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令
(1).不善;不肖。《诗·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电,不寧不令。” 郑玄 笺:“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左传·宣公十四年:“寡君有不令之臣 达 ,构我敝邑於大国。” 唐 元稹 《莺莺传》:“慈母以弱子幼女见託,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佚之词!” 明 杨慎 《二伯论下》:“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千里而袭人,强贼之行也。”
(2).没有命令。孙子·九地:“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孔子家语·好生》:“ 孔子 曰:‘以此观之, 文王 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
(3).不听从命令。韩非子·说疑:“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魏书·北海王详传:“昔者, 淮 夷叛命,故有三年之举; 鬼方 不令,乃致淹载之师。”
《漢語大詞典》:无类(無類)
(1).没有常法。礼记·缁衣:“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 郑玄 注:“类谓比式。” 陈澔 集说:“行无类,或善或否也。”荀子·性恶:“齐给便敏而无类……是役夫之知也。” 杨倞 注:“无类,首尾乖戾。”《韩诗外传》卷六:“无类之説,不形之行,不赞之辞,君子慎之。”
(2).不分类别。论语·卫灵公:“ 子 曰:‘有教无类。’”
(3).犹言无遗类,无幸存者。汉书·窦婴传:“﹝将军﹞扬主之过,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 颜师古 注:“言被诛戮,无遗类也。”北史·斛斯椿传:“若不先执 尒朱 ,我等死无类矣。”新唐书·高仙芝传:“ 仙芝 喜,告 令诚 曰:‘嚮吾方涉,贼击我,我无类矣。’”
(4).没有礼貌。《孔子家语·致思》:“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飭;不飭无类,无类不亲。” 王肃 注:“类宜为貌……礼貌矜庄,然后亲爱可久,故曰无类失亲也。”
(5).犹不肖。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闻涉水之或溺,则谓乘舟者皆败;以 商臣 之凶逆,则谓继体无类也。”
(6).没有朋类或同伴。 唐 韩愈 《闵己赋》:“余昏昏其无类兮,望夫人其已远。” 明 何景明 《观春雪》诗:“君胡慕高卧,沉冥独无类。”
《漢語大詞典》:龙蛇(龍蛇)
(1).龙和蛇。易·繫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蛇”喻隐退。汉书·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 太伯 清风,遯世立德,龙蛇 东岳 ,三让天下。”晋书·陆喜传:“ 孙晧 无道,肆其暴虐,若龙蛇其身,沉默其体,潜而勿用,趣不可测,此第一人也。”
(2).喻杰出的人、物。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其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 杜预 注:“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金 马定国 《香严病中》诗:“金弹不徒惊燕雀,春雷终待起龙蛇。” 清 顾大申 《雪后登歌风台示沛令》诗:“井邑 新丰 旧,龙虵大泽深。” 朱德 《纪念广州起义》诗:“夺得政权声势众,中原革命走龙蛇。”
(3). 汉 刘邦 起义时曾于泽中斩大蛇,有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因以“龙蛇”指 刘邦 和 项羽 。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刘开扬 笺注:“龙蛇喻 刘 项 。” 唐 常楚老 《祖龙行》:“ 陈胜 城中鼓三下, 秦 家天地如崩瓦。龙蛇撩乱入 咸阳 。”
(4).喻贤不肖的两种人。 沈从文 《王谢子弟》:“不过族大人多,子弟龙蛇不一。”
(5).喻指成功者和失败者。 唐 栖一 《垓下怀古》诗:“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 垓下 定龙蛇。”参见“ 龙蛇混杂 ”。
(6).喻桀骜不驯、凶横暴虐之人。 唐 杜甫 《喜晴》诗:“干戈虽横放,惨澹鬭龙蛇。” 仇兆鳌 注:“干戈龙蛇,指 禄山 之乱。”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公之始至,众未孰化,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一以为赤子,一以为龙蛇,惫心罢精,磨以岁月,然后致之难也。” 唐 刘复 《长歌行》:“龙蛇出没经两朝,胡虏凭陵大道销。”
(7).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飞动的草书。 唐 李白 《草书歌行》:“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宋 陆游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苏学士》曲:“醉朝云翠袖春香,半世疎狂。一笔龙蛇,千古文章。”
(8).泛指书法、文字。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词:“金鑾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 元 马致远 《新水令·夜行船》套曲:“想 秦 宫 汉 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説,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9).借指书法作品。 清 孙枝蔚 《喜张穉恭南还因有赠》诗之五:“长开篋笥札嫌短,得挂龙蛇壁更新。”
(10).喻指植物屈曲的枝干。 唐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诗:“ 蜀 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刘学锴 等集解:“ 段文昌 《古柏文》: 武侯祠 前,柏寿千龄,盘根拥门,势如龙形。” 宋 陆游 《眉州驿舍睡起》诗:“斜阳生木影,龙蛇满窗纸。” 金 冯延登 《藤花得春字》诗:“龙蛇奋起三冬蛰,缨络纷垂百尺身。” 清 查慎行 《紫藤花》诗:“蔓引龙蛇皆上走,花披瓔珞总交垂。”
(11).指矛戟等武器。 唐 吕温 《代郑相公谢赐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於陋巷。” 明 许潮 《午日吟》:“萧萧马鸣,风骤驊騮骋;悠悠旆旌,日荡龙蛇影。” 清 鲫士 《从军行》:“送郎送到大门前,替郎君装上一筒烟。龙蛇影闪旂门下,我郎的一马要当先。”
(12).指辰年和巳年。古代迷信以为凶岁。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 孔子 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知命当终” 唐 李贤 注:“ 北齐 刘昼 《高才不遇传》论 玄 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 玄 以讖合之。’” 宋 苏轼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诗:“昔饮 雩泉 别 常山 ,天寒岁在龙蛇间。” 王十朋 集注引 尧卿 曰:“公辰年冬末,罢知 密州 ,正在辰巳之间。”
(13).指贤士困厄之时。 明 许潮 《武陵春》:“老夫 秦 朝人也,不幸时逢阳九,岁值龙蛇。”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归骸》:“念爷娘妻子敢丢开,恰遇着岁在龙蛇劫运该。”
(14).兵阵名。即一字长蛇阵。 唐 刘禹锡 《观八阵图》诗:“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鸛飞。”
《漢語大詞典》:龙蛇混杂(龍蛇混雜)
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古尊宿语录卷二:“ 大慧普觉 禪师语録: 无著 却问:‘和尚此间佛法如何住持?’ 殊 ( 文殊 )云:‘凡圣同居,龙蛇混杂。’”《封神演义》第九三回:“此时龙蛇混杂,是非莫辨。”红楼梦第九回:“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及至走了这条路,説不尽的风尘骯脏,龙蛇混杂。”
《漢語大詞典》:不穷(不窮)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漢語大詞典》:不肖
(1).谓子不似父。礼记·杂记下:“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 郑玄 注:“肖,似也。不似,言不如人。”史记·五帝本纪:“ 尧 知子 丹朱 之不肖,不足授天下。” 司马贞 索隐引 郑玄 曰:“言不如父也。”后用以称子孙之不孝。 巴金 《秋》四五:“他们这些不肖子弟拿了爹的钱,又不听爹的话。”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好,我说过,我说过,我是为我这些不肖的子孙才说的。”
(2).不相象。 清 黄宗羲 《赠黄子期序》:“有 慈豁霞生 者,无所传授,多为村落传神,无有不肖。”
(3).不成材;不正派。礼记·射义:“发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 孔颖达 疏:“不肖,谓小人也。”韩非子·功名:“ 尧 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汉书·武帝纪:“ 代郡 将军 敖 、 雁门 将军 广 ,所任不肖,校尉又背义妄行,弃军而北。” 颜师古 注:“肖,似也。不肖者,言无所象类,谓不材之人也。”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翰林 欧阳公 不知其不肖,使与於制举之末,而发其猖狂之论。”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六:“留 日 学生中也确有一些不肖之徒,见利忘义,以致被它软化。”
(4).自谦之称。战国策·齐策二:“今 齐王 甚憎 张仪 , 仪 之所在,必举兵而伐之。故 仪 愿乞不肖身而之 梁 。”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 愈 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辽史·耶律阿息保传:“不肖适异国,必无生还,愿公善辅国家。” 阿英 《关于瞿秋白的文学遗著》:“不肖罪孽深重,祸延笔名 陈笑峰 。”
《漢語大詞典》:无似(無似)
(1).谦词。犹言不肖。礼记·哀公问:“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郑玄 注:“无似,犹言不肖。”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吾子不以 愈 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拂其邪心,增其所未高。”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刘忠宣》:“予无似,承祖宗世泽,窃科甲官禄,前后四十年,在家在邦,无一事可述而传者。”
(2).犹无比。 宋 柳永 《甘草子》词:“池上凭阑愁无似,奈此箇、单栖情绪。” 明 刘基 《杂诗》之十:“自谓乐无似,至足不求餘。”
《漢語大詞典》:不类(不類)
(1).不善。《诗·大雅·瞻卬》:“不弔不祥,威仪不类。” 毛 传:“类,善。” 孔颖达 疏:“威仪有不善。” 晋 刘琨 《劝进表》:“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旧唐书·德宗纪下:“秉心匪彝,自底不类。兇狡成性,扇构多端。”
(2).作自谦之词,犹不肖。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 蔡沉 集传:“不类犹不肖也。” 明 何景明 《六子诗序》:“六子者皆当世之名士也,予以不类,得承契纳,辅志励益者多矣!”
(3).不同;不象。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 唐 韩愈 《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完,字体不类隶与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 郭沫若 《断断集·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这段故事既不类有心的揭发,也不类任意的调皮。”
(4).不及于,不包括。管子·君臣下:“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不类无能。”
《漢語大詞典》:三变(三變)
(1).三种变化。指君子三变。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儼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三种变化。指天运三变。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
(3).三种变化。指 周公 三变:于 文王 时能子,于 成王 幼时能武,于 成王 壮时能臣。见《韩诗外传》卷七。
(4).三种变化。指古诗三变。远古至 汉 魏 为一变, 晋 宋 至 唐 初为一变,盛 唐 以后又一变。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艺文·诗三变
(5).三种变化。新唐书·文艺传序:“ 唐 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指 唐 初 王勃 、 杨炯 为一变, 玄宗 时 张说 、 苏颋 为一变, 大历 、 贞元 间 韩愈 、 柳宗元 等倡导古文运动,逐步确立以散文为主的 唐 代古文,为一变。
(6).三种变化。指禾苗生长始于粟,生于苗,成于穗。《淮南子·缪称训》:“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滔滔然曰:‘孤乡邱而死,我其首禾乎!’” 高诱 注:“三变,始於粟,粟生於苗,苗成於穗也。”
(7).三种变化。指不肖子之三变。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蠹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汪遵:“与夫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籤轴,蠹落帙帷;网好学之名,欺盲聋之俗,非三变之败,无一展之期。”
《漢語大詞典》:不孝
(1).不孝敬父母。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晋书·段灼传:“ 吴起 贪官,母死不归,杀妻求将,不孝之甚。”《花月痕》第五一回:“此地有祠有像,小子再图安逸,不想朝夕侍奉,这不孝之罪,真是擢髮难数了。” 王西彦 《老太婆伯伯》:“老弟, 孔圣人 的《四书》上不是有得讲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父母死,子于丧中自称不肖子。 清 初士大夫改称不孝。亦用作往来书信中的自称。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不孝学识庸陋,穉年得谬通籍,性復刚褊寡合,不能与俗俯仰。”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不孝出与年兄共议,促膝三日。”参阅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不肖子》
《漢語大詞典》:郢中歌
(1).指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喻贤、不肖。文选·张协〈杂诗〉之五:“昔我资章甫,聊以适诸 越 ……瓴甋夸璵璠,鱼目笑明月。不见 郢中 歌,能否居然别?” 李周翰 注:“ 郢中 之歌有《阳春》《巴人》二曲,《阳春》高曲,和者甚少,《巴人》下曲,和者数千人,故知能否斯别,亦犹章甫与断髮之异,而贤者与小人不同。”
(2).指高雅的诗歌创作。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一听 郢中 歌,阳春回草木。” 清 姚鼐 《往与长沙郭昆甫游历城》诗:“孤吟詎比 郢中 歌,语人真若 辽东 贡。”
《漢語大詞典》:三食
(1).犹三餐。战国策·齐策四:“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鹅鶩有餘食。”
(2).三度日蚀。汉书·五行志下之下:“诸侯更制兹谓叛,厥食三復三食,食已而风,地动。”
(3).指不肖子弟变卖庄园、书籍、奴婢度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蠹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三食之辈,何代无有。”
《漢語大詞典》:蝗虫(蝗蟲)
(1).昆虫。种类很多。一般指飞蝗,常成群飞翔。有的地区叫蚂蚱。吃麦、稻、玉蜀黍等禾苗,是农业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行春令,则蝗虫为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蝗虫起,百姓大饿, 布 粮食亦尽,各引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弓兵道:‘今年上半年,这里 沂州 一带起蝗虫,把大麦小麦吃个乾浄,各县的县官非但不理,还要徵收上忙钱粮呢。’”
(2).比喻变卖产业过活的不肖子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蠧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3).比喻贪婪掠取者。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然儒中邪僻贪婪者亦多,今谓之蝗虫。”
《漢語大詞典》:王休
帝王的美德。《诗·大雅·江汉》:“ 虎 拜稽首,对扬王休。” 郑玄 笺:“策令之时,称扬王之美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祖考其鉴,言萃王休。”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李义府 ﹞不能尽忠竭节,对敭王休。” 宋 强至 《上知郡都官状》:“入对王休,备攄贤藴。”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特别是人君的盛德上感天庭,这是应该报扬王休的了。”
阴阳五行家用语。犹进退。谓进贤而退不肖。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九卿分职,以佐三公;三公总统,典和阴阳,皆当考治以效实为王休者也。” 彭铎 校正引 俞樾 云:“此言自守相令长至三公,皆当考绩以效实而进退之,贤则任用,不贤则罢斥。‘王休’二字借用五行王相休囚之説。”参见“ 王相 ”。
《漢語大詞典》:王相
(1).诸侯王之相。 三国 魏 王肃《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缞议》:“王则国家所以封,王相则国家使为王臣,但王不与理人之事耳。”
(2).星座名。即王良。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 梁启雄 解引 尹桐阳 曰:“王相,王良也。”参见“ 王良 ”。
阴阳家以王(旺盛)、相(强壮)、胎(孕育)、没(没落)、死(死亡)、囚(禁锢)、废(废弃)、休(休退)八字与五行、四时、八卦等递相配搭,以表示事物的消长更迭。五行用事者为王,王所生为相,表示物得其时。 汉 王充 论衡·难岁:“立春,艮王、震相、巽胎、离没、坤死、兑囚、乾废、坎休。王之冲死,相之冲囚,王相冲位,有死囚之气。”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风雨寒暑谓之感,五行王相谓之时……故审其徵候,内考情意,外考王相,即吉凶之符,善恶之效,庶可见也。” 汪继培 笺:“五行大义云:五行体休王者,春则木王,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则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则土王,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则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则水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南朝 陈 徐陵 《报德寺刹下铭》:“观其山川形势,王相徵图,瞻拜高峦,宛如前梦。” 唐 白居易 《咏家酝十韵》:“井泉王相资重九,麴蘖精灵用上寅。” 清 梅曾亮 《书李林孙事》:“ 土鋆 与言,言形势王相,用兵奇正之道,皆不省。” 王文濡 等音注:“王相,阴阳家语。一作‘旺相’……俗以得时为旺相,失时为休囚。”
《漢語大詞典》:豚犊(豚犢)
比喻不肖之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桓氏 有言, 曹子丹 生此豚犊,信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昔 刘文饶 不忍駡奴为畜产,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有指名为豚犊者,有识傍观犹欲掩耳,况名之者乎!”
分類:不肖
《漢語大詞典》:辱子
(1).蔑称。犹小子。《三国志平话》卷下:“吾怕者 诸葛 ,谁识辱子 姜维 。”
(2).犹言不肖子。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四折:“人都道 郑元和 死为辱子,也只由的 李亚仙 ;生为逆子,也只由的 李亚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