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齐圣(齊聖)
聪明睿智;聪明圣哲。齐,通“ 齌 ”。《诗·小雅·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毛 传:“齐,正也。”左传·文公二年:“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 杜预 注:“齐,肃也。”《左传·文公十八年》:“齐圣广渊。” 杜预 注:“齐,中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齐圣,聪明睿智之称…… 毛 以齐为正, 杜 以齐为肃,又以为中,皆未当也。” 宋 王安石 《庙议》:“若夫尊卑之位、先后之序,则子孙虽齐圣有功,不得以加其祖考。”
《國語辭典》:不智  拼音:bù zhì
智慧不高。如:「不智之举」。《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
《漢語大詞典》:予知
自谓聪明。《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 郑玄 注:“予,我也。言凡人自谓有知。”后称妄自尊大曰“予智予雄”,本此。
《漢語大詞典》:敏识(敏識)
聪明博识。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臣本非长才,又乏敏识,学不能通达经训,文不足缘饰吏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五贤附察:“丁丑冬, 江陵 夺情…… 弇州 首辅传中姗笑之,谓 江陵 敏识人,而瞀乱若此,知其不久矣。”
分類:聪明
《漢語大詞典》:明睿(眀叡)
聪明智慧。隶释·汉安平相孙根碑:“於君权舆,发基有嶷,受性眀叡,闻一知十,诵诗习藉,研综其真。”
《漢語大詞典》:柔明
(1).柔顺而聪明。古代称颂妇德。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昌暉在阴,柔明将进。” 唐 沈佺期 《册金城公主文》:“咨尔 金城公主 ,幼而敏惠,性质柔明。”《旧唐书·忠义传下·张伾》:“ 张重政 母 高平郡 夫人 徐氏 ,族茂姻阀,行表柔明,怀正家之美,有择邻之识。”
(2).犹明亮。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八:“人莫乐於嗜慾,而予觉四十九年之非,一念勇猛,清净独寝,其视柔明秀慧,若脱去疾疢之膏肓也。”
《國語辭典》:聪慧(聰慧)  拼音:cōng huì
聪明慧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分内功名匣里财,不关聪慧不关呆。」
《國語辭典》:不惠  拼音:bù huì
1.不仁慈。《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2.愚笨、不聪明。《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也作「不慧」。
3.不顺。《汉书。卷三○。艺文志》:「德胜不祥,义厌不惠。」唐。颜师古。注:「惠,顺也。」
《漢語大詞典》:敏悟
(1).亦作“ 敏晤 ”、“ 敏寤 ”。犹聪明。梁书·萧洽传:“ 洽 幼敏寤,年七岁,诵楚辞略上口。”北齐书·文襄帝纪:“﹝ 高澄 ﹞就 杜询 讲学,敏悟过人, 询 甚叹服。”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敏晤絶人,工文章。”新唐书·裴识传:“识字通理,性敏晤,凡经目未始忘。” 宋 苏舜钦 《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夫人幼敏悟,闻人诵诗书,一过耳尽记不忘。”《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东坡 听念,大惊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子,官位必远胜于我矣。’”
(2).犹觉悟。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这样,她也恍恍惚惚地敏悟:‘还是早些脱离罢,她简直探子一样地监视着我了。’”
《國語辭典》:神童  拼音:shén tóng
聪慧异常的幼童。《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子春反覆辩难,辂对答如流。从晓至暮,酒食不行。子春及众宾客,无不叹服。于是天下号为『神童』。」《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自小七八岁上,就是个神童。后来经史子集之书,无一样不曾熟读。」
《國語辭典》:聪敏(聰敏)  拼音:cōng mǐn
聪明、灵敏。《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
《漢語大詞典》:独智(獨智)
(1).过人的智能;独特的智慧。史记·赵世家:“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驁民之怨。” 张守节 正义:“言世有独计智之思虑者,必任隐逸敖慢之民怨望也。” 汉 荀悦 《王商论》:“独智不容于世,独行不畜于时。”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门:由於情欲,入自禽门;由於礼义,入自人门;由於独智,入自圣门。” 汪荣宝 义疏:“独智者,神明之域。荀子·劝学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此‘由於独智,入自圣门’之义。”
(2).自以为聪明。史记·蒙恬列传:“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3).指一己的智慧。明史·熊廷弼传:“﹝ 姚宗文 ﹞疏陈 辽 土日蹙,詆 廷弼 废羣策而雄独智。”
《國語辭典》:巧妇(巧婦)  拼音:qiǎo fù
1.工于妇事的妇女。唐。白居易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诗:「巧妇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2.鹪鹩的别名。参见「鹪鹩」条。
《國語辭典》:明悟  拼音:míng wù
聪明颖悟。《晋书。卷四三。王戎传》:「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
《漢語大詞典》:弃智(棄智)
亦作“ 弃知 ”。 道家谓屏弃聪明智巧。老子:“絶圣弃智,民利百倍。”庄子·胠箧:“故絶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智,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道家之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