huì zhǔ quán
一个国家的最终权威表现在国会上,国会拥有无限的权威得以制定或变更任何法律,而这项权力也受到司法机关的支持与尊重。
《国语辞典》:刑事主权(刑事主权)  拼音:xíng shì zhǔ quán
国家在其领域范围内,对于犯罪者予以处罚的权力,为国家主权的具体表现。也称为「刑罚权」。
《国语辞典》:业主权益(业主权益)  拼音:yè zhǔ quán yì
企业个体的资产减负债后,所馀的净额。亦等于业主投资加未分配盈馀。简称为「权益」。
《國語辭典》:宗主权(宗主權)  拼音:zōng zhǔ quán
国家对于属国的内政外交,具有干预的权利,此权称为「宗主权」。
《漢語大詞典》:海王
凭借海的有利条件而成王业。管子·海王:“海王之国,谨正盐筴。” 尹知章 注:“言以负海之利而成王业。”
(1).海上的霸王;海上的首领。 清 魏源 《寰海》诗之九:“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裴伦 之祖 约翰 ,尝念先人为海王,因投海军为之帅。”
(2).指海上主权。 清 黄遵宪 《出军歌》:“国轨海王权尽失,无地划 禹 跡。”
《國語辭典》:国贼(國賊)  拼音:guó zéi
危害或出卖国家的奸人。《后汉书。卷五一。桥玄传》:「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三国演义》第六九回:「二人感愤流泪,怨气冲天,誓杀国贼。」
《國語辭典》:国权(國權)  拼音:guó quán
国家的政权。《史记。卷四二。郑世家》:「十二年,简公怒相子孔专国权,诛之,而以子产为卿。」南朝梁。沈约〈恩倖传论〉:「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
《國語辭典》:人权(人權)  拼音:rén quán
1.人与生俱来就有的权利,也称「天赋人权」。
2.人民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自由、人身安全、工作、受教育、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财产等权利。
《國語辭典》:立宪(立憲)  拼音:lì xiàn
制定宪法。如:「我国在经过重重困难之后才得以完成立宪,实行民主政治。」
《國語辭典》:王冠  拼音:wáng guān
帝王的帽子。《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御王冠。」《资治通鉴。卷六八。汉纪六十。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设坛场于沔阳,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乃拜受玺绶,御王冠。」
《国语辞典》:复决(复决)  拼音:fù jué
依据《宪法》主权在民之原则,为国民直接民权行使的方法之一,人民直接对法案重新议决。依《公民投票法》,公民得对法律、重大政策、《宪法》修正案及地方自治法规等进行复决。
《國語辭典》:侵略  拼音:qīn lüè
1.侵犯掠夺。《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齐安、竟陵郡接魏界,多盗贼,景移书告示,魏即焚坞戌保境,不复侵略。」
2.一国侵犯破坏另一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或任何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行为。侵略的主要形式有武装入侵、政治干涉、经济迫害、文化渗透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