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仁形
至仁至德的象征。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騶虞承献,素质仁形。”
分類:至德象征
《漢語大詞典》:同心鸟(同心鳥)
(1).传说中的鸟。古人以为祥瑞的象征。宋书·符瑞志下:“同心鸟,王者德及遐方,四夷合同则至。”
(2).为爱情的象征。 晋 傅玄 《拟四愁》诗之二:“佳人貽我兰蕙草,何以要之同心鸟。”
(3).比喻爱侣。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一:“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
《漢語大詞典》:破鼎
传说 夏禹 铸九鼎以象九州,后因奉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因以“破鼎”借指亡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 高皇帝 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國語辭典》:合欢结(合歡結)  拼音:hé huān jié
绣带结成的双结。《辽史。卷五三。礼志六》:「以五䌽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
《漢語大詞典》:火历(火曆,火厤)
亦作“ 火厤 ”。古指以火德为象征的王朝历数。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 梁 天监 十三年,敕质此精舍,立为朱阳馆。将远符先徵,定祥火厤。”隋书·音乐志下:“火灵降胙,火历载隆;蒸哉帝道,赫矣皇风。”
《漢語大詞典》:瑞月
象征吉祥的月亮。 唐 张仲素 《圣明乐》诗:“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宫花将苑柳,先发凤皇城。”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孟冬行朝飨礼遇明禋岁行恭谢礼》:“天意好,祥风瑞月,时正当小春天气,禁街十里香中,御輦万红影里。”
《漢語大詞典》:莤酒
(1).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象征神饮酒。说文·酉部:“莤,礼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歆之也……春秋传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莤酒。’”按,今本左传·僖公四年作“缩酒”。
(2).用器物漉酒以去糟。 明 冯时化 《酒史·酒考》:“醑,莤酒也。”自注:“莤音缩。”
《漢語大詞典》:寓祭
谓象征性祭祀。借此祭彼,托物致祭。 宋 范成大 《天柱峰》诗:“ 衡山 紫盖 连延处,一峯巉絶擎玉宇。 汉 家惮远不能到,寓祭 灊山 作 天柱 。”
《國語辭典》:橄榄枝(橄欖枝)  拼音:gǎn lǎn zhī
橄榄的树枝。西方《圣经》记载,大洪水后,鸽子将橄榄枝衔回诺亚的方舟,表示洪水已退,所以橄榄枝后来作为和平与希望的象徵。
《漢語大詞典》:筮盍
《易经》中阳卦名“噬嗑”,离上震下。象征市集聚合天下货物以交易。《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太和市联升社学序》:“且自太平之世,设市以通有无,和气之区,藉商以资交易,此各得其所,《易经》所以占‘筮盍’也。”参见“ 噬嗑 ”。
《漢語大詞典》:噬嗑
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离上。谓颐中有物,啮而合之。象征以刑法治国。亦象征市集聚合天下货物以交易。易·繫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王弼 注:“噬嗑,合也。市人之所聚,异方之所合,设法以合物,噬嗑之义也。” 孔颖达 疏:“日中为市,聚合天下之货,设法以合物,取於噬嗑,象物噬啮乃得通也。” 唐 陈子昂 《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公阜其货财,交易復通,日中噬嗑,人得其利矣。”
《漢語大詞典》:九宝(九寶)
(1).指 禹 铸的九鼎。 夏 商 周 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三国 魏 曹丕 《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昔 有黄 三鼎, 周 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详“ 九鼎 ”。
(2).指 曹丕 的九把刀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魏文 九宝,器利辞钝。” 范文澜 注:“ 魏 曹丕 《典论剑铭》:‘余好击剑……以为宝器九。剑三:一曰飞景,二曰流采,三曰华锋。刀三:一曰灵寳,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匕首二:一曰清刚,二曰扬文。灵陌刀一:曰龙鳞。因姿定名,以铭其柎。’”
(3).指九方御玺。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古唯六璽,至 唐 始名曰宝,增数至八,国朝所用。一曰镇国神宝,二曰受命之宝,三曰天子之宝,四曰天子信宝,五曰天子行宝,六曰皇帝之宝,七曰皇帝信宝,八曰皇帝行宝。 政和 七年,增定命宝,以九宝为称。”
《國語辭典》:九鼎  拼音:jiǔ dǐng
1.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周德衰,九鼎乃没于泗水彭城下。见《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
2.比喻分量极重。如:「一言九鼎」。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诗:「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漢語大詞典》:炎箓(炎籙)
象征火德的符命。指 赵宋 国祚。 岳珂 桯史·淳熙内禅颂引 宋 王才臣 《淳熙内禅颂》:“惟我 高宗 ,克宏济於兹……洒扫函夏,復寿炎籙。”
《漢語大詞典》:同功绵(同功綿)
两蚕以上共作一茧,其丝称“同功绵”。常以象征男女情深。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二:“寝共织成被,絮共同功绵。” 晋 嵇含 《伉俪》诗:“裁彼双丝绢,著以同功绵。”参见“ 同功茧 ”。
分類:象征男女
《漢語大詞典》:斧节(斧節)
皇帝特遣的执法大臣所持之物。斧象征执法之权,节表示使者身份。
《漢語大詞典》:合欢铃(合歡鈴)
古代婚礼中所用的铃。取其音声和谐以象征夫妇和睦。参阅通典·礼十八引 汉 郑众 《婚礼谒文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