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匮乏(匱乏)  拼音:kuì fá
1.缺乏、不足。《汉书。卷一○○。叙传下》:「四民食力,罔有兼业,大不淫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遵王之法。」
2.贫穷。《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百姓匮乏,疲于徵发。」
《國語辭典》:阙乏(闕乏)  拼音:quē fá
缺少、不足。《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李嗣昭闭城坚守,资用阙乏。梁王遣使谕嗣昭降。」
分類:缺乏
《漢語大詞典》:阙绝(闕絶)
缺乏;缺少。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侨装多闕絶,旅服少裁缝。” 黄节 补注:“闕絶,犹乏絶也。”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平叔 又请令所在及农隙时,併召车牛,般盐送纳都仓,不得令有闕絶者。”
分類:缺乏缺少
《漢語大詞典》:告乏
(1).缺乏;宣告缺乏。艺文类聚卷三五引 三国 魏 应璩 《与尚书诸郎书》:“中馈告乏,役者莫兴。” 郭沫若 《对于文化人的希望》:“汽车行每隔三五日也要轮流地被强迫停歇业一日,这所表示的是什么?便是汽油的告乏啊!”
(2).谓显现困顿。 清 李渔 《奈何天·攒羊》:“若待雪消路现之后,又是他精还力復之时,彼势方张,我军告乏,天下事无可为矣。”
《國語辭典》:缺少  拼音:quē shǎo
短少、欠缺。《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因途间缺少盘缠,适才得罪长兄,休怪!」也作「缺乏」。
《漢語大詞典》:乏匮(乏匱)
缺乏;欠缺。国语·周语下:“田畴荒芜,资用乏匱。”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今晚世之儒勤德,时有乏匱,言以为非,困此不行。” 宋 曾巩 《朝中祭钱纯老文》:“天子闻丧,驰使临视,劳恤煢孤,賙怜乏匱。”
分類:缺乏欠缺
《漢語大詞典》:阙短(闕短)
(1).缺陷,毛病。百喻经·人效王眼瞤喻:“﹝世人﹞不解 如来 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闕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讥毁,效其不是。”
(2).短缺;缺乏。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携持令名归,自足貽家尊。” 钱仲联 集释引 王元启 曰:“闕短,犹空乏,言无可以奉亲者。”
《國語辭典》:绝乏(絕乏)  拼音:jué fá
非常缺乏,空无所有。《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旷日持久,粮食绝乏。」
《漢語大詞典》:县乏(縣乏)
缺乏。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时穀糴县乏, 玄 罢谢诸生。”三国志·魏志·王基传“后由等竟不降”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战略》:“昔 子午 之役,兵行数百里而值霖雨,桥阁破坏,后粮腐败,前军县乏。”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 鲁阳 , 鲁阳 近 许 ,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
分類:缺乏
《漢語大詞典》:欠乏
缺乏。《天讨·吴樾遗书》:“子自思身材之短小,体气之柔弱,精神之欠乏……非较吾为尤甚乎?”
分類:缺乏
《漢語大詞典》:屈匮(屈匱)
缺乏。吕氏春秋·知分:“天固有衰嗛废伏,有盛盈蚠息;人亦有困穷屈匱,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
分類:缺乏
《國語辭典》:野人  拼音:yě rén
1.未开化的蛮人。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九。云南七。麻里长官司》:「野人者在二长官司界外,赤发黄睛,树皮为衣,夜宿树上,丑恶凶悍。逢人即杀,无酋长约束。」
2.居处村野的平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孟子。滕文公上》:「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3.称粗野无礼的人。《红楼梦》第五二回:「比如方才说话,虽是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
《漢語大詞典》:野婆
指猿类动物。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野婆:“ 邕 宜 以西, 南丹 诸蛮,皆居穷崖絶谷间。有兽名野婆,黄髮椎髻,跣足裸形,儼然一媪也。上下山谷如飞猱。自腰以下,有皮纍垂盖膝,若犊鼻。力敌数壮夫,喜盗人子女……其羣皆雌,无匹偶,每遇男子,必负去求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四·猩猩:“又 罗愿 尔雅翼云:古之説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説猩猩者,与狒狒不相远。云如妇人,被髮袒足……据 罗 説,则似乎后世所谓野女、野婆者也,岂即一物耶?”
分類:动物
《國語辭典》:不德  拼音:bù dé
不道德。如:「她只是向他微笑一下,就得了个不德的罪名!太荒唐了吧!」
《國語辭典》:不匮(不匱)  拼音:bù kuì
不乏、不竭。《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仁义在躬,用之不匮。」
分類:不竭缺乏
《漢語大詞典》:阔疏(闊疏)
亦作“ 阔疎 ”。
(1).粗疏;不严密。 汉 王充 论衡·书解:“ 周 法阔疏,不可因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主守盗赃至於千九百万贯,以捕一匹夫便得赎, 汉 网可谓阔疏矣。”宋史·律历志十五:“於是《太初》《三统》之法相继改作,而推步之术愈见阔疏。”
(2).衰减,缺乏。 宋 李觏 《袁州州学记》:“ 范阳 祖君 无择 知 袁州 。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闕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疎,亡以称上意旨。”
(3).稀疏;稀少。 宋 苏轼 《与颍州运使刘昱启》:“条教阔疎,溪湖清远。”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古赋一:“乱离间阻,文会阔疏。”
(4).疏远。 唐 杜牧 《晚晴赋》:“倒冠落珮兮,与世阔疎。”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閭。何尝疎小人,小人自阔疎。” 宋 强至 《上枢密司徒侍中书》:“如某者受性固滞,与时阔疏,曾乏器资之长,屡更事任之剧。”
(5).相距较远。 宋 苏辙 《分司南京到筠州谢表》:“况復坟墓阔疏,父子离散,若臣家之忧患,实今世之孤穷。”清史稿·礼志八:“顷之, 圣祖 以春、秋两讲为期阔疏,遂諭日进讲 弘德殿 。” 章炳麟 《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议员之数,与民数相去既甚阔疏,则必不足以知民隐。”
(6).迂阔空疏;空泛。 宋 苏轼 《湖州谢上表》:“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疎,文学浅陋。”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章子厚 ﹞力詆 元祐 以来代言者,其略有‘二 苏 狂率,三 孔 阔疎’之语。” 章炳麟 《訄书·学变》:“然阔疏者苟务修古,亦欲以是快其佚荡。”
(7).放纵不羁。 宋 苏舜钦 《过濠梁别王原叔》诗:“余生性阔疎,逢人出胸臆。一旦触骇机,所向尽戈戟。”