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49,分1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香炉照日
花气百和香
仙童带橘香
黄郎子
黄香才
黄香
黄香扇(又作:黄香扇枕)
香返梦兰
急雨洗香车
晔漫传香
金谷香销
香山九老(又作:香山晏会)
哭香囊
桂香
麟带压愁香
典故
河汉与天通
 
银河一派九天垂
 
香炉照日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望庐山瀑布二首〉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上与星斗连】,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典故
花气百和香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一〈即事〉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案:胡了切。】行云浮日光【皛皛行云无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典故
仙童带橘香
  
千木奴
 
千树封侯
 
千树橘
 
千橘江陵
 
千头
   
奴橘
 
山中奴婢
  
木奴千树
 
木奴橘
  
栽桔防贫
 
栽橘防贫
 
栽黄橘
 
橘千头
  
橘封千户
 
橘州
 
橘树当家僮
 
橘为奴
 
橘里
 
橘黄千树
 
江橘千头
 
江陵橘
 
江陵种橘
 
江头橘
  
种橘圆林
 
黄柑千树

相关人物
孙休
 
李衡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休传〉~56~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诏曰:「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据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干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又诏曰:「丹阳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钩斩袪,在君为君,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馀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
《水经注疏》卷三十七〈沅水〉~3090~
沅水又东历龙阳县之泛洲,洲长二十里,吴丹杨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临死,敕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头,不责衣食,岁绢千匹。」太史公曰:「江陵千树橘,可当封君。此之谓矣。」吴末,衡柑成,岁绢千匹。今洲上犹有陈根馀,盖其遗也。

简释

橘奴:代指橘,或喻微薄家产。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例句

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严维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 李商隐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李端 送友人宰湘阴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李贺 感讽五首

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无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杨衡 送王秀才往安南

机杼非桑女,林园异木奴。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童。 卢纶 送陈明府赴萍县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

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郑谷 漂泊

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钱起 九日宴浙江西亭

因携竹杖闻龙气,为使仙童带橘香。 韦庄 王道者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顾况 谅公洞庭孤桔歌

典故
相关人物
黄香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列传·黄香〉~263~
黄香字文彊,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典故 
江夏姿
 
江夏黄童
 
无双誉
 
无双黄郎
 
黄童誉
 
黄香才

相关人物
黄香(字文彊)


《东观汉记》卷十七〈黄香传〉~738~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博览传记。京师号曰「日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字文强,年十二,家业虚贫,衣食不赡,舅龙乡侯为作衣被,不受。章帝诏黄香令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生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章帝赐黄香淮南、孟子各一通。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传·黄香传》
「黄香字文彊,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简释

江夏黄童:指才华出众者。唐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例句

呜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杜甫 八哀诗(并序)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罗隐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典故
相关人物
黄香(字文彊)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传·黄香传》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永元四年,拜左丞,功满当迁,和帝留,增秩。六年,累迁尚书令。

例句

澹澹沧海气,结成黄香才。 孟郊 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

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 杜牧 除官归京睦州两霁

黄香省闼登朝去,杨仆楼船振旅归。 皇甫冉 送袁郎中破贼

典故 
黄香扇
 
相关人物
黄香(字文彊)


《太平御览》卷七百七〈服用部九·枕〉~3279~
《东观汉记》:「黄香事亲,暑则扇枕,寒则以身温席。」
《太平御览》卷七百九〈服用部十一·荐席〉~3290~
《东观汉记》曰:黄香家贫,躬执勤苦,尽心供养,暑则扇床枕,寒则自温席。
《东观汉记》卷十七〈黄香传〉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父况为郡五官掾。刘设教令署香门下孝子,数占见。况举孝廉,贫无奴仆,香躬亲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葱被,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例句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岑参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诏之制许归侍

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王维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典故
佩兰应梦
 
姞梦徵兰
  
徵兰
 
燕姞梦兰
 
燕兰梦
   
赠兰
 
香返梦兰

相关人物
郑文公
 
燕姞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公·传三年〉~368~
冬。郑穆公卒。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简释

梦兰:喻受恩宠,或指怀孕。唐杜甫《同豆庐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辈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例句

竹似因谈植,兰疑入梦栽。 张谔 满月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化蝶诚知幻,徵兰匪契真。 蒋防 至人无梦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二

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急雨洗香车
 
洗车飞雨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七〈七夕〉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典故
晔漫传香
 
甲煎浅俗


《宋书》卷六十九〈范晔孔熙先列传〉~829~
晔性精微有思致,触类多善,衣裳器服,莫不增损制度,世人皆法学之。撰和香方,其序之曰:「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沈实易和,盈斤无伤。零藿虚燥,詹唐黏湿。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此序所言,悉以比类朝士:「麝本多忌」,比庾炳之;「零藿虚燥」,比何尚之;「詹唐黏湿」,比沈演之;「枣膏昏钝」,比羊玄保;「甲煎浅俗」,比徐湛之;「甘松、苏合」,比慧琳道人;「沈实易和」,以自比也。
典故
罚依金谷
 
金谷佳期
 
金谷俊游
 
金谷
  
金谷数
 
金谷诗
 
金谷路
 
金谷重楼
 
金谷香销

相关人物
石崇


《水经注疏》卷十六〈谷水〉~384~
谷水又东,左会金谷水。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径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也。石季伦《谷金诗集·序》曰:「余以元康七年,从太仆卿出为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6~
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徵为大司农,以徵书未至擅去官免。顷之,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假节、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于此焉。至镇,与徐州刺史高诞争酒相侮,为军司所奏,免官。复拜卫尉,与潘岳谄事贾谧。谧与之亲善,号曰「二十四友」。广城君每出,崇降车路左,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石崇《金谷诗叙》曰:「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箸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例句

叶落上阳树,草衰金谷园。 于武陵 洛中晴望

平阳擅歌舞,金谷盛招携。 刘洎 安德山池宴集

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 刘沧 晚秋洛阳客舍

凌波如唤游金谷,羞彼揶揄泪满衣。 司空图 冯燕歌

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司空曙 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

前朝冠带掩金谷,旧游花月经铜驼。 司马扎 送孔间入洛

故事谙金谷,新居近石城。 吴融 个人三十韵

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 吴融 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

随梦入池塘,无心在金谷。 唐彦谦 春草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唐彦谦 葡萄

石家美人金谷游,罗帏翠幕珊瑚钩。 唐彦谦 咏葡萄

参差金谷树,皎镜碧塘沙。 弓嗣初 晦日宴高氏林亭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张南史

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李商隐 杏花

忆昔游金谷,相看华发新。 李嘉祐 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

妙伎游金谷,佳人满石城。 李峤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 李益 上洛桥

玉山那惜醉,金谷已无春。 李端 送黎少府赴阳翟

金谷走车来,玉人骑马待。 李端 杂诗

可怜夹水锦步障,羞数石家金谷园。 李群玉 山榴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 李群玉 赠花

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 杜审言 晦日宴游

碧树环金谷,丹霞映上阳。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天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 武元衡 摩诃池宴

石家金谷旧歌人,起唱花筵泪满巾。 殷尧藩 赠歌人郭婉二首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王勃 江南弄

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王諲 夜坐看挡筝

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卢照邻 辛法司宅观妓

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筝。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辄有所酬以申悲旧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

尘埃金谷路,楼阁上阳钟。 罗隐 圣真观刘真师院十韵

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 耿湋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时人欣绿珠,诗满金谷圆。 蒋冽 经埋轮地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烟愁。 许浑 听唱山鹧鸪

佳人金谷返,爱子洞庭迷。 赵冬曦 奉答燕公

歌声掩金谷,舞态出平阳。 钱起 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金谷多欢宴,佳丽正芳菲。 陈子昂 赋得妓

乍迷金谷路,稍变上阳宫。 韦应物 雪中闻李儋过门不访聊以寄赠

芝田花月屡裴回,金谷佳期重游衍。 骆宾王 畴昔篇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洛中画
 
香山九老
 
香山晏会


《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二〈九老图诗〉
会昌五日三月,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案:二老谓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五岁。】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白居易列传〉~4304~
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抉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尝与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燕集,皆高年不事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
典故
哭香囊

相关人物
杨玉环(杨贵妃)


《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列传上·杨贵妃〉~3495~
帝至自蜀,道过其所,使祭之,且诏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以国忠负上速乱,为天下杀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悽感流涕,命工貌妃于别殿,朝夕往,必为鲠欷。
《杨太真外传》
上皇密令中官潜移葬于它所。妃之初瘗,以紫褥裹之。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胸前尤有锦香囊在焉,中官葬毕以献,上皇置之怀袖。
典故
一枝丹桂
 
一枝仙桂
 
一枝桂
 
一枝荣
 
一枝高折
     
昆山一片
  
手中有桂
  
折桂高枝
   
昆山一片
 
昆山玉
   
东堂桂树
  
桂一枝
   
桂树
   
桂苑一枝
 
桂香
     
郗枝
 
郤堂桂
 
郤家兄弟
 
郤枝
 
郤诜
 
郤诜丹桂
 
郤诜枝
 
郤诜第
 
郤诜策
 
郤诜联臂
 
郤诜高第
 
相关人物
郤诜


《晋书》卷五十二〈郤诜列传〉~443~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韨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冢,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语在洪传。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官,帝曰:「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卒于官。子延登为州别驾。

简释

东堂桂树:喻指科举及第。唐崔子向《上鲍大夫》:“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片玉:喻贤才。唐李咸用《悼范摅处士》:“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


例句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 于濆 思归引

东堂桂欲空,犹有收萤光。 于濆 感怀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 刘商 送李元规昆季赴举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刘商 送杨行元赴举

稍类冲天鹤,多随折桂人。 刘得仁 莺出谷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 刘禹锡 伤韦宾客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刘禹锡 送李中丞赴楚州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刘轲 玉声如乐

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 刘驾 送李殷游边

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 司空图 榜下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郤诜。 司马扎 送友人下第东游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周匡物 及第后谢座主

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

登龙旧美无邪径,折桂新荣尽直枝。 姚鹄 及第后上主司王起

多此欢情泛鹢舟,桂枝同折塞同游。 姚鹄 和徐先辈秋日游泾州南亭呈三二同年

君子识不浅,桂枝忧更多。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

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 孟郊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 孙定 寄孙储一作下笔醉中寄储

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岑参 送縢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新登郤诜第,更著老莱衣。 岑参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名登郤诜第,身着老莱衣。 岑参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岑参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崔子向 上鲍大夫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崔峒 奉和给事寓直

闻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 张氏 寄夫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张蠙 抒怀

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彭伉 寄妻

折桂早闻推独步,分忧暂辍过重江。 方干 上越州杨严中丞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方干 中秋月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 方干 献王大夫

郤诜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方干 送王霖赴举

珍重郤家好兄弟,明年禄位在何方。 方干 送缙陵王少府赴举

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 李咸用 悼范摅处士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李咸用 赠陈望尧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李商隐 及第东归次灞上欲寄同年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李商隐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守戎

长乐遥听上苑钟,䌽衣称庆桂香浓。 李商隐 赠孙绮新及第

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李山甫 下第献所知二首

桂树既能欺贱子,杏花争肯采闲人。 李山甫 下第卧疾卢员外召游曲江

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李端 元丞宅送胡浚及第东归觐省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李群玉 劝人庐山读书

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 李群玉 岳阳春晚

霄汉春风棣萼开,桂枝攀尽贾家才。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未折月中枝,宁随宋都鹢。 李群玉 送魏圭觐省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礼闱曾擢桂,宪府既乘骢。 杜甫 哭长孙侍御

不得同晁错,吁嗟后郤诜。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林藻 梨岭

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权德舆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权德舆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武元衡 戏赠韩二秀才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武元衡 送李正字之蜀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武元衡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君是烟霄折桂身,圣朝方切用儒珍。 王霞卿 答郑殷彝

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 卢尚卿 东归诗

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

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 窦常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 罗隐 南康道中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枝。 罗隐 和禅月大师见赠

还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罗隐 商于驿与于蕴玉话别

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罗隐 寄徐济进士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 罗隐 思归行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 罗隐 东归

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 罗隐 东归

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 罗隐 东归别所知

丹桂无心彼此谙,二年疏懒共江潭。 罗隐 湘中赠范郧

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罗隐 西京崇德里居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罗隐 送蕲州裴员外

当年忆见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

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 翁承赞 喜弟承检登科

不爱春宫分桂树,欲教天子枉蒲轮。 翁洮 赠方干先生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胡曾 下第

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 薛业 晚秋赠张折冲

得意东归过岳阳,桂枝香惹蕊珠香。 袁皓 寄岳阳严使君

丹桂阻丹恳,白衣成白头。 许棠 投徐端公

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谢八首

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 许棠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折桂文如锦,分忧力若春。 贯休 上宋使君

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 贯休 闻许棠及第因寄桂雍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郑谷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化伫还珠美,心将片玉贞。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

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片玉登科后,孤舟任兴行。 钱起 送虞说擢第东游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 钱起 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郤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郤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 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

谷水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 韩翃 别泛水县尉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颜真卿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 顾况 送韦秀才赴举

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 顾非熊 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 黄滔 寄杨赞图学士(学士与元昆俱以龙脑登选)

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 黄滔 新野道中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黄颇 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

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 齐己 赠孙生

典故
麟带压愁香


《温庭筠诗集》卷一
唐·温庭筠《舞衣曲》:「张家公子夜闻雨,夜向兰堂思楚舞。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楼。」清·曾益注:「李贺诗:『玉刻麒麟腰带红。』」
《漢語大詞典》:千奴
见“ 千头木奴 ”。
《漢語大詞典》:千头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漢語大詞典》:千头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漢語大詞典》:千头橘(千頭橘)
千棵柑橘树。 明 李东阳 《次李白洲留别韵》之一:“家贫尚有千头橘,身健何须九节蒲。”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之十九:“夸张有绢千头橘,防备无衣百本桑。”参见“ 千头木奴 ”。
分類:柑橘橘树
《漢語大詞典》:千头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阳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树千株。临死乃告知儿女,后家道殷足。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以称柑橘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宋。王炎《双溪类槁。卷六。张德夫园亭八咏。橘渚》:「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2.果实的通称。宋。谢薖《竹友集。卷七。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诗二首之二》:「嘉蔬实空甒,并遣木奴来。」
《漢語大詞典》:李衡奴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 衡 每欲治家,妻輒不听,后密遣客十人於 武陵 龙阳 汜洲 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唐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诗:“远岸平如翦,澄江静似铺。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國語辭典》:橘奴  拼音:jú nú
橘树。参见「木奴」条。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漢語大詞典》:洲中奴
指柑橘树。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三:“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参见“ 木奴 ”。
分類:柑橘橘树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阳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树千株。临死乃告知儿女,后家道殷足。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以称柑橘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宋。王炎《双溪类槁。卷六。张德夫园亭八咏。橘渚》:「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2.果实的通称。宋。谢薖《竹友集。卷七。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诗二首之二》:「嘉蔬实空甒,并遣木奴来。」
《漢語大詞典》:黄郎子
指 东汉 黄香 。 黄香 博学能文,京师号曰:天下无双, 江夏 黄童 。见《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 宋 张孝祥 《丑奴儿》词:“无双谁似 黄郎子 ,自 鄶 无讥。”
《國語辭典》:天下无双(天下無雙)  拼音:tiān xià wú shuāng
天下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上。黄香》:「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國語辭典》:黄香(黃香)  拼音:huáng xiāng
人名。(?~西元122)字文强,东汉安陆人。九岁时失母,事父至孝,夏月扇枕,冬则以身温被。博通经典,能文章,官至尚书令。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文。
《漢語大詞典》:黄香梅
腊梅的一种。 宋 范成大 《梅谱》:“百叶緗梅,亦名黄香梅,亦名千叶香梅,花叶至二十餘瓣,心色微黄,花头差小而繁密。”亦省作“ 黄香 ”。 宋 杨万里 《蜡梅》诗之一:“来从 真腊国 ,自号小黄香。”
分類:腊梅
《漢語大詞典》:扇枕
见“ 扇枕温席 ”。
《國語辭典》:扇枕温席(扇枕溫席)  拼音:shān zhěn wēn xí
汉代黄香于夏天时先将床枕扇凉,冬天时先以身体将席暖温,再请父母入睡。典出《东观汉记。卷一九。黄香传》。后以扇枕温席比喻侍奉双亲极为孝顺。
分類:孝亲北周
《漢語大詞典》:黄香扇枕
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 香 家贫,内无僕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 王先谦 集解:“ 惠栋 曰:《东观记》云:父 况 ,举孝廉,为郡五官,贫无奴僕。 香 躬勤左右,尽心供养。冬无被袴而亲极滋味,暑即扇牀枕,寒即以身温席。”后即以“黄香扇枕”为克尽孝道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老莱 斑衣, 黄香 扇枕。”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 子路 负米’、‘ 黄香 扇枕’之类。”
《國語辭典》:梦兰(夢蘭)  拼音:mèng lán
春秋郑文公妾梦兰而生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称妇人有孕为梦兰。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五。痴兰院主》:「婆子惊诧,翌告于朱之夫人,则正于昨夕生一女公子,梦兰而诞,彼此互述,始审生女之为素心后身,遂名曰纫兰。」
《漢語大詞典》:征兰(徵蘭)
谓取验于兰。语出左传·宣公三年:“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儵 。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既而 文公 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 ,名之曰 兰 。” 杜预 注:“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赐兰为怀子月数。”遂用为典故,以称人有贵子。 唐 元稹 《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 王承宗 母 燕国 太夫人 吴氏 , 鲁 文在手, 燕 梦徵兰,道以匡夫,仁以训子。”
《國語辭典》:兰兆(蘭兆)  拼音:lán zhào
生男的预兆。参见「兰梦」条。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國語辭典》:兰梦(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使赐予兰,已而生子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引喻为生男的预兆。也作「兰兆」。
分類:征兆
《國語辭典》:兰梦(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使赐予兰,已而生子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引喻为生男的预兆。也作「兰兆」。
分類:征兆
《國語辭典》:金谷园(金谷園)  拼音:jīn gǔ yuán
晋代石崇所建的庭园。位于河南县界,金谷涧中。离城十里,中有清泉茂林,果树药草,金田十顷,猪鸡鹅羊无数。石崇常宴请宾客于园中,登高临水,饮酒赋诗。
《國語辭典》:金谷  拼音:jīn gǔ
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县西。晋石崇建金谷园于此。
《漢語大詞典》:九老图(九老圖)
唐 白居易 与 胡杲 、 吉皎 、 刘真 、 郑据 、 卢贞 、 张浑 年老退居 洛阳 ,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 会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 李元爽 及僧 如满 亦告老归 洛 ,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见 唐 白居易 《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 元 刘从益 《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鯖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分類:白居易
《漢語大詞典》:丹枝
丹桂的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唐 齐己 《贻王秀才》诗:“须教至公手,不惜付丹枝。” 唐 罗隐 《东归》诗:“唯将白髮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参见“ 丹桂 ”。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黄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宋史。卷二六三。窦仪传》:「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黄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宋史。卷二六三。窦仪传》:「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漢語大詞典》:仙桂
(1).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称之为“仙桂”。语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宋 无名氏 《大圣乐·初夏》词:“轻紈举,动团圆素月,仙桂婆娑。”
(2).喻指科举功名。 宋 无名氏 《百字歌·寿张簿》词:“才华拔萃,早宜仙桂高折。”参见“ 仙人桂 ”。
《漢語大詞典》:仙人桂
旧时称举进士为折桂,因以“仙人桂”借指科举功名。 宋 王禹偁 《送鞠评事宰兰溪》诗:“科名旧捷仙人桂,县界遥看婺女星。”参见“ 仙桂 ”。
《漢語大詞典》:失桂
指科举落第。 唐 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 唐 卢纶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诗:“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参见“ 折桂 ”。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國語辭典》:昆山片玉(崑山片玉)  拼音:kūn shān piàn yù
比喻稀世珍宝或才能杰出的人。语本《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也作「昆山片玉」。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漢語大詞典》:擢桂
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唐 杜诵 《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 宋 杨万里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诗:“ 印山 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恩。”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高蟾:“明年 李昭 知贡,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
《國語辭典》:攀桂  拼音:pān guì
比喻科举中第。参见「折桂」条。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诗二首之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今试期日近,若但迷恋于此,不惟攀桂无分,亦且身躯难保。」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國語辭典》:昆玉  拼音:kūn yù
称人兄弟的敬词。《西游记》第四三回:「我且饶你这次:一则是看你昆玉分上;二来只该怪那厮年幼无知,你也不甚知情。」也作「昆玉」。
《國語辭典》:昆玉(崑玉)  拼音:kūn yù
1.昆崙山所产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洁、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琎则志烈秋霜、心贞昆玉。」
2.陆机兄弟生于昆山,后人便以昆玉来敬称别人兄弟。如:「多年不见,不知贤昆玉近来可好?」也作「昆玉」。
《漢語大詞典》:东堂桂(東堂桂)
晋书·郤詵传载: 郤詵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后迁官, 晋武帝 于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称科举考试及第为“东堂桂”。 五代 齐己 《赠孙生》诗:“待折 东堂 桂,归来更苦辛。” 宋 张先 《感皇恩》词:“第名天陛首 平津 , 东堂 桂,重占一枝春。”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词:“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 东堂 桂。”
《漢語大詞典》:东堂策(東堂策)
晋书·挚虞传:“ 武帝 詔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於王义,有益政道……’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 东堂 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唐 颜真卿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诗:“全高 南越 蠧,岂谢 东堂 策。” 前蜀 韦庄 《鄠杜旧居》诗之一:“年年为献 东堂 策,长是芦花别钓磯。”参见“ 东堂 ”、“ 东堂桂 ”。
分類:策试策文
《漢語大詞典》:桂折
(1).桂枝折断。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巴水 幽咽,猿鸣断絶。月落珠伤,春枯桂折。”
(2).折桂。喻登科及第。 唐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诗:“桂折应同树,鶯迁各异年。”参见“ 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桂枝  拼音:guì zhī
1.桂木的树枝。汉。刘安〈招隐士〉:「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2.牡桂的枝,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桂》。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漢語大詞典》:桂科
唐 人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或登科,省称“桂科”。 唐 李商隐 《为东川崔从事福谢辟并聘钱启》:“仰观莲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们,顶踵实非己物。” 唐 杜荀鹤 《辞郑员外入关》诗:“男儿三十尚蹉跎,未遂青云一桂科。”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江山之秀钟乎人,纯孝高节并其身,掬兹二美,摛为雄文,以之登桂科。”参见“ 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桂籍  拼音:guì jí
科举考试登第人员的名籍。宋。徐铉 庐陵别朱观先辈诗:「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漢語大詞典》:片玉
比喻群贤之一。晋书·郤詵传:“﹝ 武帝 ﹞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书》:“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虽登龙羣彦,同戴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
《漢語大詞典》:芳桂
(1).香桂。 南朝 梁简文帝 《招真馆碑》:“柱削芳桂,岂俟 开阳 木飞;材选海檀,无劳 豫章 神拔。” 唐 卢照邻 《五悲文·悲才难》:“巖有芳桂,隰有棠棣。枝巃嵸兮相樛,叶翩翩兮相翳。”
(2).比喻科第功名。 唐 顾况 《送韦秀才赴举》诗:“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 唐 李商隐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诗:“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分類:科第功名
《漢語大詞典》:诜枝(詵枝)
晋书·郤詵传:“﹝ 詵 ﹞累迁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东堂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因以“詵枝”为颂扬政绩卓著者之典。 唐 罗隐 《寄大理寺徐郎中》诗:“事虽亡显报,理合有阴功。官序 詵 枝老,幽尘 范 甑空。” 雍文华 校辑:“《英华》全唐诗诗末注云:‘ 证圣 中, 徐有功 为大理少卿,执法平恕, 鹿城 主簿 潘好礼 论以美之也。’”
《漢語大詞典》:诜桂(詵桂)
喻练达能干的官吏。 唐 杜牧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诗:“七叶 汉 貂真密近,一枝 詵 桂亦徒然。”参见“ 詵枝 ”。
《漢語大詞典》:诜枝(詵枝)
晋书·郤詵传:“﹝ 詵 ﹞累迁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东堂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因以“詵枝”为颂扬政绩卓著者之典。 唐 罗隐 《寄大理寺徐郎中》诗:“事虽亡显报,理合有阴功。官序 詵 枝老,幽尘 范 甑空。” 雍文华 校辑:“《英华》全唐诗诗末注云:‘ 证圣 中, 徐有功 为大理少卿,执法平恕, 鹿城 主簿 潘好礼 论以美之也。’”
《漢語大詞典》:青桂
(1).桂树。桂树常绿,故称。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 元光 中,帝起 寿灵坛 ……四面列种软枣,条如青桂,风至自拂堦上游尘。”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青桂羞烈,沉水惭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裴筠 婚 萧楚公 女,言定未几,便擢进士。 罗隐 以一絶刺之,略曰:‘细看月轮还有意,信知青桂近 嫦娥 。’”
(2).香料名。即青桂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苏恭 曰:“沉香、青桂、鷄骨、马蹄、煎香,同是一树,出 天竺 诸国。”参见“ 青桂香 ”。
《漢語大詞典》:青桂香
香木名。与沈香同出一树。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中:“案此八物(指蜜香、沈香、鷄骨香、黄熟香等)同出於一树也……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沈香﹝集解﹞引 苏颂 曰:“ 沈怀远 《南越志》云:‘ 交趾 蜜香树,彼人取之,先断其积年老木根,经年其外皮乾俱朽烂,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沈水者,即沈香也……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