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7,分10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贤愚
群贤
求贤
大贤
集贤
贤士
得贤
先贤
贤才
贤能
贤圣
进贤
贤相
名贤
贤哲
《韵府拾遗 虞韵》:贤愚(贤愚)
搜神记田横门人挽歌云蒿里谁家地聚敛精魄无贤愚
分类:贤愚
《國語辭典》:群贤(群賢)  拼音:qún xián
众多有才德的人。如:「群贤毕至」。
《國語辭典》:求贤(求賢)  拼音:qiú xián
访求贤能的人。《文选。陆机。辩亡论下》:「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传一。李若水传》:「正宜置驿求贤,解榻待士,采其寸长远见,以兴治功。」
《國語辭典》:大贤(大賢)  拼音:dà xián
称赞品德甚为贤良敦厚的人。三国魏。李康 运命论:「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南朝梁。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四〉:「大贤彊国,罔图惟旧。」
《漢語大詞典》:集贤(集賢)
(1).聚集贤人。 唐 张九龄 《集贤殿书院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 集贤殿 者,本 集仙殿 也……遂改‘仙’为‘贤’,去华务实。且有后命,增其学秩。是以集贤之庭,更为论思之室矣。”
(2).集贤殿书院的省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城 字 亢宗 ……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
《國語辭典》:贤士(賢士)  拼音:xián shì
德行高尚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此贤士,竟坐不知,可为惭愧。」也作「贤彦」。
《骈字类编》:得贤(得贤)
汉书哀帝纪建平元年二月诏曰盖闻圣王之治以得贤为首
又梅福传孝文皇帝好忠谏说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廷自衒鬻者不可胜数汉家得贤于此为盛檄
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走章驰
在得贤燕雀纷拿要鹰隼
分类:得贤
《國語辭典》:先贤(先賢)  拼音:xiān xián
已故的贤哲。《北史。卷四三。郭祚传》:「先贤后哲,顿在一门。」《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伏见吴平之初,明诏追录先贤,谷封其墓。」
《國語辭典》:贤才(賢才)  拼音:xián cái
才德之士。《论语。子路》:「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晋书。卷四三。山涛传》:「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馀人,皆显名当时。」也作「贤材」。
《國語辭典》:贤能(賢能)  拼音:xián néng
有品德有才能。《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众圣辅德,贤能佐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那女子入门,待上接下,甚是贤能。」
《漢語大詞典》:贤圣(賢聖)
(1).道德才智极高。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盖 太姜 渊智非常,虽 太王 之贤圣,亦与之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念叠矩重规,当贤圣之君七作。”
(2).道德才智极高的人。战国策·赵策二:“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周京 赫赫, 成 康 之至教蔑闻; 鲁国 巖巖,贤圣之餘风可坠。”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陆中丞:“六岁受孝经论语,以古贤圣自期。”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何必珊瑚夸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
(3).佛;菩萨。
(4).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宋 林逋 《答潘司理》诗:“岑寂园庐何所对,酒中贤圣药君臣。”参见“ 贤人 ”。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國語辭典》:进贤(進賢)  拼音:jìn xián
进用贤能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国君进贤,如不得已。」
《國語辭典》:进贤冠(進賢冠)  拼音:jìn xián guān
古时儒者所戴的黑布冠。见《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
《漢語大詞典》:进贤星(進賢星)
星名。旧云进贤星现,主卿相进贤任能。南齐书·天文志下:“十月丙戌,太白行在进贤星西南四寸,为犯。” 唐 独孤及 《送张徵君寅游江南序》:“初, 贞元 二年,进贤星明,於是夫子与 广陵 马曾 ,俱以元纁辟焉。”
《國語辭典》:贤相(賢相)  拼音:xián xiàng
具有才德,能辅佐君王的臣子。《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
《國語辭典》:名贤(名賢)  拼音:míng xián
有名的贤人。《文选。陆机。辩亡论》:「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分類:著名贤人
《國語辭典》:贤哲(賢哲)  拼音:xián zhé
德智兼备,术德兼修的人。《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致平端自亲贤哲,稔乱无非近佞臣。」《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身离恶俗,门墙又见儒修;客到名邦,晋接不逢贤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