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关源(關源)
指 关中 。《文选·王僧达〈和琅邪王依古〉》:“少年好驰侠,旅宦游 关 源。” 刘良 注:“ 关 源,谓 关中 河源也。”
分類:关中
《國語辭典》:秦关(秦關)  拼音:qín guān
函谷关的别名。参见「函谷关」条。
《国语辞典》:入关(入关)  拼音:rù guān
进入关中之地。《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文选。潘岳。西征赋》:「牧疲于西夏,携老幼而入关。」
《國語辭典》:三秦  拼音:sān qín
1.项羽分关中地,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于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于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于上郡,合称为「三秦」。
2.晋时十六国之前秦、后秦、西秦的合称。
《國語辭典》:西秦  拼音:xī qín
朝代名。(西元385~431)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鲜卑族乞伏国仁所建,据今甘肃南部,后为夏所灭。
《國語辭典》:关辅(關輔)  拼音:guān fǔ
京城附近的地方。宋。陆游 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词:「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
《漢語大詞典》:关陕(關陝)
指 陕西 地区。 陕西 古名 关中 ,故称。 陈毅 《送沈张诸君赴延安》诗:“八载睽离望 关陕 ,五年风雨仗 延安 。”
《漢語大詞典》:关陇(關隴)
指 关中 和 甘肃 东部一带地区。后汉书·公孙述传:“令 汉 帝释 关 陇 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 汉 月明 关 陇 ,胡云聚塞垣。”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四:“可怜 庾信 多才思, 关 陇 乡心已不堪。”
《漢語大詞典》:八水
(1).八川。初学记卷六引 晋 戴祚 《西征记》:“关内八水,一 涇 ,二 渭 ,三 灞 ,四 滻 ,五 涝 ,六 潏 ,七 灃 ,八 滈 。” 唐 骆宾王 《帝京篇》诗:“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亦用来借指 关中 地区。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盗据 三秦 地,兵缠八水乡。”
(2).即八功德水。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八水润焦芽,三明启羣目。”
分類:关中地区
《漢語大詞典》:关洛(關洛)
(1). 关中 和 洛阳 一带。泛指北方地区。晋书·地理志上:“ 魏武 定霸,三方鼎立,生灵版荡, 关 洛 荒芜。”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所以 关 洛 动南望之怀,獯夷遽北归之念。” 吕延济 注:“ 关 , 秦 也。 洛 , 洛阳 。南望,谓乱已平, 齐 都 江 南。”南史·谢晦传:“帝深加爱赏,从征 关 洛 ,内外要任悉委之。”
(2).指 宋 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中 张载 和 洛阳 二 程 ( 程颢 、 程颐 )。 明 高启 《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一:“ 关 洛 遗风在, 河 汾 旧业传。”
《国语辞典》:关内侯(关内侯)  拼音:guān nèi hóu
秦、汉时的封爵。有侯号而无封地,仅于关中京畿领取少数租税。
《國語辭典》:白渠  拼音:bái qú
汉武帝太始二年所开凿的人工灌溉渠道。位于关中平原,自谷口南流至栎阳,注入渭水,长约二百里,灌溉面积高达四五○○顷。唐朝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自西元一九三○年后,改筑泾惠渠。《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因名曰:『白渠』。」
《漢語大詞典》:素浐
浐水 的别名。 关中 八川之一。因水色素白,故称。文选·潘岳〈西征赋〉:“南有玄 灞 素 滻 ,汤井温谷。” 李善 注:“玄、素,水色也。 灞 滻 ,二水名也。”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我住青门外,家临素 滻 滨。” 唐 杜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诗:“悄悄素 滻 路,迢迢天汉东。”
《國語辭典》:税课(稅課)  拼音:shuì kè
分派税额。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四二。户部。杂赋》:「八年谕,前因川省松潘引多茶壅,将天全州之积引,改拨成都彭灌等县行销,每年空缴引张,赔纳税课,官商交累。」
《漢語大詞典》:八川
古代 关中 地区 灞 、 浐 ( 产 )、 泾 、 渭 、 酆 ( 丰 、 沣 )、 镐 ( 滈 、 鄗 )、 潦 ( 涝 )、 潏 ( 泬 )八条河流的总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终始 灞 、 滻 ,出入 涇 、 渭 、 酆 、 镐 、 潦 、 潏 ,紆餘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唐 杨炯 《宴族人杨八宅序》:“望望八川,苔发 璜溪 之水。” 明 何景明 《渡泾渭》诗:“湮沉九州会,雄壮八川名。”
分類:关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