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61,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龙马献河图
龙媒
龙门
龙眠能画
龙潜
龙丘洞府
龙泉
龙沙
龙沙千里
龙山
走龙蛇(又作:龙蛇)
在陆龙蛇(又作:起龙蛇 ...)
龙蛇落笔
龙首
龙孙
典故 
龙马献河图


《尚书》卷十八〈周书·顾命〉~275~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尊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今天降疾、殆,弗兴弗悟;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兹既受命还,出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汲,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册度。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狄设黼扆、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隮。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叱。上宗曰:「飨。」太保受同,降。盥,以异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诸侯出庙门俟。
《尚书》卷十八〈周书·顾命〉~278~
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唐·孔颖达疏引郑玄云:「天球,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皆璞,未见琢治,故不以礼器名之。」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东汉·应劭注:「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

例句

买得龙媒越水濆,轻桃细杏色初分。 刘威 伤曾秀才马

紫云团影电飞瞳,骏骨龙媒自不同。 唐彦谦 咏马二首

喷玉长鸣西北来,自言当代是龙媒。 乔知之 羸骏篇

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

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 张说 舞马词六首

夕伴龙媒合,朝游凤辇归。 张说 咏尘

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 李德裕 郊坛回舆中书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马前仰感恩遇辄书是诗兼呈二相公。

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雏控龙媒。 高适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典故

《周礼·春官·大司乐》
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
《昭明文选》卷三十四汉·枚叔(乘)《七发》
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使琴挚斫斩以为琴。

例句

久擅龙门质,孤竦峄阳名。 杨师道 咏琴(一作杨希道诗)

典故
龙眠能画


《容斋随笔·容斋四笔》卷十四〈梁状元八十二岁〉~776~
陈正敏遁斋閒览:「梁灏八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及第。其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终秘书监,卒年九十馀。」此语既著,士大夫亦以为口实。予以国史考之,梁公字太素,雍熙二年,廷试甲科,景德元年,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进士甲科,至直史馆,卒年三十三。史臣谓:「梁方当委遇,中途夭谢。」又云:「梁之秀颖,中道而摧。」明白如此,遁斋之妄不待攻也。
《巾箱说》~37~
世传梁太素之讹,盖不知起于何时人之伪为太素及第诗、谢恩表及传奇之优人扮演者。诗云:「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辈在,到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表云:「皓首穷经,多太公之二岁;青云得路,少伏生之八年。」埴惟为此者,殆有感于古今之老踬场屋不得博一第者之愤郁,而欲为之吐气也。若夫以传奇为优人之扮演,盖非此不足以动世俗之观叹,俾知老踬场屋者之终得博一第,而弗使之丧气也。事虽讹,而训世之意甚善也。
典故

《周易注疏》卷一〈乾〉~8~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后汉书》卷四十八〈爰延列传〉~68~
帝以延儒生,常特宴见。时太史令上言客星经帝坐,帝密以问延。延因上封事曰:「臣闻天子尊无为上,故天以为子,位临臣庶,威重四海。动静以礼,则星辰顺序;意有邪僻,则晷度错违。陛下以河南尹邓万有龙潜之旧,封为通侯,恩重公卿,惠丰宗室。加顷引见,与之对博,上下媟黩,有亏尊严。臣闻之,帝左右者,所以咨政德也。故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与也。昔宋闵公与彊臣共博,列妇人于侧,积此无礼,以致大灾。武帝与倖臣李延年、韩嫣同卧起,尊爵重赐,情欲无厌,遂生骄淫之心,行不义之事,卒延年被戮,嫣伏其辜。夫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所以事多放滥,物情生怨。故王者赏人必酬其功,爵人必甄其德。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邪臣惑君,乱妾危主,以非所言则悦于耳,以非所行则玩于目,故令人君不能远之。仲尼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盖圣人之明戒也!昔光武皇帝与严光俱寝,上天之异,其夕即见。夫以光武之圣德,严光之高贤,君臣合道,尚降此变,岂况陛下今所亲幸,以贱为贵,以卑为尊哉?惟陛下远谗谀之人,纳謇謇之士,除左右之权,寤宦官之敝。使积善日熙,佞恶消殄,则乾灾可除。」帝省其奏。因以病自上,乞骸骨还家。灵帝复特徵,不行,病卒。
典故
龙丘洞府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任延〉~246~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唐·李贤注:「太末,县,属会稽郡,今婺州龙丘县也。」注引《东阳记》云:「秦时改为太末,有龙丘山在东,有九石特秀,色丹,远望如莲华。苌之隐处有一岩穴如窗牖,中有石床,可寝处。」」
典故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曹子健(植)《与杨德祖书》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割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一《潕水》引《晋太康地理志记》
(西平)县有龙泉水,可以砥砺刀剑,特坚利,故有坚白之论矣,是以龙泉之剑,为楚宝也。

例句

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薛公龙泉姿,其气在斗牛。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典故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何熙〉~594~
赞曰: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慬亦抗愤,勇乃负荷。唐·李贤注:「葱领、雪山,白龙堆沙漠也。八寸曰咫。坦步言不以为艰,咫尺言不以为远也。」
典故
龙沙千里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九〈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299~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三:「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雪〉~24~
梁·裴子野〈上朝值雪诗〉曰:「沐雪款千门。栉风朝万户,集霰渝丹黻。流云飘绣柱,滴沥垂土膏。阑干悬石乳。」又〈咏雪诗〉曰:「飘飖千里雪,倏忽度龙沙。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若赠离居者,折以代瑶华。」
典故
龙山


《楚辞·大招》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逴龙赩只。」东汉·王逸注:「逴龙,山名也。赩,赤色,无草木貌也。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其土赤色,不生草木。」
《昭明文选》卷三十一南朝宋·鲍明远(照)《学刘公干体》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例句

龙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 李益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

典故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七〈草书歌行〉【案:萧士赟云是伪作。】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慌慌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典故
在陆龙蛇
 
天地杀机
 
天发杀机
 
蛇起陆
 
起龙蛇
 
龙蛇机
 
龙蛇起陆


《赤水玄珠全集·医旨绪馀》下卷〈医通·绪论章〉~236~
《阴符经》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明史》卷三百二十二〈外国列传三·日本〉~8343~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馀,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昔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典故
龙蛇落笔


《苏轼诗集》卷二十一〈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称天人李全,字德通。善篆字,用笔奇妙,而字不可识,云,天篆也。与予言,有所会者。复作一篇,仍用〉
酒渴思茶漫扣门,那知竹里是仙村。已闻龟策通神语,更看龙蛇落笔痕。色瘁形枯应笑屈,道存目击岂非温。归来独扫空斋卧,犹恐微言入梦魂。
典故

《全宋诗》卷六十七〈寄状元孙学士〉~774~
久居台阁多忧畏,欲荐贤才涉比周。灰死寸心甘不动,雪侵双鬓未能休。封章事寝空腾谤,制诰词荒益自羞。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孔氏谈苑》
梁灏年八十二,状元及第,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多路,多太公之二年。」谢恩诗云:「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
典故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七〈韩持国遗洛笋〉
龙孙春吐一尺牙,紫锦包玉离泥沙。金刀璀错截嫩节,铜?不与大梁赊。持寄韩郎绿蒲束,莫令卫女苦思家。韩郎才调偏能赋,分饷唯思楚景差。因之善谑诵淇澳,欲学报投无木瓜。
《國語辭典》:天球  拼音:tiān qiú
1.一种古玉。《书经。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2.一种古琴。宋。苏轼〈十二琴铭。天球〉:「天球至意,合以人力。」
3.以观测者为中心假想的无限远球面。天体无论其距离,其位置及运动都投影在此球面上。
《國語辭典》:龙媒(龍媒)  拼音:lóng méi
1.1.骏马、良马。唐。杜甫〈昔游〉诗:「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宋。刘子翚 汴京纪事诗二○首之一五:「天厩龙媒十万蹄,春池蹴踏浪花飞。」
2.以土制成的龙,用以祈雨。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诗:「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清。朱圭〈登泰山诗一百韵〉:「筛土覆龙媒,引天仗积雷。」
《國語辭典》:龙门(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宅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2.科举试场的正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3.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
《國語辭典》:龙潜(龍潛)  拼音:lóng qián
天子尚未即位的时候。《南史。卷五七。范云传。论曰》:「范云恩结龙潜,沈约情深惟旧。」唐。窦巩 陕府宾堂览房杜二公仁寿年中题纪手迹诗:「当时憔悴题名曰,汉祖龙潜未上天。」
《國語辭典》:龙泉(龍泉)  拼音:lóng quán
宝剑。《晋书。卷三六。张华传》:「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其断割。」也称为「龙渊」。
《國語辭典》:龙沙(龍沙)  拼音:lóng shā
1.地名。本指白龙堆、沙漠两地,皆在西北塞外,自刘孝标有「龙沙宵月明」的诗句以来,诗家误以为只有一地。
2.泛指塞外的地方。宋。姜夔 翠楼吟。月冷龙沙词:「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國語辭典》:白龙堆(白龍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1.地名。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属砾质荒漠,系古代湖积层及红色砂砾层的隆起高地遭受风蚀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许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岩塔和土柱。呈东北──西南方向,沟谷中有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称为「白龙堆」。古代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学上指乾燥地区的风蚀地形。多成群出现于乾燥地区。也称为「风蚀脊」、「雅尔当」。
《漢語大詞典》:走龙蛇(走龍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元 宋方壶 《醉花阴·走苏卿》套曲:“走龙蛇字体儿堪人敬,他诉衷肠表志诚。”参见“ 走蚓惊蛇 ”。
《漢語大詞典》:走蚓惊蛇(走蚓驚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明 汤式 《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綉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迴鸞舞鹤。” 明 陈大声《北伴读书·富文堂宴赏》曲:“简书文半逼 苏 ,诗律法全学 杜 ,走蚓惊蛇,写一笔 唐 怀素 。”参阅宣和书谱·草书·唐释怀素
《國語辭典》:龙蛇(龍蛇)  拼音:lóng shé
1.龙和蛇。比喻非凡的人。《易经。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2.比喻英雄与凡夫。元。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套。乔木查曲:「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元。王伯成《贬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龙蛇不辨,禁帏中共猪狗同眠。」
3.比喻怀才隐退。《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4.形容草书纵逸的笔势。唐。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宋。陆游〈汉宫春。羽箭雕弓〉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5.矛戟类的兵器。唐。吕温〈代郑相公谢赐门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
《國語辭典》:龙蛇混杂(龍蛇混雜)  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愚贤不一的人混在一起。《红楼梦》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我这座国子监衙门,管著天下十七省龙蛇混杂的监生。」也作「龙蛇浑杂」、「龙蛇杂处」、「鱼龙混杂」。
《國語辭典》:龙首(龍首)  拼音:lóng shǒu
1.龙的头部。《续汉书志。第六。礼仪志下》:「载饰以盖,龙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
2.状元。《称谓录》卷二四:「宋朝状元入相者,吕蒙正、王曾、李迪、宋庠,石扬休诗云:『皇朝四十三龙首,身列黄扉止四人。』」
《國語辭典》:龙孙(龍孫)  拼音:lóng sūn
1.笋的别名。宋。杨万里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诗:「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馀。」
2.良马。唐。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三:「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