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闻(無聞)
(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唐 张祜 《访许用晦》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 金 元好问 《刘远笔》诗:“ 宣城诸葛 寂无闻,前后两 刘 新册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政绩无闻,抵犯贪暴者,放归田里。”
(2).听不见;没有听到。孟子·滕文公下:“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夜中闻鼓鼙之声,不知所来,及出户,则无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国有大赦,则命卫尉树金鸡於闕……案金鸡, 魏 晋 以前无闻焉。”
《漢語大詞典》:无耳(無耳)
(1).没有听觉器官。文子·上德:“鱉无耳而目不可以蔽,精於明也。” 汉 扬雄 《法言·问明》:“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
(2).古代传说的一种野兽。即混沌。太平御览卷九一三引神异经:“﹝ 崑崙 西有兽,﹞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
《漢語大詞典》:违教(違教)
(1).违反法典、法令。左传·文公十八年:“故《虞书》数 舜 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无违教也。”
(2).谦词。谓没有听到有教益的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当下各人一一相见,通过姓名; 小云 道过违教,方才坐下。”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悼夏丏尊先生》:“八年违教,快要再见,而终于不得再见。”
《国语辞典》:脑死(脑死)  拼音:nǎo sǐ
医学上称脑部失去生命力为「脑死」。一般认定的条件为脑的反应消失、脑波没有电位以及检波器上都没有听觉、视觉和嗅觉的反应。
《國語辭典》:置若罔闻(置若罔聞)  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
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搆》:「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七侠五义》第五九回:「丁大爷只管盘诘,北侠却毫不介意,置若罔闻。」
《國語辭典》:佯打耳睁(佯打耳睜)  拼音:yáng dǎ ěr zhēng
假装没听见。《金瓶梅》第五八回:「他佯打耳睁的不理我,还拿眼儿瞟著我!」
《国语辞典》:鸭子听雷(鸭子听雷)  拼音:yā zi tīng léi
(歇后语)有听没有懂。指鸭子听到雷声,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比喻一个人对所接收的讯息无法理解。如:「每次上数学课,我就像鸭子听雷──有听没有懂。」
《漢語大詞典》:前古未闻(前古未聞)
从来没有听说过。后汉书·西域传赞:“ 西域 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案相人之法,见於左传,其书《汉志》亦著録;惟太素脉、揣骨二家,前古未闻。”
《國語辭典》:前所未闻(前所未聞)  拼音:qián suǒ wèi wén
从来未曾听说过。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七。野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未可以见闻所未及,遂以为诞也。」
《國語辭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拼音: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虽目睹其物,耳听其声,但因心神不在,所以好像没看见,没听见一般。形容不关心,不注意。《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作「听而无闻,视而无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