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五更三老


《礼记注疏》卷二十〈文王世子〉~403~
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之,以孝养也。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汉·郑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唐·孔颖达疏曰:「三老五更各一人,蔡邕以为更字为叟。叟,老称。又以三老为三人,五更为五人。非郑义也。」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035~
及王莽为宰衡,欲耀众庶,遂兴辟廱,因以篡位,海内畔之。世祖受命中兴,拨乱反正,改定京师于土中。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乃营立明堂、辟廱。显宗即位,躬行其礼,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养三老五更于辟廱,威仪既盛美矣。唐·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诗云『三寿作朋』。」又引邓展曰:「汉直以一公为三老,用大夫为五更,每常大行礼乃置。」师古曰:「郑玄说云三老五更谓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更音工衡反。蔡邕以为更当为叟。叟,老人之称也。」
《國語辭典》:三老  拼音:sān lǎo
1.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晋。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2.年高德劭的长老。《周书。卷四五。儒林传。序》:「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诏尊太傅燕公为三老。」
3.职官名。汉时掌一乡之教化。《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
4.四川江峡中称水夫掌柁的为「三老」。唐。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郑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大学。” 郑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颖达 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廱。”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 祥 ( 王祥 )为三老, 小同 ( 郑小同 )为五更。”北史·魏纪三:“以 尉元 为三老, 游明根 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
《漢語大詞典》:长年三老(長年三老)
古时 川 峡一带对舵手、篙师的敬称。 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 蔡 ( 蔡梦弼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 邵宝之 )注:三老,捩舵者。长年,开头者。”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川 峡呼梢工篙手为长年三老。”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公是也。’长,读如长幼之长。” 清 钱谦益 《寿福清公六十序》:“长年三老中流遇风,慬而获济。”
分類:舵手敬称
《国语辞典》:若要好,问三老(若要好,问三老)  拼音:ruò yào hǎo,wèn sān lǎo
(谚语)比喻老人多经验,参考他们的意见,可使构想、计画更周备。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常言道:『若要好,问三老。』俺与您去寻著三个老的问他。道是该吃俺也不该吃。」
《漢語大詞典》:三老四少
(1).老少众人。京剧《武家坡》第四场:“依我之见,去到前村大户人家,请上三老四少同拆同观。”
(2).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屯子里又有他好多亲戚朋友,磕头拜把的和三老四少的徒弟。”原注:“民间秘密结社的青帮,在东北称为家理,又叫在家理的人为三老四少。”
《漢語大詞典》:三老四严(三老四嚴)
缩略语。“三老”指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指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最初由会战于 大庆油田 的人所提出。 李季 《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三老四严’高标准,总理最喜欢 毛主席 的好工人。” 刘白羽 《石油英雄之歌》:“在 华北 会战中严格地坚持了‘三老四严’精神和岗位责任制。”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郑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大学。” 郑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颖达 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廱。”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 祥 ( 王祥 )为三老, 小同 ( 郑小同 )为五更。”北史·魏纪三:“以 尉元 为三老, 游明根 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
《分类字锦》:劳飨三老(劳飨三老)
后汉书明帝纪永平十年夏闰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阳祠章陵日北至又祠旧宅礼毕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埙篪和之以娱嘉宾还幸南顿劳飨三老
分类:省方
《漢語大詞典》:练川三老(練川三老)
明 代继 归有光 之后以文著称的三位老人。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 、 程嘉燧 并称曰‘ 练川 三老’。”按, 唐时升 等均 嘉定县 人,其南有 练祁塘 ,亦名 练川 ,故称。
《漢語大詞典》:老三老四
方言。形容自以为是、摆老资格的神态。甬剧《两兄弟》第三场:“啥?我生你出来是叫你老三老四地来教训阿爹的呀!”
《漢語大詞典》:龙山三老(龍山三老)
指 金 元 时的 元好问 (字 裕之 )、 张德辉 、 李冶 三人。元史·张德辉传:“ 张德辉 天资刚直,博学有经济器……然性不喜嬉笑,与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龙山 ,时人号为 龙山 三老云。”
《國語辭典》:三德  拼音:sān dé
1.三种品德。《书经。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2.具有至德、敏德、孝德的三长老。《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任善不敢臣三德。」汉。戴德。注:「三德,三老也。」
《漢語大詞典》:三寿(三壽)
(1).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毛 传:“寿,考也。” 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漢語大詞典》:少吏
小吏。 汉 代特指低于县丞、县尉的三老、亭长等。《汉书·武帝纪》:“少吏犯禁。”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少吏,小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