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先代
先世;古代。左传·昭公四年:“君子谓 合左师 善守先代, 子产 善相小国。” 晋 陆机 《五等论》:“淫昏之君无所容过,何则其不治哉!故先代有以之兴矣。”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於是圣朝郊庙礼乐,一旦遂復古,跨越先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是他先代之物,我更不能受。”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二:“词是我国先代遗下来的文学上一部分的遗产。”
分類:先世先代
《漢語大詞典》:上叶(上葉)
前代;先世。宋书·武帝纪中:“昔在上叶,深鉴兹道。是以天禄既终, 唐 虞 弗得传其嗣;符命来格, 舜 禹 不获全其谦。”南齐书·高帝纪上:“是故 勛 华 弘风於上叶, 汉 魏 垂式於后昆。”魏书·李骞传:“为衢樽於上叶,号木鐸於前修。”
增添桑叶。 清 沈公练 《广蚕桑说·饲蚕法》:“三眠起后,食叶较速,宜昼夜上叶。”
《漢語大詞典》:故世
(1).先世;前代。史记·蒙恬列传:“ 齐王 建 杀其故世忠臣而用 后胜 之议。”
(2).去世。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尊翁故世,家中有什么影响否?” 茅盾 《子夜》十七:“故世的老太爷还没开丧,而他们的雄图却已成为泡影!”
《漢語大詞典》:昌黎
(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
(2).借指 韩 姓。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
《漢語大詞典》:先后(先後)
(1).辅导;辅助。书·梓材:“王惟德用,和懌先后迷民。” 孔 传:“先后,谓教训。”《诗·大雅·緜》:“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毛 传:“相道前后曰先后。”周礼·秋官·士师:“以五戒先后刑罚。” 孙诒让 正义:“谓豫教导之,使民知避罪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后汉书·伏湛传:“ 湛 容貌堂堂,国之光暉;智略谋虑,朝之渊藪……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 李贤 注:“先后,相导也。”
(2).前后。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楚辞·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车骑靁起,殷天动地,先后陆离,离散别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五·秦汉书多同:“ 荀子 《劝学》篇与 大戴 之《劝学》,前面俱同,或句有先后,字有多寡。”
(3).妯娌。史记·孝武本纪:“ 神君 者, 长陵 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於先后 宛若 。”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兄弟妻相谓‘先后’。” 司马贞 索隐:“即今妯娌也。” 唐 韩愈 《南山诗》:“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 高夫人 说:‘ 捷轩 ,你是大将,需要以身作则。把两位先后送到老营来,舍得么?’”
(4).犹言晋升和贬谪。后汉书·皇甫规传:“臣在 关西 ,窃听风声,未闻国家有所先后,而威福之来,咸归权倖。” 李贤 注:“先后谓进退也。言国家不妄有褒贬进退,而权倖之徒反为祸福也。”
(5).高下,优劣。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1).先世君王。书·盘庚中:“我先后绥乃祖乃父。” 孔 传:“言我先王安汝父祖之忠。”《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 颜师古 注:“先后,即先君也。” 晋 刘琨 《劝进表》:“赖先后之德,宗庙之灵,皇帝嗣建,旧物克甄。”
(2).已去世的母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曰:‘先后其谓我何?’” 杨伯峻 注:“先后,其母 惠后 也。”
《漢語大詞典》:先贤(先賢)
(1).先世的贤人。 明 嘉靖 间议 孔 庙祭礼,称 颜渊 曾参 等十人以下和 孔子 其他门弟子为先贤,自 左丘明 以下,称先儒。见明史·礼志四礼记·祭义:“祀先贤於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后汉书·吴祐传:“嫌疑之閒,诚先贤所慎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先贤表謚,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 宋 陆游 《过广安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匹马过孤城,欲吊先贤涕已倾。”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诬先贤而惑后学,其风殆不可长也。”
(2).复姓。 汉 有 先贤氏 。见通志·氏族五
《漢語大詞典》:先世
前代;祖先。 汉 王充 论衡·感类:“阴阳不和,灾变发起,或时先世遗咎,或时气自然。”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席帽行 范氏 ,自先世贫而未仕。” 清 杜浚 《悲哉行赠余子生生》:“悲哉 余生 !不悲其身之无家,而悲其先世之无坟。”
《漢語大詞典》:世德
(1).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郑玄 笺:“以其世世积德,庶为终成其大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及一日有文移发召之警,则又承藉世德,不蒙矢石,备战守驭车僕焉。”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以遗绍自肩,谓世德传衍在予。”
(2).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文选·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李善 注:“言歌咏世有俊德者之盛业。”
《漢語大詞典》:素业(素業)
(1).清白的操守。三国志·魏志·徐邈胡质等传论:“ 徐邈 清尚弘通, 胡质 素业贞粹……可谓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矣。”晋书·陆纳传:“汝不能光益父叔,乃復秽我素业耶!” 唐 刘长卿 《哭陈歙州》诗:“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2).先世所遗之业。旧时多指儒业。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门无富贵,易农而仕。”隋书·张煚传:“ 周 代公卿,类多武将,唯 羡 以素业自通,甚为当时所重。” 明 高叔嗣 《再调考功作》诗:“惟当寻素业,归卧守荆柴。”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将死之鸣:“家世素业,不可輒废。吾家以读书相传,业之贵者也。”
(3).犹本业。 鲁迅 《坟·坚壁清野主义》:“‘坚壁清野’是兵家言,兵家非我的素业,所以这话不是从兵家得来,乃是从别的书上看来,或社会上听来的。”
《漢語大詞典》:先哲
亦作“ 先喆 ”。 先世的贤人。 汉 张衡 《思玄赋》:“仰先哲之玄训兮,虽弥高而弗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不述先哲之誥,无益后生之虑。” 唐 李咸用 《放歌行》:“至哉先哲言,於物不凝滞。” 清 冯桂芬 《〈明纪〉序》:“今抚军 南皮 张公 谓 桂芬 於先生为乡先喆,宜为之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分類:先世贤人
《漢語大詞典》:先圣(先聖)
(1).先世圣人。吕氏春秋·尊师:“天子入太学,祭先圣。”《楚辞·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周公 慎言於金人, 仲尼 革容於欹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
(2).专指 孔子 。 宋 宋咸 《注〈孔丛子〉序》:“矧是书所载,皆先圣之言。”
《漢語大詞典》:先老
谓先世长老。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 孔颖达 疏:“天子亲自释奠於先世之老。”
分類:先世长老
《漢語大詞典》:先儒
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经:“先儒所见,适与前人暗合,而非有所祖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道:‘……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 匡子 之神位”。’ 牛布衣 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
《漢語大詞典》:继世(繼世)
继承先世。孟子·万章上:“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 桀 紂 者也,故 益 、 伊尹 、 周公 不有天下。” 唐 柳宗元 《封建论》:“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 宋 曾巩 《韩琦制》:“昔 三代 遭变,继世之初,干戈警备,陈及门廷,书之史官,以为后法。”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九日》:“西洋立嗣之法,传子而外,或立义子,或立戚党,名为继世,实早易姓。”
分類:继承先世
《漢語大詞典》:薄伐
(1).征伐;讨伐。《诗·小雅·出车》:“赫赫 南仲 ,薄伐 西戎 。”晋书·孙楚传:“ 宣王 薄伐,猛鋭长驱,师次 辽阳 ,而城池不守。” 清 吴伟业 《滇池铙吹》之三:“ 鬼国 三年劳薄伐,王师五月下殊方。”
(2).即簿伐。指先世官籍。薄,通“ 簿 ”。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丞,皆选孝廉郎年少薄伐者。”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敍,如此则殿最之课,未尽人才。”
(3).犹敲击。《老残游记》第十回:“耳中但听得风声,水声,人马蹙踏声,旌旗熠熠声,干戈击轧声,金鼓薄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