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蕙问
名头
词价
功名
知名
无闻
无名
德音
名利
馨香
大名
名教
高名
名高
声闻
《漢語大詞典》:蕙问(蕙問)
指妇女美好的名声。问,通“ 闻 ”。宋书·后妃传·文元袁皇后:“蕙问川流,芳猷渊塞。” 唐 苏颋 《封姚崇妻郑国夫人制》:“兰仪蕙问,式备言容。”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宋公神道碑》:“惟夫人素稟肃雍,早从釐降,虽穠华已谢,而蕙问长存。”
《國語辭典》:名头(名頭)  拼音:míng tóu
1.名字。《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你那老儿住在我庄边,难道不晓得张衙内名头么。」
2.名声、名誉。《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倘或不好,可不害了人家子女,有个晚嫁的名头。」
3.藉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胡生假做扶他的名头,抱著铁生进帘内来。」
《漢語大詞典》:词价(詞價)
指诗文的名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窦常:“ 常 兄弟五人,联芳比藻,词价靄然,法度风流,相距不远。”
分類:诗文名声
《國語辭典》:功名  拼音:gōng míng
1.功业和名声。《庄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晋。陆机〈乐府诗〉一七首之一一:「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2.科举时代称科第和官职。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既然如此,怎不教梁官人上朝进取功名去来。」《文明小史》第六回:「他的举人,好在离著革掉已经不远了。我比不得你们前任柳大人,磁著这种反叛,还想保全他的功名。」
《國語辭典》:知名  拼音:zhī míng
1.声名很大,为人所知。《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由是后进知名之士,莫不归心焉。」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闻知姓名或声名。宋。梅尧臣 杂诗绝句一七首之七:「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3.告知姓名。《礼记。曲礼上》:「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漢語大詞典》:无闻(無聞)
(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唐 张祜 《访许用晦》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 金 元好问 《刘远笔》诗:“ 宣城诸葛 寂无闻,前后两 刘 新册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政绩无闻,抵犯贪暴者,放归田里。”
(2).听不见;没有听到。孟子·滕文公下:“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夜中闻鼓鼙之声,不知所来,及出户,则无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国有大赦,则命卫尉树金鸡於闕……案金鸡, 魏 晋 以前无闻焉。”
《國語辭典》:无名(無名)  拼音:wú míng
1.没有名声。《国语。晋语一》:「为人子者,患不从,不患无名。」
2.没有正当理由。《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所不取。」
3.没有名字、没有名称,或指名字不为人所知。如:「无名英雄」。
《漢語大詞典》:无名之朴(無名之樸)
亦作“ 无名之璞 ”。
(1).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唐 元稹 《镇圭赋》:“苟能据於道而依於德,亦可以执无名之璞而逍遥乎大庭。”
(2).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晋 傅玄 《赠扶风马钧序》:“又 马氏 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國語辭典》:德音  拼音:dé yīn
1.美言、善言。《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陛下发德音,下明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曾是莠言,有亏德音,岂非溺者之妄笑,胥靡之狂歌欤。」
2.好名声。《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3.来信。如:「倾奉德音」。
《國語辭典》:名利  拼音:míng lì
名誉和财利。如:「只要我做事守法守度,追求名利也可以是光明磊落的生活目标。」《魏书。卷八九。酷吏列传。羊祉》:「好慕名利,颇为深文,所经之处,人号天狗下。」唐。骆宾王〈帝京篇〉:「古来名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國語辭典》:馨香  拼音:xīn xiāng
芳香。《书经。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三国演义》第八九回:「篱落之中,有数间茅屋,闻得馨香喷鼻。」
《國語辭典》:馨香祷祝(馨香禱祝)  拼音:xīn xiāng dǎo zhù
虔诚的焚香,向神祷告祝愿。后形容真诚的盼望。如:「生活安乐,是我们大家所馨香祷祝的。」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周明斋断章取义》:「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固人人所馨香祷祝而欲得之,且百出其计,降志辱身以力求之者。」
分類:真诚期望
《國語辭典》:大名  拼音:dà míng
1.人享有极高的名誉声望。《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
2.尊称别人的名字。《三国演义》第六七回:「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
《國語辭典》:名教  拼音:míng jiào
名分与教化。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与伦常道德为准则的礼法。《管子。山至数》:「昔者周人有天下,诸侯宾服,名教通于天下,而夺于其下,何数也。」《晋书。卷四九。阮籍传》:「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
《國語辭典》:高名  拼音:gāo míng
1.显赫的声名。《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三:「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
2.高明荣显。《庄子。人间世》:「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
《漢語大詞典》:名高
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國語辭典》:声闻(聲聞)  拼音:shēng wén
佛教谓从他人开示、教授佛法,进而修行悟道者。《妙法莲华经》卷二:「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