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7,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步虚子
步虚人
炼金客
三元客
云水全真
威仪师
牛蹄子
风头巾
词忏
仙人
山人
稽首
霓裳
道场
仙子
《漢語大詞典》:步虚子
指道士。 唐 储光羲 《至嵩阳观观即天皇故宅》诗:“一闻步虚子,又话《逍遥》篇。”参见“ 步虚 ”。
分類:道士
《漢語大詞典》:步虚
(1).道士唱经礼赞。 唐 李白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诗:“喘息飡妙气,步虚吟真声。” 王琦 注引异苑:“ 陈思王 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 唐 施肩吾 《闻山中步虚声》诗:“何人步虚南峯顶,鹤唳九天霜月冷。”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都城暴水,遣 灵素 厌胜,方率其徒步虚城上,役夫争举梃将击之,走而免。”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兆梦》:“小道小道,其实玄妙,善能步虚,又会佐醮。”
(2).见“ 步虚词 ”。
(3).指道家传说中神仙的凌空步行。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明 刘基 《升天行》:“中夜集五灵,步虚欵天关。” 清 蒋士铨 《第二碑·留香》:“浩气长生,灵旗暗闪,且喜时逢清晏,岁际丰盈,不免步虚巡按一回。”
《漢語大詞典》:步虚人
指道士。 唐 王昌龄 《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参见“ 步虚 ”。
分類:道士
《漢語大詞典》:步虚
(1).道士唱经礼赞。 唐 李白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诗:“喘息飡妙气,步虚吟真声。” 王琦 注引异苑:“ 陈思王 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 唐 施肩吾 《闻山中步虚声》诗:“何人步虚南峯顶,鹤唳九天霜月冷。”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都城暴水,遣 灵素 厌胜,方率其徒步虚城上,役夫争举梃将击之,走而免。”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兆梦》:“小道小道,其实玄妙,善能步虚,又会佐醮。”
(2).见“ 步虚词 ”。
(3).指道家传说中神仙的凌空步行。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明 刘基 《升天行》:“中夜集五灵,步虚欵天关。” 清 蒋士铨 《第二碑·留香》:“浩气长生,灵旗暗闪,且喜时逢清晏,岁际丰盈,不免步虚巡按一回。”
《漢語大詞典》:炼金客(鍊金客)
指道士。 唐 王维 《李处士山居》:“方随鍊金客,林上家絶巘。” 唐 岑参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中峰鍊金客,昨日游人间。”
分類:道士
《漢語大詞典》:三元客
指道士。 唐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诗:“闻有三元客,祈仙九转成。”参见“ 三元 ”。
分類:道士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2.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3.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4.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
5.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
6.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漢語大詞典》:云水全真(雲水全真)
指道士。《西游记》第四四回:“﹝ 孙行者 ﹞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参见“ 云水 ”。
分類:道士
《國語辭典》:云水(雲水)  拼音:yún shuǐ
行云流水。比喻行脚僧或游方道士居无定所。唐。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绝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卷四六二。方技传下。莎衣道人传》:「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漢語大詞典》:威仪师(威儀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国语辞典》:牛蹄子  拼音:niú tí zi
对道士的称呼。《西游记》第二四回:「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泼牛蹄子去讲甚么?」
分类:道士称呼
《漢語大詞典》:风头巾(風頭巾)
道士的代称。 陈衍 元诗纪事·赵孟頫:“一日,有二白莲道者造门求字。门子报曰:‘两居士在门前求见相公。’ 松雪 怒曰:‘甚么居士? 香山居士 、 东坡居士 邪?箇像吃素食的风头巾,甚么也称居士。’”
分類:道士
《漢語大詞典》:词忏(詞懺)
指诵经拜忏的道士。《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先是表白宣毕斋意,斋官沐手上香,词懺二人飘手炉,向外三信礼召请。”
《國語辭典》:仙人  拼音:xiān rén
神话传说中长生不死,并且有各种神通的人。《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七。洞玄灵宝定观经》:「长生不死,延数万岁,名编仙箓,故曰仙人。」也作「仙人」。
《國語辭典》:山人  拼音:shān rén
1.住在山里的人。《管子。轻重己》:「趣山人断伐,具械器,……三月之后,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2.隐居山中的士人。《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鹄怨,山人去兮晓猿惊。」唐。王勃 赠李十四诗四首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3.仙家、道士。宋。苏轼《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又听山人柳泌,合长生之药。」
4.对星相、卜卦、赞礼等术数家的统称。元。郑光祖《㑳梅香》第四折:「(山人唱科诗云)锦城一步一花开,专请新人下马来。今日鸾凰成配偶,美满夫妻百岁谐。」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
《國語辭典》:稽首  拼音:qǐ shǒu
一种俯首至地的最敬礼。《书经。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唐。李商隐〈韩碑诗〉:「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國語辭典》:霓裳  拼音:ní cháng
1.以霓所制的衣裳。指仙人所穿的服装。《楚辞。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也称为「霓裳羽衣」。
2.乐曲名。参见「霓裳羽衣曲」条。
《國語辭典》:道场(道場)  拼音:dào cháng
宣扬佛法、修炼道行的场所。《西游记》第二一回:「山中有个道场,乃是菩萨讲经禅院。」也称为「法场」。
《國語辭典》:仙子  拼音:xiān zǐ
1.仙人。亦用以尊称修道或隐居的人。唐。刘禹锡〈桃源行〉:「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
2.美女。唐。韦庄 春陌诗二首之一:「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后蜀。阎选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词:「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