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尊容  拼音:zūn róng
1.对他人容貌的称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老先生尊容滞气,应主人眷不宁。」
2.对佛像、神像的敬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㶟水》:「尊容圣像,及床坐轩帐,悉青石也。」
《國語辭典》:雄狐  拼音:xióng hú
齐襄公淫乱其妹文姜,诗人以「南山崔崔,雄狐绥绥」,讽刺他,说他像南山上尾随母狐求欢的雄狐一样的低贱。典出《诗经。齐风。南山》。后以雄狐喻淫乱。《南史。卷二十四。王准之传》:「准之尝作五言诗,范泰嘲之:『唯解弹事耳。』准之正色答:『犹差卿世载雄狐。』」
《漢語大詞典》:今典
(1).现代的经典。多用于讽刺。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这须是熟精今典的人们才知道。”
(2).指当代的故事。 冰心 《两个家庭》:“﹝小表妹﹞要我说故事,我一时实在想不起来,就笑说:‘“古典”都说完了。只有今典你听不听?’”
《漢語大詞典》:风雅颂
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诗·大序认为风是用于教化、讽刺的作品;雅是反映王室政治成败得失的作品;颂是赞美君主、祭祀神灵的作品。这一说法在古代具有很大影响。现在一般认为风是古代各地方的民间乐歌;雅是西周王畿(今陕西中部)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其中部分是舞曲。
《國語辭典》:嘲讽(嘲諷)  拼音:cháo fèng
讥笑、讽刺。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
《国语辞典》:讽谕诗(讽谕诗)  拼音:fèng yù shī
用来讽刺当时政治或社会,以晓谕当政者或社会大众觉悟的诗歌。如唐白居易即善作此类诗。
《漢語大詞典》:非刺
非议讽刺。 汉 刘向 列女传·楚庄樊姬:“﹝ 姬 ﹞非刺 虞丘 ,蔽贤之路。” 明 李贽 《寄答留都书》:“直取自己快当,不顾他人非刺。” 章炳麟 《秦献记》:“ 京房 称 赵高 用事,有 正先 ,用非刺 高 死。”
分類:非议讽刺
《國語辭典》:起驾(起駕)  拼音:qǐ jià
起动銮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说罢,起驾回宫。」
《漢語大詞典》:旱母
即旱魃。古人亦用以讽刺当地统治者。梁书·南浦侯推传:“出为戎昭将军、 吴郡 太守。所临必赤地大旱, 吴 人号‘旱母’焉。” 元 李俊民 《扫晴妇》诗:“见説 周 人忧旱母,寧知 东海 无冤妇?”参见“ 旱魃 ”。
《國語辭典》:旱魃  拼音:hàn bá
旱神。《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乾旱之鬼曰旱魃。」
《漢語大詞典》:嘲讴(嘲謳)
谓带有讽刺意味的民谣。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謳。”
《漢語大詞典》:指刺
指斥讽刺。南齐书·文学传·卞彬:“ 彬 才操不羣,文多指刺。”
分類:指刺讽刺
《漢語大詞典》:刺美
讽刺邪恶,赞扬美好。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沿袭古题,唱和重复,於文或有长短,於义咸有赘賸。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 宋 梅尧臣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漢語大詞典》:刺诗(刺詩)
讽刺之诗。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宣王 中兴而《沔水》《鹤鸣》《庭燎》《祈父》《白驹》《黄鸟》,刺诗半於变《雅》。”
分類:讽刺
《漢語大詞典》:刻棘
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宋 人有请为 燕王 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 燕王 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 韩非 本用以讽刺说客。后以“刻棘”比喻治学的艰辛。 清 沈炯 《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严复 《原强》:“刻棘之业虽苦,市骏之赏终虚。”
《漢語大詞典》:诮讥(誚譏)
讽刺讥笑。 明 金寔 《方竹轩赋》:“顷闻誚讥,顾不敢当。”
分類:讽刺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