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内人(內人)  拼音:nèi rén
1.宫人。多指宫中的女官或宫女。《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托病不朝。太后使内人问之。」《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却说后唐明宗归天,闵帝即位,应有内人,尽令出外嫁人。」
2.旧时泛指妻妾。《礼记。檀弓下》:「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
3.唐称宫妓。唐。张祜 春莺啭诗:「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唐。崔令钦《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
4.称亲近的人。多指同一家族的人。《荀子。法行》:「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远乎?」
5.称谓。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如:「这是我内人。」也作「内子」。
《漢語大詞典》:里第
指里中宅第。多指大官僚的私宅。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於是 騭 等各还里第焉。”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广平王 虔 自 河 北还,至 九曲 ,闻变,弃军,将数十人归里第。” 宋 陶谷 清异录·文章树:“ 张曲江 里第之侧,有古柘。”
《漢語大詞典》:方山
(1).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南。传说为 秦始皇 凿断 金陵山 以疏 淮水 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秦 ﹞鉴观 秣陵 ,厥有王气,令朱衣三千之众,凿立 方山 ,疏迤水道。”
(2).指方山冠。 章炳麟 《杂感》诗之二:“谁教两犬竞呀呀,貂尾方山总一家。恨少 舞阳 屠狗侣,扫除羣吠在 潼 华 。”此借指 汉 族文职官僚。参见“ 方山冠 ”。
《漢語大詞典》:方山冠
古冠名。 汉 代祭宗庙时乐舞人所戴之冠。 汉 蔡邕 独断卷下:“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 汉 祀宗庙,《大予》《八佾乐》《五行》舞人服之。衣冠各从其行之色,如其方色而舞焉。”后汉书·舆服志下:“方山冠似进贤。”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尝见大白犬,颈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无尾,以问 龚遂 。” 胡三省 注:“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乐舞人服之。”
《國語辭典》:公馆(公館)  拼音:gōng guǎn
1.古代公家所造的馆舍。《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将犯人寄监,亲自坐轿上公馆辕门面禀了抚军。」
2.仕宦的寓所。《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先打听洋务局总办的公馆,打听著了,暂时在城里大街上一家客店住下。」
3.敬称他人的住所。《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一行人找到了华甫母舅的公馆里来,暂时住下不题。」
4.旅舍。《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处送亲》:「我家不是公馆,柴火不便,别处去利市。」
《國語辭典》:虞候  拼音:yú hòu
1.古代掌山泽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薮之薪蒸,虞候守之。」
2.隋太子卫率有左右虞候府,掌斥候伺奸。
3.唐方镇置都虞候、虞候,为军校之名称;至五代都虞候等遂为禁卫之官,宋因之,元以后废。
4.对下级吏员、侍从的通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虞候声诺来寻。这个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漢語大詞典》:石虎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易水:“其东谓之 石虎冈 ……有所遗二石虎,后人因以名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粉水:“ 粉水 旁有 文将军 冢墓,隧前有石虎、石柱,甚脩丽。”
(2).似虎的石头。 隋 卢思道 《从军行》:“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宋史·元达传:“ 达 私喜曰:‘我闻 李将军 射石虎饮羽,今树为我断,岂神助歟?’”
《國語辭典》:老爷(老爺)  拼音:lǎo ye
1.旧时对于官绅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知府道:『你的冤已雪了。』李氏道:『多谢老爷天恩!』」《负曝闲谈》第三回:「我们当老爷的都做了贼,那些平头百姓,不一个个都该做强盗么?」
2.仆人对主人的敬称。《红楼梦》第九三回:「小的本不敢说,我们老爷只是太好了,一味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来。」
3.妻子对丈夫的敬称。《红楼梦》第三三回:「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
4.外祖父的俗称。
5.对科举时代举人的尊称。科举时代对秀才称相公,对举人称老爷。《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國語辭典》:庄田(莊田)  拼音:zhuāng tián
大地主租田给佃户耕种,并设庄来管理的田地。《旧唐书。卷一八。宣宗本纪》:「官健有庄田户籍者,仰州县放免差役。」
《漢語大詞典》:导从(導從)
(1).古时帝王、贵族、官僚出行时,前驱者称导,后随者称从,因谓之导从。后汉书·舆服志上:“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剑,三车导;主簿、主记,两车为从。”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珙:“有贵人,导从甚盛。”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一:“具皇帝卤簿仪仗威仪导从,到太庙追尊四代祖父母、父母为皇帝皇后,再祭告社稷。”
(2).泛指前导与后卫。《水浒传》第八二回:“军士导从,仪卫不断,直至 忠义堂 前下马。”
《國語辭典》:府第  拼音:fǔ dì
贵族官吏或大地主的住宅。《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自四辅、三公有事府第,皆用传。」
《國語辭典》:官样(官樣)  拼音:guān yang
1.形容物品的样式大方美丽。宋。黄庭坚从张仲谋乞腊梅〉诗:「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官样黄。」
2.官方所定的格式。如:「官样文章」。
3.官僚的作风、气派。
4.体面。《金瓶梅》第九六回:「强如你在那冷铺替花子摇铃打梆子,这个还官样些!」
《漢語大詞典》:官样黄(官樣黄)
柑子菊的异名。 宋 陈师道 《清平乐·咏柑子菊》词题注:“柑子菊姿韵俱胜,如 王 谢 家十五女儿,而名不雅驯,为改之曰官样黄,作《清平乐》词,且令方内知有此名也。”
分類:词题题注
《漢語大詞典》:石兽(石獸)
古代帝王官僚墓前的兽形石雕。其种类和多寡依墓主的身份而分不同的等级。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济南 平陵城 北石兽,一夜中忽移在城东南 善石沟 ,上有狼狐千餘迹随之,迹皆成路。”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羊虎:“然则墓前石人、石兽、石柱之属,自 汉 代而有之矣。” 元 赵孟俯 《岳鄂王墓》诗:“ 鄂王 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碑碣石兽:“ 唐 律,诸毁人碑碣及石兽者,徒一年。”
《國語辭典》:衙门(衙門)  拼音:yá mén
1.唐代皇宫前殿的殿门。《旧唐书。卷一七一。张仲方传》:「翌日,两省官入朝,宣政衙门未开,百官错立于朝堂。」
2.旧时官吏办公、办事的地方。《红楼梦》第四八回:「著他写一张状子,只管往有司衙门中告去。」也作「牙门」。
《國語辭典》:绅士(紳士)  拼音:shēn shì
退职居家,在地方上有声望的人。《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总论》:「优以待绅士,而严以驭里胥。」也称为「绅衿」。
《國語辭典》:家将(家將)  拼音:jiā jiàng
古时富豪官宦家所雇用的护卫。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今日天晴日暖无甚事,引著几个家将打围射猎去咱。」《三国演义》第七回:「我乃董丞相家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