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盛位
犹高位。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今将军当盛位,帝富春秋,宜纳宗室,又多与大臣共事。” 宋 范仲淹 《圣人大宝曰位赋》:“圣人以正兹盛位,御彼兆民。”
分類:高位
《漢語大詞典》:云肆(雲肆)
(1).云气集合之所。指高空。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布叶华崖,飞藻云肆。” 唐 皮日休 《太湖诗·孤园寺》:“鐘梵在水魄,楼臺入云肆。” 唐 陆龟蒙 《荆溪早景题杜秀才水亭》诗:“云肆有龙君须买,便敲初日铸金钱。”
(2).比喻高位。 晋 郭璞 《与王使君》诗:“遭蒙之吝,在我幽人。絶志云肆,如彼涔鳞。”
(3).山林水泽。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石林空寂歷,云肆肯嘵譊。” 宋 陆游 《偷闲》诗:“偶忆 云溪 携鹤去,却从云肆买蓑归。”
(4).比喻白色花丛。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堪将乱蕊添云肆,若得千株便雪宫。”
《漢語大詞典》:霄衢
(1).上天的通途。云笈七籤卷十六:“上上霄衢邈,洞元深万巨。”
(2).比喻高位。南齐书·褚渊传:“贵登端戎,秩加爵土,瞻言霄衢,魂神震坠。”
分類:上天高位
《漢語大詞典》:端首
高位;首要。 汉 蔡邕 《太尉乔公碑》:“歷端首则义可行,处爪牙而威以布。”北史·元嘉传:“既居仪同,又任端首,出入容卫,道路荣之。”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大圣之德,具美者众,不可以一介标末,持为百行端首。”
分類:高位首要
《漢語大詞典》:高任
高位。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议郎 蔡邕 深敬之,以为 让 宜处高任。”
分類:高位
《國語辭典》:青云(青雲)  拼音:qīng yún
1.青色的云。指天空。《文选。扬雄。羽猎赋》:「青云为纷,红蜺为缳。」《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三》:「太息经长夜,悲啸入青云。」
2.比喻显要的地位。如:「平步青云」。《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3.比喻志行高远。《文选。颜延之。五君咏五首之四》:「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唐。王勃 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比喻隐逸的生活。《南史。四十一。齐宗室传。衡阳元王道度传》:「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漢語大詞典》:青云路(青雲路)
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 唐 张乔 《别李参军》诗:“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
《漢語大詞典》:青云士(青雲士)
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张守节 正义:“若不託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唐 李咸用 《哭所知》诗:“朝为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元 刘永之 《感遇》诗之一:“由来青云士,高视笑泥途。”
《國語辭典》:霄汉(霄漢)  拼音:xiāo hàn
天际。《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望霄汉以永怀,眄山川以增厉。」唐。钱起〈赠阙下裴舍人〉诗:「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國語辭典》:日边(日邊)  拼音:rì biān
1.太阳旁边。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唐。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帝城或天子左右。唐。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國語辭典》:大人  拼音:dà rén
1.对德高或地位尊者的称呼。《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2.对父母或尊长的称呼。《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3.对权贵或官吏的称呼。《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成年人。相对于小孩而言。如:「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别管!」
5.巨人。《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
6.旧时鲜卑、乌桓部落首长的称呼。《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
7.契丹部落首长的称呼。《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
《漢語大詞典》:公侯
(1).公爵与侯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 班固 《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
(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 秦 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宋 无名氏 《文育得银》:“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
《國語辭典》:云路(雲路)  拼音:yún lù
1.天空云行的路。唐。秦韬玉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诗:「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2.青云之路。比喻显达的仕途。《北史。卷八三。文苑传。序》:「或鹰扬河朔,或独步汉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國語辭典》:羽仪(羽儀)  拼音:yǔ yí
1.古代天子、后妃出游时所陈卤簿旌旄之类。《资治通鉴。卷九五。晋纪十七。成帝咸康二年》:「执羽仪,鸣鼓吹。」
2.比喻贤人登用,为世仪表、表率。《新唐书。卷一六一。张荐传》:「真卿逮事四朝,为国元老,忠直孝友,羽仪王室。」唐。韩愈 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
《漢語大詞典》:鸣珂(鳴珂)
(1).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隔林望行幰,下阪听鸣珂。” 唐 王昌龄 《朝来曲》:“月昃鸣珂动,花连綉户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只把细蕊轻挼,立倦鞦韆架,耳听鸣珂眼盼他。” 清 陈梦雷 《青青陵上柏》诗:“甲第亘长虹,拥节復鸣珂。”
(2).指居高位。 明 李东阳 《重经西涯》诗之一:“岂谓鸣珂还故里,敢将华髮恋微官。”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只今交旧尽鸣珂,推挽寧无一人佐。”
《國語辭典》:权势(權勢)  拼音:quán shì
权柄势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满朝上下,皆喜谀佞,阿附权势,无人敢言其非。」
《國語辭典》:天飞(天飛)  拼音:tiān fēi
1.比喻身居高位,富贵得志。《宋书。卷九四。恩倖传。徐爰传》:「天飞虽王德所至,终陟固有资田跃,神宗始于俾乂,上日兆于纳揆。」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严徐而待诏。」
2.高飞。晋。潘尼怀退赋〉:「伊畴昔之怀愤,思天飞以远迹。」晋。陆云 南征赋:「芒芒神道,化洽崇深,卬戾天飞,俯洞渊沉。」
《漢語大詞典》:高居
(1).处在高的地方。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亦指居于高位。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夤奉天命,恭惟永图。审听高居,载怀祇惧。”
(2).对他人居处的敬称。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之二:“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但见教高居何处,异日好来相访。”
(3).“高居深拱”的略称。 清 钱谦益 《神宗显皇帝挽词》之三:“在宥羣方理,高居庶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